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研究
2016-05-14张宴龙
张宴龙
摘要:高校干部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在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投入了很大力量,但却忽视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致使管理滞后并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适应新常态趋势,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
赵乐际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干部队伍既要革命化又要专业化,再次将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求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然而,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其干部队伍却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欠缺的现象,部分干部对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知之甚少,极大地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高校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制度依据,硬性约束不够
制度是刚性的,是工作推进的基础性保证。当前,高校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用人的时候人浮于事,真正想用人的时候却发现无人可用。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当前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干部队伍建设延续性及后续动力不足,缺乏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尤其是在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方面鲜有对应规章,致使干部队伍专业化培训教育仍然停留于口头上,缺少落实的行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和《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两项文件下发以来,很多高校只是在形式上进行学习和宣传,没有结合实际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专业化建设问题。
(2)思想重视不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相对于教师而言,高校中管理干部人数相对较少,工作量却一点也不少,很多干部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深陷于处理具体问题和矛盾中,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专业知识学习,久而久之,产生了惰性思想,奉行拿来主义,不加思考,将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放在了第二位。另外,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新的知识和技能层出不穷,部分干部的反应速度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只能望知识海洋而兴叹,根本谈不上很好地掌握和运用。
(3)培训方式简单陈旧,培训效果不明显
目前,部分高校对待干部的教育培训态度不够积极,预算投入少之又少,在方式手段方面依然采取比较陈旧的教育培训模式,基本不考虑干部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上级搞什么培训就让干部参与什么:高校自身组织的培训基本都是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培训的目的不明确,方式不创新,既调动不起参与者的积极性,培训的效果也微乎其微,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
二、高校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1)完善专业化能力建设机制,增强制度保障
高校应将干部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制度,完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任职培训等机制,同时强化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在干部选拔任用、人员招聘时更多地注重考察干部的专业能力,从源头上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对所有在编在岗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依据其专业特长安排相应工作,做到人岗适应。同时强化专业技能考核,将专业能力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督促干部时刻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2)强化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营造学习氛围
加强正面引导,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形成以上率下带动效应,帮助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育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不能整天埋头于事务性工作,要做到“学无止境”,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将专业的技能与丰富的管理经验相融合,实现由外行向内行的飞跃。作为干部不能有书生气,但要有书卷气,培养终身学习激情,养成终身学习兴趣,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做合格的学习型干部。干部要有“读书以养浩然正气”的精神,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时间,以“钻”的精神求得问题的解决,通过学习武装头脑,提升工作能力。适当组织干部专业技能比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提高干部专业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专业化教育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这句话充分说明,组织开展有计划的教育培养对干部成长的重要性。干部想干事,是驱动力,但能干事、干成事,离不开组织的指导,更关键的是要为干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用干部之所长,更应知干部之所短,完善内部干部培养机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着力提高专业化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干部成长规律,大力推动干部轮岗交流,使干部经历多岗位锻炼,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进一步打通职能部门与基层教学单位的界限,通过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的方式,使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在干中学,积累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专业建设工作;邀请业务型干部到机关挂职辅政,发挥其专业特长,促进基层与职能部门的融合,从而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