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教材中古代小品文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

2016-05-14俞朔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俞朔晗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文艺性强,这些文章在历代很多散文辑录或学者论文、论著中被认定属于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的一种独特文体——小品文。本文主要从古代小品文的文体特征出发,结合语文课标,梳理出教材中古代小品文的四点教学价值,并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总结了四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代小品文 教学价值 教学策略 传统文化

古代小品文滥觞于先秦,定制于魏晋,在唐宋成熟,在晚明达到鼎盛,是我国古代文化体系中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样式。钱穆先生说:“中国散文之文学价值,主要正在小品文。 ”它们短小精悍;综合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题材内容大到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小到民俗民风、自然风情、器物书画;它们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古朴庄重,有的幽默机警,有的清丽典雅。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言选文具有篇幅短小、浅显易懂、文学性和艺术性强的特征,如先秦两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共工怒触不周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两则》《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唐宋时期的《小石潭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观潮》,明清时期的《湖心亭看雪》《核舟记》《满井游记》《河中石兽》《狼》等。这些篇章有的曾出现在历朝历代的小品文辑录中,有的在学者论文、论著中被认定是小品文,它们是古代小品文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典范之作。朱光潜就说《世说新语》“每条都可以独立自成一个小天地,如清泉秋潭,印心照眼,令人悠然起遐想”,是一部美妙的随感录小品集。

初中语文教材共 50篇左右的文言文篇目中,古代小品文占一半左右。所以了解这种独特文体的特征,认识它的教学价值,然后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

一、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小品文教学价值的思考

根据古代小品文的内容和形制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我认为初中阶段古代小品文有四点教学价值。

1.古代小品文趣味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古代小品文与“文以载道”“体大精思”的正统古文相比,它除了短小灵活之外,往往写作者心灵中一时一刻的昀真切体会和感受,它没有宏大的结构和缜密的逻辑,只有意到笔随的灵动和隽永真诚的言辞,在对传统文化的呈现上,古代小品文不以弘扬古代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为目的,在传递知识、表达情感的同时,充满了趣味性。

第一,古代小品文总能通过具体、生动、优美的形象带给读者审美愉悦和心灵共鸣。如明魏学洢的杂记小品《核舟记》,用传神的笔触介绍了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八扇精美的窗户、三十四字以及舟上五个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的乘客,在说明物件形状、艺术特点,展现雕刻者高超技艺的同时,带给读者以审美的享受,四五百年前的那件失传工艺品仿若目前。

第二,古代小品文总能营造出幽邃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从中体验一种人生,领略一种心境,感受一种思想,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梁遇春在《〈小品文选>序》中说:“小品文的妙处全在于我们能从一个具有美好性格的作者眼里去看人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被誉为“神品”,它只用短短 84个字,记录了一件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小事——月夜下偕友漫步,但其中跌宕的情节、起伏的心绪、清幽静美的意境颇能勾起很多现代人心灵深处的共鸣与回味。

2.古代小品文的题材内容和形制多样,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首先,古代小品文题材多样,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存照。节令民俗、奇人异事、饮食起居、文人雅趣等内容和主题为后人提供了感受、体验、认知中国丰厚传统文化生活的窗口。南宋周密的《观潮》,既有对山川地理风貌的描写,写尽钱塘江潮来潮去的宏阔景象,也有对当时临安民俗风情的介绍,写出了军演之威、弄潮之勇和观潮之盛,精短的篇幅中包含了大量中国的古代地理和民俗文化内容。

其次,小品文形制多样,罗筠筠教授在《晚明小品文中的诗文美学》中认为古代小品文包括寓言、杂记、笔记、游记、日记、清言、序跋、传记、诗话、尺牍、书画题跋、碑铭、祭文等众多样式。学生能从不同的小品文样式中领略到远比古代正统散文更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文体风格、语言气度。如选自《世说新语》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是笔记小说,兼有“小说”和“笔记”的双重特征,藉此,我们既能获得中国早期小说散文化叙事的特征,又能借人物的闲谈品题和机智对答,窥知魏晋风流。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可知南朝山水尺牍写山川形胜,抒自身怀抱的行文方式,率性洒脱、兴会淋漓的语言气质。

3.古代小品文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方式,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智慧

