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5-14李娟
李娟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产科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入院时及1年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等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MDI及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用循证护理在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因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可危及患儿生命,且部分患儿即使存活也可能留有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等严重神经功能缺陷。HIE临床治疗尚缺乏有效手段,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此,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大意义[1-2]。本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产科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5例,其中男37 例,女38例,日龄1~15d,平均(6.1±1.5)d;胎龄36~42周,平均 (38.2±5.1)周;出生平均体重(3105.3±213.6)g;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及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吸氧、一氧化氮治疗仪治疗、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体温、有神经系统症状者采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剂量20μg/ 次肌内注射。纠正代谢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对症治疗。
1.3 临床疗效[5]
患儿肌张力异常、惊厥以及意识障碍等各项体征均恢复或者停止可视为显效; 各项体征包括惊厥、脑水肿等有较大改善,视为有效;各种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于加重则视为无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6]。出院后对存活患儿随访1年,评价其入院时及1年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以评价远期疗效,两指数分数越高,远期疗效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远期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MDI及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在窒息情况下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且病情严重,应及时加强治疗和护理,并对新生儿进行规范化护理,以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HIE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脑血流改变、脑组织生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7]。窒息早期,体内血液重新分布,应首先保证脑的血液供应;长时间缺氧可致心功能受损,使全身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葡萄糖是脑组织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脑组织中储存的葡萄糖有限,因此脑组织对缺氧缺血十分敏感,一旦缺氧缺血,即可引起脑组织水肿、软化、坏死、出血和代谢等一系列改变[8-10]。
传统护理模式多根据医嘱或自我临床经验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其个性化差异较小,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循证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新兴模式,其通过科学查阅、取证参考文献或成功范例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临床所得,制订详细的护理方案细节[11-13],可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特点及进展进行反馈、调整,在科学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护理方案,使所制订的各项护理措施均更适合每一个患儿,突出护理优势、保障护理有效、有序进行[14-16]。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MDI及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MDI评分和PDI评分可敏感体现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其分数越高,说明婴幼儿智能发育越好。
综上所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覃敏捷.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