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016-05-14刘娜王凯军
刘娜 王凯军
2014年APEC会议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的会议,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在本次峰会上中国元素非常浓郁,外宾们穿上了我们中国设计的服装,名称为“新中装”,其根为“中”,其形为“新”,其魂为“礼”;国宴餐具为珐琅彩瓷制成,主桌颜色选用“帝王黄”还将中国“如意”的概念运用到了餐具设计;送给外宾的三件国礼分别是《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繁花》手包套装、《和美》纯银丝巾果盘,其工艺品品种基本涵盖了中国和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在11日早上举行的亚太经济体领导人第二十二次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开篇即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江楼晚眺》中的名句,评点会议召开地“雁栖湖”,并寄予亚太发展的新愿景。希望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国,就好比21只大雁加强合作、展翅起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经常引用儒学经典名言,有一次他在对青年的讲话中,以出自《国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来告诉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以上提到的服装、瓷器、传统工艺、诗词、儒家经典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彰显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学术界各抒己见,我个人比较认同该说法。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优秀的标准至少包括两点: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
二、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它辉煌灿烂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一名中华儿女,它的博大精深又被世人所折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涵盖的文化、社会、价值等资源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富资源。
第二,中国梦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底提出“中国梦”,其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与时俱进的今天,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作用,为主旋律服务,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开拓进取,创新思想和运用,真正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着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思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第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或精神境界。如:“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思想,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第三,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随之充实和提高。世界是个地球村,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化,当代的大学生在多维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怀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份自尊和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是“中国梦”实现的中流砥柱,我们不要被人认为是“传统文盲”,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自身塑造成为有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的人,从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54-58.
作者简介:刘娜,女,讲师,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凯军,女,副研究员,沈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