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中国古人们正是用这种聪明的思维方式来关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可以理解为传承“天人合一”这种具有民族特征的哲理性思维方式。

小品文的审美对象“包罗万象”,作家们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形象思维法把自己的个性感悟和深沉哲思寄托于天地万物、日常生活之中,正是展现了汤一介先生所谓的“主客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例如,《记承天寺夜游》寄旷达闲适于“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澄明月色之中;《小石潭记》则寓孤苦无聊于“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幽寂石潭边;同为写政治理想,《岳阳楼记》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满井游记》则透过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渴望脱离官场,回归自然的情结。这种人与自然互相理解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小品文中展现得比古典诗歌更加具体丰满。

4.古代小品文语言上言简意赅,体制上兼收并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陆机在《文赋》中说“辞达而理举”。简练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点,古代小品文更是“简而真”的文言典范,它为师生进行“言文合一”的精细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文言文的“言”包括文言字词、文言语法、古文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小品文篇幅短小、样式丰富,能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并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对不同古文体式的语言感觉,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文言语感。如语录体《饭疏食饮水》的古朴庄重、笔记体《咏雪》的轻快和谐、序跋体《送东阳马生序》的恳切真诚、游记体《湖心亭看雪》的沉郁孤寂。同时,因为小品文的文体发展纵贯中国历史,内容涉及生活各个方面,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和语法现象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归纳整理、理解分析的价值很高。

文言文的“文”指文章、文学、文化。小品文体兼容并蓄,它与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典诗歌的多维关系使它包蕴了丰富的文章学和文学鉴赏的教学价值。文章学和文学鉴赏指向的正是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即培养理解文章重点词句的能力,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和观点的能力,理解文章言外之义的能力,认识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认识各类文体、文章立意、结构、构思等阅读能力,如进一步研究探讨其生成规律,则不失为提高写作思维的一种方式。

二、对古代小品文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选材不自觉地埋伏了一个中国古代小品文从先秦两汉到明清的文体发展史。教师如能厘清其中的脉络,按照其内容和形制特点,组成古代小品文模块进行教学,应更易实现基础学段语文学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标。下面我将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一谈实现古代小品文教学价值的一般性策略,仅做抛砖之论。

1.领略古代小品文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收获审美愉悦

明代公安派袁中道在其《雪珂斋文集》中说“凡慧则流,流极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小品文往往隐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超越的智慧,这种体验和智慧可能体现在一个字、一句话,或章法结构上,如果教师能引领学生把这些发掘出来,那么就能使他们充分领略到文言的兴味,产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这里所谓的“领略文学趣味”,并非指教师设计种种激发兴趣的外化的教学手段,而是指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一起发现并体会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能使读者感到审美愉悦,甚至是高峰体验的地方。

例如:笔记小品《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意为通过记叙谢安与子侄在雪天的即兴对答展现魏晋盛行的清谈之风,文章很简洁,只有 71字,如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发现其中的三点“趣味”,就能对文本做出合理诠释,使学生领略到阅读文言的愉悦。其一,侄子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和侄女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区别何在;其二,谢朗和谢道韫,谁的说法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境,依据何在;其三,太傅谢安对二人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对谢安此人该做何评价。“文学趣味”正来自于对文章核心的精准把握,更来自于深层次的体悟:“撒盐空中”写的雪细小滞重,“柳絮因风”写的雪轻盈优雅,但盐之色较柳絮之色更接近雪色,用“撒盐”之喻也有合理之处;“雪日内集”“讲论文义”“欣然”“俄而雪骤”既暗示当时融洽轻松的人物心理环境,也交待了具体的外部环境,谁的比喻更贴切也就不言而喻了;叔父起题,谢朗旋即唱和,可见其才思敏捷,谢道韫不惧其兄才名,提出不同意见,太傅虽有态度,但笑而不语,魏晋清新、机警、宽松的清谈之风由此可见一斑。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领略魏晋才人清谈的智慧、作者叙事和表现的智慧,还能锤炼自己解读文言经典的智慧。

