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流行与古典
2016-05-14金姬
2015年9月25日晚,“我的爱对你说”李海鹰流行经典交响音乐会在杭州剧院上演。这是李海鹰首度携手浙江交响乐团,以流行交响乐的形式再度诠释他的代表作品,在中秋节前夕为杭城观众奉上了一台“流行也交响”的音乐会。
《我的爱对你说》本是李海鹰为香港歌手叶倩文而作,当年叶倩文带着它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而被广为传唱,选用此歌名作为音乐会主题,情真又意切。音乐会由李海鹰亲自执棒指挥,显得活力十足。音乐会共上演了12首乐曲,涵盖了李海鹰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代表性的作品,从多个角度展现出李海鹰作为跨界作曲家的艺术造诣。
伴随着热情洋溢的《南国嘉年华》,音乐会拉开帷幕。清亮的木琴,雄壮的铜管,湍急的弦乐多重竞奏,一派节庆欢腾景象。宛若大江东去的木管音型,丝丝入扣的粤剧曲调,无不折射出作曲家内心对故土广州、母亲河珠江的眷恋之情。一曲完毕,李海鹰转过身面朝观众激动地说:“我出生在广州,小时候逢年过节的喜庆场景就像万花筒一样映在我心里。”
同一蓝天下 携手岁月稠
我们曾听着《七子之歌》一起经历“澳门回归”,守着荧屏一起看过《幸福像花儿一样》。李海鹰说,他创作的每个音符、每段旋律,都是生活在他心中的回响,都是他和大家在同片天空下共同见证的岁月。
(一)影视剧主题曲
李海鹰的创作首先追求“美妙的旋律”,带着这种初衷,他的多数音乐作品都透着唯美的艺术气质。他用幻想曲《我不想说》《我的爱对你说》、双小号与乐队《走四方》展示了何为“跨越流行与古典”。
电视剧《外来妹》片首曲《我不想说》(演唱:杨钰莹)和电视剧《女人天生爱做梦》主题曲《我的爱对你说》(演唱:叶倩文/陈明)是李海鹰作品中较能体现“都市女人心”特质的。他对原作进行了较大幅度改编,扩充了乐曲结构,增加了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情绪和内涵也更为丰富。
“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原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交由大提琴来独奏,孤寂伤感之情即刻弥散开来,诉说着一个离开家乡来到南方打工寻梦女孩的委屈。原曲的主歌、副歌两乐段在这里浓缩成为第一乐段“千言万语”,第二乐段“优雅的梦”是李海鹰全新创作的部分,弦乐演奏的轻盈圆舞曲,夹带许多半音经过音的华丽旋律,展现了女孩对美好幸福的幻想与憧憬。第三乐段“一样的天”辉煌地展现出未来生活对主人公敞开希望之窗的真情实感。
《我的爱对你说》是音乐会的同名主题曲。原作中那一丝浅浅哀伤化为新作里热情的爱意,“我的爱对你说一个故事,我的爱对你说一个现在……”的副歌主题成为交响乐的第一乐段主题,得到了着重渲染和强调,木管组与弦乐组的轮番演奏,光影变幻中仿佛时空悄然转换。钢片琴叩响了第二乐段,弦乐的拨奏更是增添了几分俏皮。当“我的爱对你说……”再度出现在第三乐段时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挥洒空间,主题反复萦绕回旋,表达了作曲家心中的“大爱”之情。
电视剧《一路黄昏》片首曲《走四方》是李海鹰作品当中为数不多的带有粗犷风格的歌曲,演唱者韩磊那荡气回肠的演绎也早已在中国观众心中落地生根。这首带着无言悲壮的歌作于全国人口大流动时代背景下的1992年,台湾老牌歌手黄小琥在不久前热播的江苏卫视《蒙面歌王》节目中还将其进行改编翻唱。音乐会上,李海鹰用“双小号与乐队”的协奏曲形式来重新演绎《走四方》,两支小号潇洒自如的应答式演奏生动刻画出“两兄弟走天涯,边走边对话”的音乐形象。这是整场音乐会所有曲目中流行乐与古典乐碰撞较为激烈的一部作品:双小号旋律声部中不断出现的bIII级音显得诙谐又幽默,这是作曲家运用爵士乐Dorian调式理念衍生而来的Blue Note(蓝调音);在舒缓的中段,小号与乐队不时奏出忧郁的经过式半音,让人联想起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在第三段可以听到颇具复调意味的小号与乐队的对位。这是一部涵盖多元素的作品,正如原曲所唱那样,不禁令人“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唱……”。
(二)影视剧配乐
《幸福像花儿一样》《黑冰》《亮剑》是中国观众熟知的三部电视剧,它们的配乐同样出自李海鹰笔下。影视剧配乐一直是李海鹰创作领域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那些曾聆听过无数遍的剧中旋律在演出当晚原汁原味地重现舞台。
恢弘的弦乐奏出《幸福像花儿一样》那如诗歌般绵长的主题,青春激情的暖流袭来,此时的音乐与剧中人物形象紧紧融合在了一起。李海鹰的青年时代在南海舰队文工团度过,而该剧的导演和主演也都是军人出身,以军人为主的主创团队去展现一部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此时的音乐与军人性格便有了碰撞。
