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子手进阶:萌了,赚了

2016-05-14刘璐吴纯

新城乡 2016年7期
关键词:售楼马甲段子

刘璐 吴纯

作为一个职业化的群体,段子手似乎是与网红形象差距最远的一群人,但他们依靠高风格化言论所打造的影响力,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几千万年轻人的趣味与舆论导向

前不久,微博v影响力峰会。微博段子手@回忆专用小马甲(以下简称小马甲)成为全场最受关注的人之一。他身边围绕着微博方面专门安排的8个保安,在粉丝簇拥下走进会场。其中一个保安把走在他旁边的“售楼先生”推开时,小马甲随即停下来说:“不行不行,这是我老板。”

售楼先生在采访中对这个细节念念不忘。更让他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会议结束后,他和小马甲一起快速走出会场,一辆保姆车已经停在门口。两人毫不迟疑地上车,整个过程流畅又自然。

那一刻,这种“尊贵”待遇让售楼先生颇有些晕眩,他问小马甲:“你还记得当年那顿猪脚饭吗?”

从吃不起饭做到“估值上亿”

售楼先生与小马甲第一次见面时,吃的是一顿隆江猪脚饭。小马甲大多是聊自己的本职——律师工作,售楼先生则大多数时候在讲段子圈的事情。

彼时,售楼先生的楼氏文化传播公司已经与牙仙广告公司和鼓山文化公司一起,在微博段子手市场上三分天下。当广告商突然发现微博段子手与粉丝间的默契能为其带来巨大商业利益时,“段子手公司”的市场便顺势而生,悄然兴旺起来。

在售楼先生口中,小马甲与他特别投缘,是他“最好的朋友”。小马甲所发的微博,他都会运用公司平台的优势,让旗下其他段子手转发,从而像滚雪球一样为小马甲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气。

如今,小马甲一个ID就有着两千万粉丝,随意转一张萌宠照片,都会有上万的转发。作为售楼先生的签约段子手,小马甲为前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最对的时机,选择了一件最对的事,是售楼先生对自己发家史的总结。最初还在卖房子时,他就在微博上通过模仿别人的段子,让自己成为一个段子手,并通过微博广告代理赚了些钱。

相比起发展前景一片迷茫的售楼工作,他觉得这个钱还挺好赚,就带着三千块钱,毅然从成都来到深圳闯荡,想着万一失败了,就在深圳卖房子。

他那时候有十几万粉丝,从公司离职后第一个月,就通过段子赚了10万块钱。这是整个创业过程中让他最兴奋的点,“我从没有赚过那么多钱,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很长一段时间里,售楼先生对客户是来者不拒的,他觉得这让他在段子广告市场了捡了一些漏。尽管也有吃不起饭找父亲借钱的时候,但渐渐地,他从一个靠几张信用卡互相套现以维持生活的年轻人,变成拥有一家“估值上亿”公司的老板。他手下的资源,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几千万年轻人的趣味与舆论导向。

段子为什么这么值钱

与楼氏共同瓜分段子手市场的,是鼓山和牙仙两家公司。

鼓山旗下有170名段子手,200个左右微博号,年龄最小的十七八岁,已经能年入百万甚至千万。前鼓山创始人之一的铜雀先生曾经分析过段子在这两年能够快速流传的原因。

其一就是内容“喜闻乐见”。他举到鼓山旗下段子手@银教授的一个段子:想起当年求婚的画面,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是女友生日,她吃着蛋糕,突然吃到一粒钻戒,随即害羞地对我说:我愿意嫁给你。后来我们就结婚了,毕竟,我无法拒绝一个自己掏钱买戒指藏在蛋糕里的女孩。

此外还有@小野妹子学吐槽的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段子:100元的衣服和200元的衣服,我们外行根本分不清,得上千才能摸出是好料子;500元的假包和2万元的真包,出去唬人都一样,气质好的姑娘背个假的也像真的。反倒是煎饼果子,3元普通的和5元加肠的,一口咬下去就知道;吃米线,8元全素的和20元三种荤菜的,幸福度差几条街。该投资的显然是煎饼果子和米线。

今天,微博名人、大v的舆论引导力似乎日渐缺失,年轻人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萌宠、搞笑段子、对辛苦生活的嘲讽上,以安抚日常的焦虑。

在段子制造者看来,“这条微博一出来就注定会转发很广,因为他是帮助大家去相信一个大家想相信的东西。他给自己的偷懒、馋嘴、穷找了一个特别理直气壮的好借口”。

同样,就像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段子对于一定的群体也是具有实用性的。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人和刚刚进城务工的人,他们其实是有文化需求的,但他们并不能分清什么是好文化什么是坏文化,心灵鸡汤对他们来说,恰恰就是文化。”铜雀先生说。

这些段子特征是都容易抓住受众的兴奋点和痛点。在铜雀先生看来,标签化是这种心理需求的本质,社交媒体特别容易去展现你的标签,重复你的标签,放大你的标签,特别容易把你展现为你想成为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在做内容和做产品的时候都会去考虑,有没有为我考虑什么东西,替我表达了什么,我喜欢你,能证明我一个什么特点,给我贴上一个什么标签。”

段子手的职业素养

售楼先生一直称自己的公司为“唯一一家做段子手养成的公司”,不仅仅是代理,还要做培养和管理。在他看来,尽管段子手让整个网络更加开放,让言论更加自由,那些嬉笑怒骂和脑洞大开是年轻人永不厌倦的乐趣,但“我们是舆论的出口,从国家到网信办,都对我们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他们的标准里,“汪峰上头条”是一个很好的吐槽点,范冰冰和李晨公布恋情也是必须要去跟风的新闻,段子手的转发和调侃会增加这些信息的热度,让微博更加活跃。

而像快播事件这些需要发表尖锐观点甚至站队的事件,则是售楼先生认为段子手们不能去碰的。

售楼先生本人很少在网上发表观点,旗下的段子手要是表达了自己不该表达的观点,他会一个短信发过去——“删了”。

在社交网络初创之际,网友们还接受不了一个微博号的商业化。然而到了今天,微博名人、大v的舆论引导力似乎日渐缺失,年轻人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萌宠、搞笑段子、对辛苦生活的嘲讽上,以安抚日常的焦虑。段子手的商业化,如果能为这些焦虑提供出口,为什么一定要避开金钱呢?

这或许如微博ceo@来去之间说的:“无论是facebook还是twitter,除非出现重大社会话题,大多数情况下,私人表达和娱乐休闲一直都是社交网络的主流。反观中国微博这几年的发展,严肃讨论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既是运营者出于商业前景和政治安全考虑的策略选择,也是微博社交属性的自然回归。”

猜你喜欢

售楼马甲段子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让人暂时忘记“售楼”这个词
——西安万科·如园销售中心
售楼中心
脱不掉的“大马甲”
脱不掉的“大马甲”
中国中铁售楼中心和社区图书馆
实用马甲
段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