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蛐蛐儿

2016-05-14迟子建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灶房蛐蛐儿鬼怪

迟子建

我的童年是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度过的。在故乡的夜晚,最令我兴奋莫名的事情,就是从灶房里传来的蛐蛐儿的叫声。

蛐蛐儿的学名是蟋蟀,它特别喜欢夜里发声。它是个害羞的歌手,要等幕布落下,黑暗笼罩着,才敢歌唱。而且,它喜欢猫在水缸旁,好像它唱累了,自己会舀一瓢水,润润嗓子似的。

蛐蛐儿不会飞翔,可是很奇怪,因为它会歌唱,我老是把它当鸟儿看待。我总是想,它的前世应该是只自由的鸟儿,因为犯了什么错,被贬到了大地上。

由于听了太多的鬼怪故事,小的时候,我非常惧怕黑夜。在故事中,黑夜是鬼怪的天堂,它们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游。而有了蛐蛐儿的叫声,黑夜似乎被撕裂了,充满了人间色彩,我想鬼怪一定被它的叫声吓跑了。所以蛐蛐儿在我心目中,有点像驱鬼的钟馗,豹头环眼,长髯铁面。

别看我熟悉蛐蛐儿,但并没有真正见过它。它在夜晚出现,天亮就消失了。对这个“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神秘朋友,我除了猜测它有不一样的来历之外,还对它的“隐身”,有着另外的理解:也许大地的某一种虫子,是它的至爱,可这种虫子背叛了它,于是它独自对着黑夜倾吐心声。

别处的蛐蛐儿是不是喜欢在白昼鸣叫呢?我不知道。我只记得,我们那儿的蛐蛐儿,喜欢在夜晚歌唱,而且永远是在灶房的水缸旁。有一年家里的水缸裂纹了,我还以为那是蛐蛐儿给叫裂的呢。

其实每一种生灵,都有自己的生命。好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能对生灵发出自己的询问。于是,一束花可以有灵魂;一盆清水,可以有呼吸。

(选自《花瓣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

课内链接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灯泡亮起来

为什么蛐蛐儿喜欢在夜里发声?

牵手阅读

蛐蛐儿,作者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它的声音,她熟悉,写出来就像在谈起一位老朋友。蛐蛐儿的叫声与童年有关,在想象力最为烂漫的年纪,作者对蛐蛐儿的命运作了各种猜想:它是一个害羞的歌手,只在夜里歌唱;它很勇敢,像钟馗那样,驱走鬼怪;某种虫子背叛了它,于是它对着黑夜倾吐心声……这就是童年,用想象力奇妙地和世界连接起来。

猜你喜欢

灶房蛐蛐儿鬼怪
蛐蛐儿
捉蛐蛐儿
蛐蛐儿
小庙
自负的鬼怪
愣头青和青头愣
姥爷家的灶房
画鬼怪最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