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不良习字习惯
2016-05-14李永顺
李永顺
良好的执笔、坐姿等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前提。正确的坐姿、执笔和关键笔画的正确书写,是写好字的根本保证。但目前许多中小学生的写字坐姿、执笔不如人意。他们在写字时普遍存在身歪,左肩低右肩高耸,头倾斜,眼斜视,本子斜放,胸压桌沿;执笔太紧,食指第一关节“凹陷”,第二指关节和母指第一关节明显“凸出”,笔杆向右前方斜,“写”字成了“刮”字;或是执笔太下,笔画僵硬且向一边倒,字体倾斜等毛病。这样的坐姿、执笔,只能写出字体了草,笔画歪歪扭扭的汉字。这种不良的习字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但无法写好汉字,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下去,直至成年。因此,矫正学生不良的写字习惯刻不容缓。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汉字,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更有助于培养做事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陶冶一个人的性情。我们可以这么说,良好的写字习惯的逐步形成,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一、纠正不正确的坐姿
中国书法把执笔分为手法和身法,身法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我们讲不正确的坐姿即指在写字时头不正,身不直。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书写坐姿歪斜,头低得太下,眼到桌面有些不到期10厘米,这些现象十分普遍。其产生的原因很多,一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没有引起师生的重视,一些老师认为写字姿势无关紧要,结果习惯成自然;再是训练不得法,从幼儿园开始写字他们就是歪着身子,趴着写字,老师只叫小朋友身体要坐直。有关写字坐姿的歌诀,有一句是这样规定的:“眼到桌面为一尺。”这样提法不科学。理由是,学生在做作业时总不可能用一把33厘米长的尺子去度量距离。再者,低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眼到桌面的距离,不能规定同一个尺度,应因人而异。根据我们测定的数据,低年级小学生“眼——桌”的距离为25 厘米左右,中学生为33厘米左右。坐姿不正确会造成学生观察字体受影响,书写字体歪斜,长期下去,会妨碍身体正常发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坐姿不正确,根本的原因是老师对写字坐姿要求不具体,老师指导训练难以落实,学生无法操作。可以这么说,写字坐姿不正困扰小学写字教学的一个顽疾。许多教师想指导学生改,但苦于无方,只能束手无策。那么,有无良方医治学生写字坐姿的顽疾呢?有!经过我们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寻找到了较好的方法。
纠正不良坐姿的有效措施是:用可具体操作的歌诀来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歌诀是:眼到桌面一曲臂。这个歌诀把以往的“眼到桌面为一尺”的“一尺”改为“一曲臂”。这个一曲臂,指从母指食指相接的凹处到手肘尖。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长度,低年级小学生的“一曲臂”为25至30厘米,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为30至33厘米。这样一改过去的歌诀,使其具有很强的操作特点。在写字前,全体同学坐直,两手平放台面,双手肘尖触桌面,手掌向上,掌心相向,上身稍向前倾,手掌贴脸颊,母指和食指相接的“凹处”靠近耳跟。这一歌诀的训练,最适合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学生边读歌诀边反复作动作,老师则用口令指挥操练:①身体坐直;(老师边说口令边示范,两手平放桌面,左手指尖齐右手肘,右手指尖齐左手肘,两手相叠)②两手撑脸颊;(眼看着桌面的本子)③左手平放桌面;④右手握笔。这样,便把技能操作、形象感知和运动记忆结合起来,长此以往,良好的坐姿习惯便能形成。
这个歌诀的正确运用,还可随时纠正学生书写坐姿不正确的毛病,利于教师作个别指导。方法是:当学生做作业身歪,头低得太下时,即让其按以上的歌诀重复做一次便可。如果还改不了,便可让其暂时用左手曲臂,手掌托脸颊,右手做作业,以保证眼到桌面“一尺”的距离。坚持一段时间,正确的写字姿势便可形成。
二、纠正不正确的执笔
通过训练,使学生认识正确执笔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学生不正确的执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笔太下,太靠近笔尖;二是执笔太紧,母指和食指关节严重弯曲、凸出,指力向掌心压,掌内不虚,指力耗费在笔杆上。执笔太下,母指关节突出,遮挡了书写的笔尖,学生看不到书写的字体,必然要歪着头,才能看到书写的字体,造成头向左边歪斜。这两个毛病都会引起执笔不灵活,书写的笔画僵硬,书写的手容易疲劳。用什么办法可以纠正这些毛病呢?
