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的教育意蕴审思
2016-05-14刘长海
刘长海
摘 要 农家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个体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探索与成就机会、自由空间、亲密关系,培养儿童具备多彩的自然和社会认识。农村家长应该正视这些教育资源,城市家长可以适当借鉴农家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 键 词 农家生活;教育意蕴;生活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7-0012-05
儿童的成长,是作为发展主体的儿童与成长环境之间持续互动的结果;成长环境的属性对于儿童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这既得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等俗语的演绎,又得到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证明。离开了对成长环境的具体分析,再好的教育建议都会失去针对性与可行性。在此,笔者拟对当代中国极具普遍性的家庭成长环境——农家生活进行基于个人生活史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呈现农家生活的教育意蕴,揭示多元文化背景下农家生活的文化自觉的必要性。
一、农家生活的教育意蕴:基于个体生活史的反思
农家,是农村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农家生活,是农村孩子的第一种生活样式。当代中国有七亿多农民,绝大多数14岁以下的儿童生活在农村;当代中国社会脱俗于乡土社会,相当多的城市成年人都是曾经的农家子弟。农家生活没有统一的规格,每一个农家小院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因而每一个农家孩子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作为一个从农家走出的教育研究者,我亲历过农家生活的甜蜜与忧伤,有责任也有机会通过咀嚼自己的成长故事,呈现农家生活所具有的教育意蕴。
农家生活故事一:大家庭
大家庭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奶奶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有了自己的家庭,在村里的不同位置建了自己的房子,有独立的谋生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每个人都有“大家”的概念,逢年过节、长辈生日、子女婚嫁、农忙时节,四个小家庭会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呈现出浓厚的大家庭气氛。堂兄弟姐妹的关系很是亲密,每次放假回家,我都要在父亲的安排下到几位叔伯家拜望。离开家乡之后,会不时地记起亲人——不仅是自己的父母,而且包括大家庭里的人们。
反思:依据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是在生理需要满足之后个体的基本需要。大家庭将孩子置于一个温暖、包容的团体之中,置于兄弟姐妹的其乐融融之中,个体自然较少产生孤独感。
农家生活故事二:稳定
农家生活是平淡的,日复一日,少有变化。印象中大家每天都在家吃饭。父亲除了种地,也做点小生意,早去晚归,中午一般不在家吃饭。傍晚回来较晚的话,我们就在家里等,一定要人齐了才开始摆饭桌。这已经是一个默认的规矩。
反思:生活稳定是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也是个体把握生活规则的重要前提。稳定的农家生活,使儿童能够顺利地发现规则,确立行为习惯。
农家生活故事三:自由探索
典型的农家生活遵循着春种秋收、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则,大人们尽可能地做到自给自足、勤俭持家,社会活动领域狭小,社会交往关系单一,因而农家孩子的活动范围限于方圆十几里,接触的新鲜事物少,视野不很开阔。但农村孩子也有见识丰富的一面,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大人抱出门外玩;能跑来跑去时,大人干活时带上,出去吃酒席也带上。更多的时候,他们三五成群地在村子周围玩耍,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农家孩子对生活其中的小天地进行着深入探索,了解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奥妙。他们享有在大热天捉知了、逮蚱蜢的乐趣,知道什么时候蝉的幼虫会从洞里钻出来,懂得怎样用各种简单的工具抓河里的小鱼。
人生智慧也在多彩的生活中慢慢增长。和父母一起劳动的时候,父母会把劳动技巧、人生经验告诉孩子,让他们知道怎么干活才又快又好,为什么要勤奋、吃苦。
反思:由于接触范围有限,农村孩子多不善于天南地北地闲侃,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领悟,却有独到之处。在应对日常生活方面,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有办法。
农家生活故事四:一起劳动
收割麦子需要很多人手。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农用收割机还很少使用。全家人都要上阵割麦子,小孩子只要懂得用镰刀就得参加。兄弟姐妹每个人分几排,大家互相比赛看谁割得快。我自小争强好胜,一般都要努力干得比别人快。大人们喜欢勤快的孩子,休息的时候,都会对来干活的孩子们夸奖一番,这让我们格外高兴。
