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让“压力”变“动力”

2016-05-14竺若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压力作业数学

竺若男

“数学作业最枯燥……”这是许多学生的抱怨。在当今瞬间信息万变的时代,传统的数学作业已不适合学生们的“口味”了。繁重乏味的数学作业已慢慢地抹平了学生们智慧的棱角,把他们推进了一滩“死水”里。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如果将例题探究比作数学教学的“灵魂”,练习则是它的“血液”,而作业就是数学教学的“营养液”。合理的数学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态度,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生动活泼的课堂,那么也赶快让数学作业去掉往日的“陈规旧习”,换上新装,展现无穷的魅力,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针对高段的作业的设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作業内容“趣”一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附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如学习“倍数与因数”单元后,我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的作业,猜出后,拨打电话,再告知第二个作业。第一个数:它的因数只有1、2、3、6;第二个数:5的最小倍数;第三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第四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数:7最大的因数;第六个数:最小的合数;第七个数: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第八个数:最小的偶数。学生根据条件,猜出“65127490”这个号码。之后,再设计这样的作业:根据本单元的知识,将自己的生日或电话设计成密码。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互猜生日或电话,通过自己有“挑战性”的问题来“难倒”老师和同学们,这样在无形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深化本单元的知识。

二、作业过程“动”一点

大家都知道“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作业,使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动起来”。

如“非凡的设计师”:在学完“平移和旋转”,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图案,并将作品创作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之后贴在教室的“数学园地”里。再如“神奇的魔术师”: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为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思考平面图和实际客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

这样的作业,是一件件集“数学、美术、创作”于一体的艺术品,不仅引领学生自主、高效、快乐地学习数学,而且使学生那充满着思考和想象的激情如泉水般喷薄欲出,学习数学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

三、作业形式“多”一点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学习注意不能灵活分配,注意容易转移。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题型、思维方式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以保持学生对作业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注重作业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除了常规作业外,也可探索运用几种作业形式:

1.数学周记

周记(或日记)是学生直抒胸臆,尽显个性的一方天地,让学生写数学周记,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情感空间,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如在一次数学教学后,我班同学在他的反思日记《圆的认识》中写道: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画圆。这些内容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折呀、画呀、量呀总结出来的,我学得很高兴、很认真,也都能理解。但在练习时,我把直径2厘米的圆画成了半径2厘米的圆,原因不仅是粗心,这由于我当时不是很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现在当然明白啦!

在日记里,学生总结了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待了知识是如何获取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2.小型研究报告或小实验报告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学生往往学得多,“悟”得少,长于记忆而短于探索,至于进行课题研究则是连想也不能想的事情。但让小学生经历搜集信息、积极思考,做一些数学小实验,或进行小课题研究,撰写小型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的过程,这种体验对学生养成敏锐的数学眼光,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的意识在有益处。例如学习了“百分率”知识后,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地区家庭中拥有电话和电脑的数据,写一份关于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的调查报告来说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如在学习了物体的体积或容积后,可让学生自己研究如何测算出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写一份实验报告。

3.数学手抄报

编写数学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手抄报的内容十分广泛,可涉有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秩事,趣味数学,带数学的文学作品、数学与生活等内容。在活动课时,将每位学生设计的数学手抄报全部挂在教室四周,记同学们自由参观,边参观,边评议,评选出“最佳数学小报”、“最佳设计员”、“最佳创意奖”。

四、作业要求“活”一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要根据各层面学生学习上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可以分为:A、基础题,B、选做题,C、综合题。其中选做题和综合题不做统一的要求,这样就从数量、质量、形式上形成了一个生生平衡的状态,缓解了学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背景下,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与发展,同时也是投孩子们所好,以上几点只是我的初浅想法,事实证明,这样的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机械、模仿式的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做”为主,通过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压力作业数学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