电视剧《黑冰》的配乐表现出人性中最为敏感的一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情与罪、母与子等激烈挣扎的复杂情感。它也是音乐会中唯一一部运用人声元素的作品。开篇的沉重基调,远处飘来若即若离的女高音哼鸣,孤寂之感弥散开来;钢琴与间或出现的鬼魅短笛构成的第一段第一主题,展现了“母子情深”,弦乐与铜管组一齐喷涌而入的第二主题将剧情中“毒枭爱上卧底女警察”的错位情感展现得出神入化;架子鼓的激烈拍点荡涤整个第二乐段,铺陈出危情时刻“追捕与战斗”这一生动剧情;激情过后,“母子情深”主题再度响起,伴随着微微颤抖的弦乐,将毒枭内心亲情与罪孽间的痛苦纠缠描摹得刻骨铭心。
2015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上演抗战题材电视剧《亮剑》的同名配乐是最合适不过的。在表演前,李海鹰不无感慨地对现场观众说:“我的父亲母亲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是广东东江纵队的战士,谨以此曲向抗战英雄们致敬!”全曲由“风雨河山”“生死对话”“奋起亮剑”“葬礼进行曲”“大地重光”“英雄永在”六幅画面主题构成,深刻内省地昭示出人民战士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全过程,每段场景的音乐都真实还原了那个布满战争硝烟的年代。这也是音乐会中唯一一部运用中国乐器的作品,以板胡这件音色悲戚的乐器来呈现“生死对话”“英雄永在”两个主题。
(三)古典乐作品
在李海鹰的意念中,所谓打破流行与古典的界限,不但要将流行音乐做好,还要能创作出好的古典音乐作品,于是便有了小提琴与乐队《抒情小品五首》、手风琴与乐队《浪漫曲三首》二部纯古典音乐风格的作品。
《抒情小品五首》是李海鹰为他的母亲而作,由《独白》《情书》《庙会》《秋思》《激情》组成。思绪伴随着小提琴悠扬的颤音起伏,每段小品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心境、讲述着一个不同的故事。透过隐痛表层,依然阻挡不了“独白”张力的急速喷涌;在“情书”中,色彩乐器竖琴缀满每个间隙,中音区的主题诉说恰似娓娓道来一段情;“庙会”选用单主题变奏曲式,小提琴与乐队轮番竞奏热情风趣的主题,再辅以鲜亮的木琴、俏皮的大鼓,好一幅赶集的热闹景象;“秋思”将炫技华彩段落的热情直接延续到了下一段音乐“激情”中,小提琴的急速音流推送着澎湃“激情”,打击乐器的渲染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浪漫曲三首》收录了《爱如空气》《晚霞中的少女》《旋转舞鞋》三部作品,特邀乌克兰手风琴演奏家瓦卢让·沙什耶夫担任手风琴独奏。创作这部作品的渊源缘起于某次演出现场,李海鹰被瓦卢让的精湛琴艺所吸引,萌生出创作一部手风琴与交响乐队协奏曲的想法。《爱如空气》是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的主题曲,“幸福就像花期,开到荼靡,爱情就像落叶,独自叹息……”熟悉的旋律通过手风琴怀旧的声音化身优雅的表达,轻轻触动了观众心弦。李海鹰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初有过将俄罗斯音乐元素表达在作品中的意愿,瓦卢让的演奏准确传递出了斯拉夫民族的音乐灵魂,赋予了《爱如空气》全新的艺术高度;《晚霞中的少女》描绘了夕阳下美丽忧伤的少女剪影幻象,恬淡又略带伤感,带有印象派音乐的神韵;《旋转舞鞋》描摹出舞者蹁跹起舞的极强画面感,单主题变奏曲式的主题每一次的出现都充满了变幻的期待,结尾华彩段的手风琴炫技将作品推向了高潮,音乐定格在无限激涌的浪潮中。
(四)返场曲
《弯弯的月亮》作于1989年,最早是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地情语》而作,使用了广东珠江三角洲水乡山石的“咸水歌”音调,描绘出一幅作者心中珠江三角洲纵横交错的水乡美景图画。循环往复的第一主题在大提琴与小提琴间以复调手法交织呈现,表达了南国乡村的现代文明与古老风情相融合的忧郁惆怅之感。连绵不断的铜管与弦乐、大提琴与小提琴间的对话,犹如月影与柳丝共舞、歌声与浆声飘荡,满满的都是乡愁情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钢片琴敲出《七子之歌》充满童趣的主题,观众难掩激动之情:“澳门回归!”澳门回归主题曲《七子之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音乐作品本身,在这样一部与重大社会事件紧密相关的作品里,李海鹰基本保留了原曲风貌,多个细节的处理上依旧随处可见原作身影。虽然没有了歌词,作品透出的强大感染力依然可以真切体会到:“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宏大的交响乐显然能够承载更多情怀于其中,以致于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仿佛时空轮转又重回难忘的1999年。