小时候最喜欢干的活是喂鸡鸭。母亲农活忙,喂鸭子这种小事一般由我放学后做。在路边拔点野菜回家,剁碎后和点玉米面,把食槽端到鸭子面前,它们就争先恐后地大吃一顿。喂得久了,鸭子们和我似乎有了感情,见到我过来,就往前凑;白天鸭子在门前水塘边,傍晚我在水边一叫,它们就会很配合地上岸,跟我回家。最有成就感的是鸭子生蛋的时候。最多的时候家里养着九只鸭子,每天会生七八只鸭蛋。看到院子里有鸭蛋,我就乐颠颠地捡起来,感觉因为自己养了鸭子,所以鸭蛋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反思:对于“劳动最光荣”这句话,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感受更深。参与劳动的孩子从小得到表扬,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可,而且,农村的劳动也给了孩子立竿见影的回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满足了孩子的成就动机。农村孩子因为很早就开始劳动,所以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劳动品质。
农家生活故事五:分享
农村人情味很浓,这种人情味来自劳动时的互助和平时的分享。在大家庭里,哪一个小家有急事,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会赶来帮助;如果有红白喜事,则是整个家族的人都来帮忙。这种招之即来的情份是在农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起来的。记忆中,平常杀鸡煮肉时,母亲总会把奶奶请来一起吃;奶奶去世后,小叔搬到了前院,再杀鸡煮肉时,母亲会盛一碗,让我给小叔家送去。
春节、中秋是农家互相馈赠礼物的时候。中秋是收获的时节,每家都有一些特殊的东西。记得有一年,院里的三棵桃树结了很多桃子,我和哥哥就一人一个篮子往外送。刚从别人家回来,别人家的代表就提着各种东西送来了。春节时熟人送礼相当于交换年货,我家多买一些鱼,你家多买一些香蕉;你多的香蕉送给我,我多的鱼送给你。这样,各家就都完美了。在这个交换过程中,熟人的默契和交情就显示出来了。
反思: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主导追求,而和谐源于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发达的人情往来,是农家子弟学习社交的首要舞台,在这里孕育了农家孩子乐于关心他人、急人所急的品格和爱好交友、坦诚待人的交往习惯。
农家生活故事六:社会监督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各家都知根知底。一个村子里,谁发了财,谁干了什么坏事,都瞒不过周围众多的眼睛和耳朵。孩子很有礼貌,学习努力,干活勤快,家里家外的人都会见了就夸;而如果做了不应该的事(如欺负人、打架等),马上会传到父母耳朵里,领受应得的惩罚。
初中同桌来自奶奶娘家的那个村子。所以,我一般不敢招惹同桌,因为我担心,她会去找我舅姥爷告状,而舅姥爷会告诉我奶奶,我奶奶就要在我耳边唠叨了。
反思:个体品格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他律,成人需要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全面了解、监督、约束和指导。父母不可能时刻跟在孩子身边,周围人的监督、评论甚至“告状”,能够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全面情况,使行为指导切实有效。当然,过分地害怕舆论力量,也会让农村孩子在生活中缩手缩脚,不敢创新。
二、农家生活的文化自觉及其教育启示
过怎样的生活就受到怎样的教育。农家生活作为农家孩子的首要成长环境,对其品格、智慧、行为习惯有着强大的熏染作用。这种影响,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过去的家庭主妇习惯于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长大,至于长大之后的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是快乐还是苦恼,则要到孩子长大后才知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后者象征着“无为而治”,是人们所向往的胜境;前者却象征着“劳而无功”,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当代父母(不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对于传统育儿方式的“不确定性”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对子女的未来充满美好设想,希望有朝一日梦想成真,因此,他们希望看到关于家庭教育的科学分析,并据此开展有效的行动。教育研究者必须回应这一要求,努力把握和阐明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从而有效指导实践。
对于农村家庭教育而言,教育学者急需从事的,是农家生活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在世纪之交时提出的观点。文化与生活基本是同义的,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费老指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但对于这种文化,他并没有进行科学分析。在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的时代,文化自觉成为必然要求。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