学生通过悟读完全能领略到文言小品中饱含的文学趣味,如再能辅以抑扬顿挫、形神皆备的趣读,那么教学效果就更佳了。

2.解读古代小品文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就文言文教学的实际价值而言,人文性价值要远高于工具性价值。文言文教学的初衷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会自觉地解构文言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更多地只是在背景介绍、手法鉴赏、人物性格分析或主题思想归纳时不自觉地提及而已,因此学生把这个过程仅当作是文字积累、文学鉴赏的过程而非文化认知的过程,不会把它们自觉地纳入到自己的民族性之中。文化的认同必须要对其进行自觉地、群体性地、深入地把握才能做到。如教《共工怒触不周山》时,看到“昔”这个字的时候,不仅要学生知道它有“以前”的意思,更要使他们了解这个字背后的文化信息:此字上部从“水”,下部从“日”,再现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这一远古社会的面貌。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数千年间,古代文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但正统古文自唐宋以降,受到“文以贯道”“文以载道”之论的约束,内容和形式逐渐走向僵化,而小品文虽依附于古代散文,但不管是表现形式,还是选材内容,它都比正统古文自由得多,它既“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也具备“载道”“言志”的作用,它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现更充分全面。所谓“解读文化信息”,指的就是教师在教授和解读古代小品文时,要引领学生自觉而主动地解构篇章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一些文化容量大的作品,甚至可以开发成文化专题课型。

如八年级上册的古代小品文典范之作,明朝张岱的闲适小品《湖心亭看雪》,这篇作品包蕴的传统文化的信息量极大,从字到篇,从表现形式到思想内容,教师从文化的角度教和从语言积累、文学鉴赏的角度教,取得的效果完全不同。我在进行这篇小品文的教学时,就直接以解构文本的传统文化信息作为教学目标,把它开发成一节文化专题课:一从文字了解明清杭州社会风俗世态,二从风景写法感知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意境两忘,物我一体”,三从人物表现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遗民思想”。

教师如果善于发掘古代小品文中的文化信息,或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文化专题,那么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是事半而功倍的。

3.研究讨论古代小品文中的各种分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歧”指的是记载、意见、看法的不一致现象。作者的睿智、真我的性情在小品文中是极易见到的。我们在阅读充满个性情调的古代小品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各种分歧”:此人与彼人的分歧、此文和彼文的分歧、作者与读者的分歧、读者与读者的分歧、古与今的分歧等等。发现各种分歧,然后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和研究,是锻炼思辨能力的极好方式。

古代小品文字字珠玑,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解决文中一处分歧就能总揽全篇。

如明代魏学洢的笔记小品《核舟记》(也有论者归之为科学小品),文章结尾处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中的“船背”一词究竟是指“船底”还是“船顶”,历来对此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教师把这个“分歧”抛给学生讨论探究,需要他们从字词义项、篇章结构、文化知识、学习和生活经验等各个角度出发做综合性思考,才能进行合理推论,实现了教学价值的昀大化。现将课堂中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摘录如下:

生1:我认为是底部,因为从古代造船的习惯来看,箬篷一般是半弧形的,而船的底部一般是平的,课文说“船背稍夷”,所以,应该是底部。

生2:我来补充。文章提到王叔远的作品“因势象形”,船在航行的时候,很容易遇到雨天,所以船顶需要具备排水功能,顶部应该是半弧形的,弧形的顶部不易刻字,所以刻字的“船背”应指船底。

生3:我也觉得是船底,因为中国古人保守低调内敛、不事张扬的文化性格,他们一般都是含蓄地把名字刻在或写在艺术品不显眼的地方。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栏目出现的那些工艺品题字都是刻在底部的。

生4:我还是认为应该是船顶。因为课文说了这些字“细若坟足”,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所以不存在含蓄低调的问题。

生5:我认为是船底,因为前文描述船舱时说“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字刻在箬篷上,那效果就很差,怎么会有“勾画了了”的效果?如果是刻在箬篷下面的船顶上,那就没有美感可言了,王叔远应该不会犯这个错误。

生6:我还有补充,这篇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全文依次写了船舱、船头、船尾,那么在文章结尾处,写船底才是昀合理的。

这种对文章分歧处的讨论探究不仅精到省时,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

4.分析归纳古代小品文呈现的思维规律、行文技巧,升格学生的读写能力

其一,古代小品文依附于散文,但同时兼具诗歌、小说等众多文体的特征,古代小品文研究者胡根红在其论文《中国古代小品文研究》中指出古代小品文因其文体的复杂性,是一种“抒情性和哲理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传统性和风格性相结合,形象性与隐喻性相结合”的独特文体,教师在教授古代小品文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文本里尽可能全面地发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思维规律和技能。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带学生把握邹忌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哲理思辨法;教《狼》,可以带学生把握寓言小品的寓意生成的规律和理解的方法;教《爱莲说》,可以带学生把握托物言志类作品中物的“表现”与“表现性”的生成关系,以及通过这种关系探求解读文本深刻内涵的规则。

