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2016-05-14李贝贝马丽波
李贝贝 马丽波
【摘 要】本文在“三走活动”开展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和阐述,分析高校开展“三走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从而推动“三走活动”在各高校深入开展提供可行措施。
【关键词】三走活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行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在接受网络给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因沉溺网络游戏、无节制使用网络、过度依赖网络而很少参加线下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问题,加强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结合以上两种情况,2014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学联在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2015年又共同发起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三走活动”,合理使用网络,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显得特别重要。
一、“三走活动”的内涵
(1)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全国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简称“三走”活动)。
(2)“三走活动”的目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充分发挥高校各级组织的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宿舍、班级等为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群众性课外锻炼活动,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意识提升、习惯养成、意志磨练、体质增强、健康成长为主要任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实践载体,完善配套保障,形成协同合力,推动“三走”活动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2015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郭建军司长和北京体育大学杨桦书记担任主编,完成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正式发布,《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育领域的基本状况,报告中发现和主要进展。其中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各学段学生耐力素质成绩出现下降。各体质健康报告数据大都显示,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持续下滑。纠其原因,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够很快适应生活,心理上比较放松,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部分学生的生物钟完全颠倒,直至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才睡觉,经常逃课。加之现在大学生中宅男宅女比例增多,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体育运动锻炼和必要的体力活动,这些是导致当前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的原因之一。
(2)网络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全部,“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这种快乐感被强化之后,就会减少他们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获取快乐的欲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健博士近日向记者表示,“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反映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导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学和小学时代,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内容和被动的体育考试相联系,很少有人能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很多情况下比较辛苦,许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3)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据调查了解当代学生的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分析引发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指导大学生学会多种调适方法,缓解心理紧张情绪,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增强体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1)当代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主要变现为:一是身体形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肩宽、头围、骨盆等外部形态已逐渐转入缓慢发展阶段,体格体型已近似成年;二是骨骼、肌肉、肠胃、神经系统等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第2性特征基本成熟,体内内分泌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性机能和性器官逐渐成熟,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关注和吸引的情感,同时也会出现害羞,冲动等。
(2)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对大学的学习和个人独立生活感觉不适;二是人际关系敏感,缺乏人际沟通的技能技巧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三是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抑制自己的冲动;四是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赌前途感到迷茫。
四、“三走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1.“三走活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影响
从身体健康发展来看,三走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身体长高,使肌肉更加发达,体型变得更加匀称、健美,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和矫正体格发育中的某些异常现象,如经常沉迷与网络的低头族,可以矫正颈椎、腰椎出现的问题,从身体机能来讲,体育活动可以使心肌发达,通气量和肺活量加大;从身体素质来讲,可以提高增强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2.“三走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1)疏导情绪,缓解压力。课外体育锻炼能够使中枢神经得到适度的激活并达到愉快的水平,适度负荷的课外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压力,积极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三走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课外体育锻炼在满足学生精神需要,体验生命存在和超越的价值,同时满足学生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提大学生自信心和耐挫折能力,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3)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三走活动”的积极开展,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增加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沟通和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三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活动可以缓解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压力,从而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皓.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造成的身心危害的防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76-77
作者简介:
李贝贝(1988.5~)女,河南西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