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14魏家帅
魏家帅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尽快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将语文作文课程教学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作文水平获得发展。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肃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为主,从习作命题、指导以及评改、评价入手,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命题求“宽”
1.作文的命题形式,我们要以半命题、不命题或话题作文为主,少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
张志公先生在谈及作文命题时说:“使学生习惯于如实地、自然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不是对着一个无所见,无所闻,无所感,或者虽有闻而无所思,无所感的题目,挖空心思地硬‘做。”比如我曾经布置过这样的作文题目:“你生活在关怀和爱抚之下,生活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学习有老师的热情指导,你应该感到满足了可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你想大声说:‘知道吗?我已不是小孩子了,你们应该让我独立自主了。到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话要说呢?以《 ,我想对您说》为题作文。”再如《今年我十六岁》、《男生女生》、《我心中的梦》、《我的烦恼》等都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触动他们的感情。
2.作文的命题内容要宽,要力求出在学生心坎上,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而且有所感的内容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表现人的性灵的。中学生的習作何尝不是如此?社会主义中国的中学生的情感深处,诚然包容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的深广内涵,同时也必然蕴含着十六岁花季的明丽、十七岁雨季的忧郁,还有日渐成熟的喜悦,远离稚气的失落……如果教师在给作文命题时,漠视中学生情感深处的丰富、细腻,一味要求学生一经审题便着意于提炼崇高主题,使学生在选取材料时,一味堆砌能服务于崇高主题的材料,以至不惜闭门造车。这固然因校园生活以平凡小事占多数,也固然有学生平日不注意观察思考的一面,但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过窄地限定学生立意、选材的范围,也是因素之一。因此,中学作文命题要尽量融入中学生丰富多变的情感世界。即使需要学生挖掘某事件的崇高主旨,也应尽量便于学生从自身性灵感悟的角度来进行,而不是满篇大话、空话和套话。
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对认识自我表现情感世界的愿望也日渐增强。据此,笔者曾布置过《我这个人》这样的作文题目,教学目的即让学生既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自我,又能充分表现自我,使他们正当而又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得意满足。自然他们会竭力塑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同时学生也会真切感受到他们是在创作自己的文章,而不只是制作别人的文章,进而使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发生转变,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变“要我作”为“我要作”。
二、指导求“精”
笔者认为作文的指导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在作文的“积累”和“表达”的精细上花功夫,总结几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用“三多”和“三个必须”来加以概括。
1.积累—鼓励学生“三多”
(1)多阅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若不“读书破万卷”,又怎能“下笔如有神”?故此,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要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广泛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博采百花之“粉”。久之,则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材料安排等技法必有“哦,原来如此”之悟,“豁然开朗”之感。
(2)多观察。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观察中得来。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基于这一观点,我强调学生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一个场面、一种现象、一个普通人、乃至山河湖海花鸟虫鱼、一草一木……都要抓住其特点,认真观察,决不轻易放过眼前的一切观察对象和机会。
(3)多思考。思考,是观察的纵深和发展,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思考,才能有新的感受,把这些新感受加以归纳分析,就会形成一些新想法,这往往就是作文新意所在——而文章恰恰贵在出新。
2.表达——重点强调“三个必须”
(1)必须有中心。作文中 ,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写,写作目的是什么。确立中心后,则坚定不移地围绕这一中心写。文章没有中心,好比人没有灵魂,三军无统帅,珍珠散落于地,你的语言即使再生动,选材再新颖,若无中心这条金链的贯穿,也无法成为精美的艺术项链。
(2)必须有真情实感。众所周知,文章是要有感而发的。所以,写不出时,切忌逼学生“硬”写,否则则是无病呻吟。只有当内心某种情绪、某种思想或感受如火山内酝酿已久的岩浆非喷发不可时,写出的文章才是真情的宣泄,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读者。
(3)内容必须具体。教师可经常给学生提供些中心句,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句来写,这是帮学生改正作文内容空洞这一毛病的良方。
三、批、评求“活”
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把作文修改好,提高写作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学生修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相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减弱了,这是最大的损害。”你把他的作文修改得再好,他的写作能力也没提高。尝试采用下面一些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典型引路
教师事先选出典型例文两篇,预先印发布置学生修改。然后课堂上师生共同评议一篇,给学生评议作示范。接着小组“会诊”另外一篇例文。此时,教师在巡视时热情启发学生大胆评议,提倡不同见解互相争辩。小组议论后,再选出评议贴切的全班交流,这样做,既可集思广益,又能增进学生的评改情趣。
2.互相评点
即由两位学生互换作文本或由两个班的学生交换作文本,于课外互相评点。由学生评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因而评得认真,评得仔细,往往一篇作文评下来各种记号遍布作文,眉批尾批面面俱到,评语实在大胆。学生相互评定完后,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作文在班上展览,既有利于调动原先作文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原先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3.自我修改
即要求学生抓住自己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自觉作反复修改。一改错别字和标点;二改文理不通、用语不精的句子;三改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
我的作文讲评以激励为主。有激励才会促进成功,有激励才会唤起学生再次作文的热情。评分作文等级尽量向上靠,对特别优秀的作文敢于给满分,在每次作文讲评中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我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老师评讲,学生当听众的课堂结构形式,在教师简要综述之后,让写作的主体——学生登上讲台,采取大家讲、大家评,让全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自己对习作的认识、收获和需要的推敲的地方谈出来,班级同学共同探讨,在自讲自评自批自改的过程中,一起领悟文章作者写作前的构思、如何确立文章的主题、写好后如何修改、怎样欣赏和点评文章。教师以学生身份参加到作文探究中,与学生平等交流。
当然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的途径,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