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对策
2016-05-14金海燕宗得彦
金海燕 宗得彦
【摘 要】时代的发展,现实的境况,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当今社会,压力大,中学生的压力更是不一般;残缺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容易出现心理不健康问题。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营造适合的环境,面对心理不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将心理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富足,而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健康也不例外。我们不仅要保证身体、生理上的健康,还要保证精神健康。据流行病调查中心制作的抑郁量表对各年龄群体的调查,得分最低的为中学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心理发生的关键时期。有调查显示,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为3.8%,另有28.8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思考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
“压力山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剧增,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课业繁重,要面对老师、父母的各方督导,面临成绩、升学的压力,承受亲朋好友的评价议论,心理压抑可想而知。心理脆弱者若得不到合理宣泄,心理健康问题随时出现。
特殊的生活环境:主要表现为家庭残缺的学生(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等),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样的孩子,即使得到一方亲人再多的爱,性格上都会表现出与常人的不同,要么孤僻,要么叛逆,多半会有心理问题。
此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人际交往,处理不好与父母、老师、同学间的关系,造成的苦恼使其心灵情感受伤,也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因素。
中学时代是青春发展的关键期,情绪敏感、易冲动、好奇心强等一系列特征,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心理问题时有发生。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要付出行动了!
二、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1.防患未然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要求父母提高认识。正所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要做到:首先,父母的心理必须健康。因为父母影响孩子,要想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必须心理健康。其次,父母必须信守诺言,在孩子心中树立值得信任的形象。诚实守信是一个健康心理的人的必备品质。再次,对孩子正确关爱。恰当的适度的爱,避免了溺爱或是严厉专制,也就减轻减少孩子要么任性要么逆反的心理,为其心理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
教学物质环境方面:校园环境优雅,干净整洁,给学生轻松愉悦、舒适的感官体验。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可通过设置书法绘画、名人警句、校风校训、宣传栏等的方式,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给学生理性的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调节不良情绪,形成健康心理。
教学精神环境方面,简之八个字:平等公正、真心真爱。
(1)“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公平、公正,不加私情,不只是拿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
(2)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赞美,达到“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本学年,我们学校尤其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工作,举办了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歌唱比赛等,不仅发现了相关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学校有了更深的感情,对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兴趣,相关才能也得到发掘,也增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快乐教学。
(3)尊重学生,对学生讲诚信。我们在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时,实事求是,切忌缩小或夸大事实,时刻警醒自己为人师表就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4)关注学生、帮助学生,倾注真心真爱。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为学生课业减负,创设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事半功倍。当学生需要关心时,我们用真心真爱来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其投入学习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以上努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这些都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养成。
2.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强迫、拖延、自卑、敌对等等,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缓解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可以有: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个别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开展咨询和辅导,使陷于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正常状态。
找一些关于心理问题的案例给学生,通过分析谈感受,运用这种暗示使其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摆脱危及心理健康的因素困扰。
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给学生尽情宣泄的机会倾诉心事,不仅是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些可能不善于言语沟通,我们可以设置相关话题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或者利用日记、作文等形式达到倾诉的目的,比如:以“我的烦恼”、“我的心事”、“×××,我想对你说”等等。
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个学生,不好好听讲、不完成作业、性格古怪、让人琢磨不透,老师们对他很无奈。我想肯定有缘由,所以总是和他谈心,他却一直没有说出实情。直到一个命题日记的机会,我们才明白孩子内心的苦楚。他的作文以“爸爸,我爱您……我恨您……我没资格恨您……我爱您……,妈妈,我想您……我恨您……我想您……”为贯穿,说出了自己埋藏已久的内心苦楚,我从中看出了孩子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难受的几度落泪。通过命题作文的形式打开了孩子沟通的欲望。进而,我继续跟他谈心,以亲人、朋友的角色,他哭我陪他哭,终于彻底打开他的心结,我认真听他的倾诉不打断,我们敞开心扉,互诉苦楚,其实,我告诉他别人的苦处是在暗示他,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但是我们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我鼓励他坚强、乐观。我给他心理问题的案例,警示他危害及增强克服的勇气。慢慢的,他变得乐于与人交流,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一定可以使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孩子恢复正常。
心理健康影响着生理健康,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优良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全面發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保证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生活,超越自我,迎接挑战,铸造自己的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晓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7
[2]蒋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3]陈平芳.如何解决中学生的N个心理问题.上海大学.2013.1
[4]孙永合,李卫东.泰安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06)
[5]冯婷婷,岳兴建.学会交友,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6]陈静.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14(09)
[7]张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3(12)
[8]原野,李福平.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新课程(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