文化自觉是文化多元时代各种文化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尤其需要文化自觉。就全球背景而言,发达国家的文化在市场、媒体中占据优势地位,易于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殖民;而发展中国家如果刻意坚持本土的传统文化,容易导致文化保守,以致错失发展良机;真正可行的道路就是文化自觉——明确本民族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依据时代发展要求,吸收外来文化优点,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在我国,城市与农村二元格局由来已久,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形成两种各具特点的文化形态,而农村文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此背景下,农家生活的文化自觉极其必要,它将有助于在新的背景下发挥农村文化的固有优点,实现农村文化的新发展。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农家生活的文化自觉就是对农家生活之教育学意义的阐发、发扬和规避。农家生活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较普遍的特征。农家生活对于儿童发展既有独特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有特殊的消极影响。与此相对应,农家子弟有着一些较普遍的积极和消极的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有待我们具体分析,精致提炼,科学阐明。
基于上文的故事,笔者认为,农家生活有着如下教育特征:
首先,农家生活可以为儿童成长提供稳定而安全的成长环境,但这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变化。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正常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生活的秩序。农村生活相对稳定,生活领域和交往范围有限,生活节奏平缓,儿童能够在有序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初步适应社会。但农家生活缺少变化,农民很少走出日常的生活领域、接触生人,农家孩子因而视野相对狭窄,对新鲜事物的悦纳和应对能力较差。相比而言,城市生活变化较大,父母经常外出聚会、出差等;工作节奏较快,工作强度较大,以致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但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事物。
其二,农家生活为儿童提供稳定的归属集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首创精神产生了抑制作用。家庭、大家族都是儿童稳定的后盾,只要孩子出生,他就自然地拥有了父母、叔伯、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一大群亲人;而且,农家生活讲究温情脉脉,不论是谁家的孩子,村里人都会友好地对待,儿童在同伴家玩久了,自然会留下来一起吃饭。这样,农家孩子就很好地把自己归入家庭、家族和村落。但正是因为所有的家族成员、乡邻都会对孩子表示关心,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论,儿童出于追求表扬、逃避惩罚的动机,会迅速地习得成人们所喜欢的行为方式,而不大可能创新;父母也会以孩子得到众人表扬为荣,对孩子成长不会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城市生活是典型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家庭生活以小家庭为中心,对大家族的融入较少,邻居之间互无往来,儿童的归属只能在父母那里找到;但城市家庭“我行我素”,儿童可以在较为自由的空间里探索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不必担心周围的舆论压力。
其三,农家生活为儿童提供了智力探索的自由,但与此同时,这种探索的空间相对比较有限。田野里的各种游戏,捕鱼捉虾的各种活动,都给农家孩子提供了锻炼本领、开发才智的机会。依据做中学的理论,这些活动提供了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孩子们采取适合的策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农家生活因此而富有乐趣,但农家儿童的自由探索空间有限,农村生活受到很多的现实条件的限制,农家子弟很早就长期从事实际的生产劳动,智力的自由探索早早地让位于按父母指导做事的“听话”。相比之下,城市孩子的生活在某一方面来说是封闭的,只能看到阳台顶上的一小片天空;在另一方面来说又是开放的,孩子们不必为现实的生计所困,可以在更丰富的儿童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探索。
其四,农家生活中有丰富的社会学习机会,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发展的多样可能。农家生活是父母与子女共同活动的生活,儿童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和父母呆在一起,可以看到父母的劳动、待人接物,因而,可以迅速地习得父母的行为方式。父母也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原则、经验无保留地传输给孩子。同时,在农村,子承父业的可能性很大,其原因就在于儿童过多地参与家庭的生产和生活,较早地进入了某一种生活轨道。城市孩子呆在父母身边机会少,看不到父母的职业活动,社会化过程较多地受到学校教育、个人兴趣的影响,因而生活方式的选择空间较广。
其五,农家生活给儿童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能够较好地满足儿童的成就动机。农家的劳动技术效果却含量较小,是立竿见影的——播下去的种子几天之后就长出幼苗,母鸭子长大之后很快会生蛋;做家务劳动的孩子是很受欢迎的——父母劳动回家看到孩子准备好饭菜会大加表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在参与劳动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成果,看到自己的参与所提供的贡献和带来的变化,能够逐步培养起孩子的较发达的成就动机。相比而言,城市的劳动技术含量高,父母的工作孩子无从参与,家务劳动也因相对“讲究”而成为儿童无从插手的领域,孩子不必受劳动之苦,因而失去了一个施展才华、成就自我的舞台。