其二,小品文有其文体判断的标准,也蕴含着数量不少且要求较高的创作原则和技巧,比如小品文的题材是即兴的,情调是统一的,表现以暗示为主,一般采用印象式的描写方式,行文结构紧凑而机智,且思想情感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如果教师善于发掘这些,常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写作的教益。如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设计了一堂以“于寻常处写非常——从古代闲适小品文中汲取写作的营养”为主题的阅读写作课,通过细读文本,学生解读出本文作者四点自出机杼之处。叙事是曲折跌宕的:从解衣欲睡写到欣然起行,再到寻张

AB间接内阻为 r的电源,如图 3所示。将滑片 P从昀左移到昀右,问安培表1与安培表2示数怎么变化?(已知 R1=6Ω,R3=10Ω,R4=4Ω, r=1Ω)

【分析与解】:安培表1示数减小,分析方法与例 1相同。分析安培表2时可将电源内阻 r、R3、R4补到R1上,即令 R1/ .r . R1 . R3 . R4 ,把R1/ 等效成图(2)中的 R1,看 P能否过 R/ 的中点,从而判断是否单

1

调变化。故本题中安培表2示数一直增大。

二、双臂回路模型:我们把图 4所示电路称为等臂环回路。

1.讨论总电阻:

如图4,设滑线变阻器上部分(即 aP间)电阻为 x,AB间电阻为 R,则:

总R总 .x(RR . x)

由此可见,滑片在正中间时, R昀大。即 P从a到b移动, R

总总

先增后减。

2. 模型迁移、拓展与应用:

如果在图4中接两个电阻 R1和 R2变成图5电路,讨论 P从 a到 b(或从b到a)移动过程 R的变化,可将 R1与R2补到R上,即令

R RR..21/. R ,把R /等效为图(4)中的 R,看P能否过R/的中点,从而判断 R的变化情况。

总例3. 如图 6所示,在 AB间加有理想电压源, 试分析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从昀左向昀右滑动过程中,各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与解】:由于是理想电压源,故伏特表示数不变。由于R

先增后减,故安培表示数先减后增。从昀左边滑到中点时,右边电阻减小而电压增大,故安培表 2示数增大,则安培表1示数减小;从中点到昀右边,左边电阻增大而电压减小,故安培表1示数减小,则安培表2示数增大。故整个过程安培表1示数减小,安培表2示数增大。

例4. (拓展与迁移)如图7,讨论滑动头从昀左移到昀右过程,各表示数的变化。(已知 R1=3Ω,R2=2Ω,R=10Ω)

【分析与解】:安培表1与安培表 2的变化与例 3相同。由于当滑动头使R左右阻值分别为4.5Ω和5.5Ω时,总电阻昀大,故安培表示数先减再增,而伏特表示数先增后减。

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习题类化、归纳解题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并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拓展、迁移是学好物理的昀佳方法。

怀民,直至昀后步于中庭欣赏月色。抒情是流动变化的:从平静到欣喜,从欣喜到无聊,再由无聊到惊喜,昀后由惊喜复归于平静。写人是复杂交错的:明写情绪起伏的自己,暗写同样因被贬而无法入眠的张怀民。写景具有强烈的自我关照意识,呈现出“以我观物”又“浑然忘我”的境界,从而总结出“写出常事的坎坷,写出常情的变化,写出常人的不同,写出常景的自我”的写作规则,带给不少学生写作思维上的启发。

古代小品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小品文的文体特征,深思它的文学文化内涵,尽情发挥自己在文本解读上的才情,努力实现课堂与应试的对接,阅读和写作的对接,课内和课外的对接,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文学与生活的对接,昀终昀大程度地达成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根红著,《古代小品文探微》

[2] 陈书良,郑宪春著,《中国小品文史》

[3] 罗筠筠著,《灵与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学研究》

[4] 周立群著,《语文新课程与教学导论》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