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班级凝聚力建设探索

2016-05-14张金海

艺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班级

张金海

〔摘 要〕本研究选取中国音乐学院某系招收的第二届五年制本科生班为研究样本,进行艺术院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入学四年来,全班同学相互学习,互相促进,许多同学在校内外举行的各类比赛、评比活动中获奖。该班曾获院级及市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连续多年参与市教工委组织的“红色1+1,文化下乡”活动,并在“我的班级我的家”学习型班集体创建示范活动中获先进班级体的光荣称号。

〔关键词〕艺术院校 班级 凝聚力建设

学生班集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载体。按照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要求,加强学生班集体凝聚力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促进班级每个成员健康成长成才,形成优良班风、学风和校风。

从“80后”独生子女一代转型后,目前的大学生已经开始为“90后”,从小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生活,往往拥有比较自我的性格,缺乏团队精神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工作上给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建设。据教育网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国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12年的680万到近年的700多万,可见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这使得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面对即将毕业的现实,他们不得不对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去向着想,因此缺席一些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学生课程大多是采取选课的方式授课,也会使班会参加者减少,班级的概念淡化,活动无人参加,班级工作难以顺利有序开展。“据王燕在南京五所高校,对372名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对学校和院系班级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的只有69人,占调查总数的18.55%,266人在有“强制性规定”的情况才被迫参加,占调查总数的71.5%,其余37人对集体活动毫不感兴趣,占调查人数的9.95%。” (汪洋)

在艺术院校里的艺术类学生,由于受生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录取方式的独立性等因素影响,再加上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文化修养和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与非艺术类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方式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较明显差异,在无形中增加了建设班级凝聚力的难度。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具有突出的偏好性和个性化的特征。艺术教育独特的办学体制,教学方法和专业教师的思维方式是根据个人为主体的,由于艺术制作和教育的特点,她们重视个性的发展,而忽略了团结合作,相比而言缺乏集体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强烈的个性及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其专业课上课方式和其他专业学生不同,决定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组织观念相对淡薄的特点。这些也给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教育,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增加了难度。

第一,上课时间和地点不统一。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集体活动有零散性和不统一性的特点。几乎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时间段学生们可能都在上不同的课程,甚至在一个宿舍的学生课业安排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这种学业设置的特殊性,使班级凝聚力建设很难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保证。因此,班集体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动载体,班级同学缺乏集体归属感,开展各类班集体活动没有了动力,就连找一个全班同学都没有上课的时间也不那么容易,这样使得开展班级活动没有了时间上的保证。这种零散性和不统一性,给班集体凝聚力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第二,个性独特鲜明。艺术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以所有的个人情绪、喜好、特点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其个性特征有积极的一面,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然而,相对于非艺术类学生,艺术类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分追求独特的个性。反映出他们组织纪律观念差,上课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较多,参加班级、系院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第三,文化基础薄弱,思考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注重自己专业的发展,对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兴趣,是艺术专业学生存在的一个共同普遍问题。究其原因,首先,艺术专业学生在人学前就需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专业技能,所以艺术类的学生从中学阶段起就无法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一样稳扎稳打地学习文化课。使得她在高考文化课成绩上比其他专业要低得多。其次,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的艺术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重视自己的专业课,轻视公共文化课,从而进一步使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差距和非艺术类学生不断拉大。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和非艺术专业学生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文化素质方面,这些因素导致艺术专业学生在大学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不能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较。因此,在班级凝聚力建设方面,把用于普通大学学生的方法用在艺术专业学生上可能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给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去了困难。

第四,学生骨干没有起到表率作用。班级干部、学习骨干还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领班级同学共同进步,主要是这些学生骨干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系统地参加过班级管理方面的相关技能培训,也还没从“自我”的概念中跳出来,管理班级方法欠佳,缺乏经验。

学生正处在学校、院系和班级的融合集体之中,集体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分享智慧,交流情感,共同的组织等基础之上。对于学生来讲班级是他们一个重要的成长、交流阵地,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和严谨浓郁的学习氛围会鼓励学生不断前进,健康成长,一个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能够感觉快乐,能更加积极,轻松而愉悦地在大学学习生活当中参与集体活动。让学生置身于温暖的环境和积极进取的班集体之中,对她们的意志、道德、情感都会有一个微妙的影响,对他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产生影响。班集体进取向上的精神面貌必然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了教育和激励的正向作用。而一个班集体能否带动全班同学的衡量条件之一是班级凝聚力,良好的班级凝聚力是班集体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以艺术高校班级为研究对象,探讨艺术院校班级凝聚力建设,以期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本研究以艺术高校某班级为研究对象。该班级是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招收的第二届五年制本科生班。入学五年来,班级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班级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班级64名同学,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男生19名,女生45名,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22名,共青团员54名 ,留学生1名,少数民族学生6名,汉族学生58名;入学五年来,全班同学相互学习,互相促进,许多同学在校内外举办的各类比赛、评比活动中获奖。该班曾获院级及市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连续多年参与市教工委组织的“红色1+1,文化下乡”活动,并在“我的班级我的家”学习型班集体创建示范活动中获示范班级体的光荣称号。

我们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辅导员的道德素质和个人魅力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认同班级的程度,还影响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对辅导员在指导班级工作上有较高的期望,辅导员除了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必要的耐心和细致外,还要遵循艺术类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个性特点,投入更多的情感给艺术类学生,经常与同学们交流沟通。艺术生的辅导员也应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善于与学生沟通,要努力提高艺术素养,展现进取精神及时引导他们顺利通过人生路上的困惑与迷茫。可见,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及管理体系中,辅导员对于学生成长成才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使现在个性很强的大学生,只要注意研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到以情促管,就会带动班级凝聚力的发展。

此外,在学生班级干部的建设上,应该做好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训。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有热情,能倾听不同意见,能够紧密团结班级其他的同学。应在各方面做好示范作用,为同学做出表率,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才能使一个班级更有凝聚力,更加团结向上,更有集体主义观念。

我们发现在班级的凝聚力建设中,有特色,班级同学参与性强的活动,是推动班级建设的抓手。这类活动,因为没有考试、比赛那种竞赛性,而且是班级同学之间共同努力去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做好自己所分配的事。在各种班级活动中,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班级做出贡献,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同时,在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同学们的精神得到了放松,平时积累的压力得到了释放,还能使大家都能从中找到乐趣,获得一种满足感。比如教工委组织的“红色1+1”活动,“我的班级我的家”学习型班集体创建示范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收获了快乐,获得了认可,那种快乐和满足感会使她们觉得学习、生活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班级是很有趣的,从而更愿意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达到增进班级凝聚力的作用。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不称心的新班级
艺术院校音乐会经营管理模式初探——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文献综述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