1.筆的选择
低年级小学生应选择HB的中性削铅笔,(不要选用自动铅笔)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尽可能不用包头短嘴的钢笔,因为笔嘴短,容易造成学生执笔太下。应选用长露头钢笔,其有两个优点:一是执笔的地方与钢笔尖的距离刚好有2厘米远,学生不易执笔太下;二是露长头钢笔两瓣笔尖的缝隙长,弹力大,利于写出有精细变化的线条。中性笔最好是六年级以后才用,因为其笔尖的小珠子较难控制,中低年级小学生难以把握,必然造成执笔过紧。待学生掌握了控制铅笔、钢笔的运笔轻重以后再用中性笔效果会好些。
2.执笔方位的确定
正确的执笔位置可以用一句歌诀确定:“执笔指尖一指节”。这句歌诀是由执笔“指尖到笔尖为一寸”改造而成的。用“一寸”不如用“一指节”更容易感知,更容易操作。同以上的“一曲臂”一样,“一指节”的长短因人而异,小学生左手掌宽度约为2厘米。这个这句歌诀的优点是操作性强,利于老师检查指正。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有利因素:一是双手配合,使学生写字前边读歌诀边做动作;写字时,老师随时发现,随即纠正,马上让学生用左手中指和食指量一量执笔的位置即可。
3.执笔方法的训练
母指和食指稍轻夹笔杆,(千万不可挤压笔杆)两指自然向前伸,稍呈曲状,中指第一指节在下方向上托。掌心尽可能虚,灵空点,力通过五指背到达指尖,再将指尖的力送到笔尖。这里分几种训练:
(1)令母指和食指关节尽量不外突,令母指第二个关节不“凸出,方法是,可以想办法逼使中指、小指、无名指尽量向外挪,尽可能使掌虚。学生放一个直径为2至4厘米的圆球放置掌心,我们叫其为执笔矫正器,可以使三个手指往外挪。执笔的三个手指作伸缩运动,用力不可太大,目的是令指力送到笔尖。
(2)手指分两股力,一股力的母指和食指的伸缩,另一股力是四指并拢的合力,使指实,密集。在学生每次练字前,作右手五指聚攏伸缩五十次和执笔伸缩一百次训练。做老鹰抓捉兔、松鼠出洞、蚕蠕动的方式来纠正学生执笔不正确的毛病。
三、纠正书写字体歪斜的问题
学生书写字体歪斜有几个原因,除了坐姿不正外,本子歪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而造成字体歪的根本原因是竖画不直。凡竖画歪斜,字体就难以站稳。我们实验的总体思路是:以写好竖画为突破口,重点练习好横平竖直的汉字。首先强化字体向纵向发展。要写好竖画,桌面放置的本子必须很端正,本子和桌沿平行。另外,身体也必须端正,两肩平,才能把竖画写直。因此,学生认真写好竖画的过程,也是逐步纠正本子歪,坐姿不正的过程。由于训练目标十分明确,训练注意呼集中,训练内容单一,因而,训练效果明显。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单练长竖画。一排排的竖画要求挺直,均匀。书写前,注意力高度集中,屏息凝神。可用呼吸方法练写竖画,吸气时作写字前的准备,呼气时认真地写竖画。一个呼吸来回写一个竖画。竖画的长短很值得研究。一般来说,学生开始练长竖画,在2厘米左右。当写得较为熟练以后,应当要求学生练习3~5厘米的长竖画。为什么要练这么长的竖画呢?原来,当学生执笔练长竖画时,如果执笔太下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到3厘米长的竖画的。换言之,学生只有正确的执笔才能写出较为长的竖画。为了避免学生在写竖画时枯燥无味,可以引入绘画的内容激发兴趣。如画电线杆的远景。这种训练方法,目的是要纠正不正确的执笔和坐姿,要学生在书写时,心要平静,不能有半点的浮燥,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第二步:练“长体字”。练好长体字的前提条件是:坐姿一定要正,身要直,书写的簿子一定要很平很正,不能有半点的歪斜。可以这么说,练好长体字的过程,也是学生纠正不良写字习惯的过程。书写时,用长方格把字体稍拉长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长体字的每一笔相连和结口一定要联结得紧密,不可相离,否则,体字会变得松散。
第三步:把横向笔画收缩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斜向笔画向垂直方向靠拢,比如斜撇写成近似竖弯撇。平撇和平捺的方向不变。当学生写熟练长体字以后,良好的坐姿、执笔也已基本形成。这时,学生便可写稍扁的字和稍方的字。
总之,良好的习字习惯的形成和习字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天长地久、日积月累的过程,更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习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