APP下载

延续手工艺的生命与灵气

2016-05-14Vela

财富堂 2016年7期
关键词:琼花昆山手工艺

Vela

几乎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昆山只不过是高铁路线上途经的一个站点,是金秋十月堵得水泄不通的“大闸蟹的故乡”。但若是要再多问几句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得上来。

但在热爱生活和创意为先的施养德眼中,任何一座城市都有着其值得探究的,独特的文化内涵。2016年6月18日,由他策划的“大地之手,世界丰采”设计艺术大展在位于昆山的昆城广场Hub Novo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将中国传统的民间手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在一起,力求擦出全新的火花,呈现于世人面前。

手工艺应得到世人尊重

手工艺延续着传统,融汇了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它不仅是一项旧时匠人的谋生技艺,更是关乎我们过去生活的记忆。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手工匠人都无疑是一个值得被尊敬的职业。

但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贪图于方便、迅速,从而渐渐忽略了那份经由双手制作出来的,承载着匠人情感的温暖。“这真的很可惜。尤其是在中国,手工匠人们没有被好好地对待,他们的后代甚至根本不愿意学习这些技术。”施养德略带惋惜地说道,“虽然我并不喜欢东洋文化,但是有一点却不得不服,他们对于手工艺大师真的非常尊重,国家会优待他们,让他们得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将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不过现在,也许是因为网络化、科技化越过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让城市人反而开始返璞归真,对高品质与真实质感的渴望也越发强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到田园乡间去度假,寻找一份‘慢生活,把生活的节奏重新调整回来。”施养德称这是一个好现象,在他看来高科技可以被利用,但人们却不能过于依赖它,因此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将手工艺重新带回世人的面前。

此次展览集结了28位手工艺大师和艺术家的精美作品,共分为九个类别,如琉璃、椅子、剪雕、紫砂壶、扇子等,并在每个大类里涵盖了来自中国、欧亚,旧时、当代的三位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令观赏者可以通过比较去感受大千世界的丰采。

至于这第28位艺术家,则是施养德本人。他一直都很推崇手工艺,刚来上海定居的时候就曾在新天地南里开设了一家“生活经艳”家居生活旗舰店,其中就有许多纯手工打造的作品,也是在那时,他开始真正接触“手工艺”这个门类。在此次的展览中,他带领超过30位设计师共同设计,取灵感于丰采之地的江南,将各种传统手工艺的材料、结构与独特风采,借由逾100位工艺匠人的大地之手创造出来。每一件作品不仅带有江南特有的风韵,也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的艺术展要更“接地气”

在位于昆城广场二楼的Hub Novo,我们看到了正在展出的展览:一件件作品被整齐地划分归类,摆放在柜台中进行展示,一旁的屏风上则有着艺术家的介绍。这种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已经成为了如今商场惯用的模式,自上海K11率先将艺术展览搬进商场之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展开始舍弃传统的场地,而更愿意将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施养德的观念中,好的艺术应该是为世人所接受的,故“接地气”也成为艺术展览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做这个展览之前,我们深入地挖掘了昆山的一些历史,发现了很多惊喜。比如,昆剧发源于此;古时候,这里是皇家猎场,盛产梅花鹿;昆山还有三宝:琼花、并蒂莲、昆石。”在了解的过程中,施养德也将这些昆山特有的元素逐渐融入进了作品。

此次他特别制作了一件大型的公共艺术装置“琼花鹿”。三头不锈钢材质的“梅花鹿”矗立在昆山火车站的前面,成为了城市最新的地标。每头鹿高达9米,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而它头顶的鹿角则变成了一簇簇琼花,将昆山这座工业化城市悠久的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满足了视觉上的享受,也激发出了人们想要探究其背后文化底蕴的浓厚兴趣。

而在展览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集中呈现了施养德带领手工艺大师和设计师们制作出来的“江南风采”系列作品,如蕴涵江南风情的伞、包袋和丝巾;以“琼花鹿”为原型而延伸出来的“床前明阅光”(鹿角上的琼花中被装上了一个个小灯泡);汲取三宝之一的并蒂莲为灵感而诞生的“并蒂莲咖啡几”和可两用的“并蒂莲椅”;以及实用的紫砂壶、蟹八件盘等……这些都结合了昆山当地的特色,让当地人感到亲切,但同时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过去的历史重新呈现出来。

施养德担纲本次“江南丰采”艺术创意总监,他是香港第一代出色广告创作人,其后成为出版业殿堂级人物。这次,他从“昆山三宝”之一的并蒂莲中汲取灵感,模仿其特殊的形态设计而成,选用玻璃纤维的材质,在保证造型完美的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座椅的舒适要求。区别于传统的椅子,可上下翻转两用,如同并蒂莲般“一茎生两花,花各有蒂”,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而当我们问及是否担心这些作品在展出之后被人大批量地模仿生产,施养德回答道:“我喜欢率先做出一个概念,就算之后有很多人模仿也没关系,我倒是希望他们可以做得更精致,更现代化。因为我做的东西都是大众化的,实用性的,价格也很亲民,鼓励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使用,我觉得这样才有利于推广,从而将手工业发展起来。”

在施养德看来,人们之前之所以会看不上手工艺的东西,就是觉得它们有一种“匠气”,觉得不值钱,很普通,但其实是因为我们往往会忽视手工匠人制作的那个过程,或是认为那些产品和我们现代的生活相比太过陈旧。但通过这个展览,人们可以重新感受到手工艺的特别之处,而经由现代设计手法重新加工而成的作品也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得以受到更多现代人的喜爱。

猜你喜欢

琼花昆山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窗外飞絮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拇指爸爸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留住手艺》
黄昆山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会动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