三、农家生活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应对策略
农家生活的教育价值曾经得到教育家的肯定,如杜威指出:“那时候一切典型工业实际上在家庭进行,或者群集在它的周围……每个家庭总是有些事情需要去完成,它的每个成员必须竭尽自己的本分,并与其他成员相协作。”[2]然而,在当代中国,农家生活遭遇严峻的时代挑战,必须以自觉的姿态去应对。
(一)农家生活面临的时代挑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家生活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源于经济领域的变化,如城市化、全球化。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农家生活遭受到基于城市文化的轻视与嘲讽。在城市化进程中,曾经占据中国社会主流的农家生活因为城市力量的强大和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向往而遭到鄙视与抛弃。大量影视作品将溢美之辞加于城市,而农家生活、农村人要么成为城市生活的陪衬,要么成为城市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当城市与农村相遇时,城市人无情地嘲笑农村人的愚蠢、肤浅、贪财、小肚鸡肠,城市文明凭借对媒体的掌握而将农家生活踩在脚下。
其二,农家生活因为经济压力而失去往日平静。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农业经济效益仍然有限,而农家生活的支出却越来越高。为了应对经济压力,农民开始多种经营,或者做小生意,或者外出打工,而这仍难以帮助农家摆脱生活压力。农家的从容淡定在很多地方成为历史,农家孩子从小就要面对“留守”“流动”的生活,稳定的归属和安全的成长环境大打折扣。
其三,农家生活的优良品质由于缺少自觉保护而无形流失。农家正在走向富裕,务农已成为副业,农业之外的经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过上与城市人不相上下的生活,而且经常以模仿城市为荣,农家的一些优良品质被无情抛弃。富裕农民讲究高消费,暴发户的浪费绝对要多于普通城市家庭;富裕农民不愿从事农业劳动,更不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农村青少年放浪街头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部分家庭中,孩子们看不到父母劳动的场面,耳边只有阵阵麻将声,社会学习的环境已经大不如前。
从农家走出的毕世响教授不无遗憾地反思着自己儿子的童年:“他现在的享受,和我的童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他享受不了我童年没有家庭作业的福气,他没有见过打铁,没有见过牲口踢架,没有在树上和屋檐下掏鸟窝,他根本就不会爬树,甚至都不会和小伙伴打架,不会骂人,不会偷园里的瓜果……他不会的事情太多。我常常疑惑,一个连小坏事都不会做的孩子,一个不教他犯错误的孩子,能不能算长大?”[3]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农家生活的教育意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挤压、削减。
(二)基于文化自觉的应对策略
文化自觉可以看作农家生活应对时代挑战的必需步骤。在这里,文化自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农家生活自身需要文化自觉的积极行动,体认农家生活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并保护和发扬,识别农家生活所包含的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并予以改造和剔除,创造一种适应时代要求、体现农家特色的清新而健康的新农家生活或新农家文化。其二,民族文化普遍需要文化自觉,尤其是城市文化势力要基于文化反思,真正能够辩证地对待农家生活和农村文化,为农村文化的自我改造提供适宜氛围,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农家生活。
农村文化自觉,让农村居民发现农家生活的独有魅力,要求有相对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求改善农村居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正在持续推进这一方面的工作,努力确保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待遇、社会福利,这些措施都直接缓解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压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推广,有助于安稳祥和的农家生活的重建,也必将为农家子弟提供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
总体而言,农家生活既不是愚昧的代名词,也不是桃源胜地。良好的农家生活在提了供一些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农家孩子的成长设置了障碍。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农家生活,从儿童成长的层面努力做到对农家生活的文化自觉。就农村居民来说,文化自觉可以促进文化维护与文化重建,促进子女更好地长大成人;对城市居民来说,对农家生活的关注,可以促使他们思考城市家庭生活的应然取向,博采众长,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加优质的家庭、社区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
[3]毕世响.教育史诗独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50.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