压轴曲目谐谑曲《过河》原本是潘长江在1996年央视春晚小品《过河》中演唱的一段插曲,李海鹰将80年代迪斯科舞曲的典型曲调直接拼贴到了交响版《过河》的前奏中。两支长号与四支圆号兴高采烈的、对答式的、二人转式的第一主题充满了男子汉的豪气与幽默,而弦乐群流出的第二主题则像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好一派热腾腾、喜洋洋、美滋滋、急匆匆的热闹情景,令观众跟着音乐节奏鼓起掌来。
音乐会结束了,观众的热情并未退去。恰如音乐会主题“我的爱对你说”,李海鹰用几十年的人生积淀创作而成的众多音乐作品,是其内心真爱的流露。
李海鹰和他的流行交响乐
李海鹰的青年时代在南海舰队文工团、广东省曲艺团度过,那时的他是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这份职业也是他从儿时起便向往的;后来,时代因素让李海鹰投身于流行音乐创作中去,成功转型为流行音乐作曲家;在将近三十年的流行音乐从业经历后,李海鹰转身回归儿时梦想,期待在中国也有为交响乐团而写的流行交响乐。在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2012年12月22日,李海鹰携手广州交响乐团在星海音乐厅成功举办了“李海鹰流行经典交响音乐会”。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李海鹰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福建交响乐团等合作并指挥了多场音乐季系列流行交响音乐会,均取得票房佳绩。
李海鹰的流行音乐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5年,李海鹰参加了中国首次本土原创歌曲大奖赛“红棉杯羊城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正式登上中国原创流行音乐舞台。1987年,由他作曲的《梦江南》《黄昏的海滩》已被广为传唱。1990年,李海鹰联合陈小奇、解承强等人提出并发起成立“广东流行音乐创作学会”,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流行音乐”的行业性名称并赋予其组织行为。90年代初,李海鹰作为“岭南乐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和他的众多音乐家朋友一起,在广州掀起了一场原创流行音乐浪潮,《我不想说》等一大批作品正是诞生于那个时期。在积淀了大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流行音乐作品后,1994年,李海鹰个人作品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成为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作曲家在北京最大演出场所举办的首场个人作品专场演唱会。
在李海鹰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曾创作出众多不同体裁、风格、形式的作品。流行音乐是多元化的,李海鹰不想给自己的创作划定太多界限,即便是在同一类型作品中也总在探求不同的风格。由此也为他日后的流行交响打下了基础。
自古以来,作曲家的作品总是会折射出他的人文情怀,李海鹰的作品无不反映出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流行与古典的融合,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多维文化与世界观。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典型的南方流行音乐特质,刻画细腻感人动听的旋律同时不放弃人文内涵的追寻,常运用南方渔歌、珠江三角洲咸水歌、南方山歌等原始音乐素材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
在中国,用交响乐队去演奏流行歌曲或为歌手伴奏早已屡见不鲜。在李海鹰看来,这些管弦乐作品只有具备了独立存在的意义甚至比流行歌曲本身更具可听性,才具备更高的艺术性。流行交响乐并非就是将流行歌曲用管弦乐配器,而是有其特定的要求:改编本体要是流行程度非常高的、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原创流行音乐,演出场所要是在可以容纳百人以上的剧院、音乐厅,并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通俗的艺术高度,艺术的通俗表达”正是流行交响乐的表达方式,它以传统文化视角为基点,披上时尚外衣,化身成为新型交响乐,将流行元素和世界语言相结合来讲述美妙的中国故事。
李海鹰曾和乐团去过一些地级市演出,当地非音乐专业出身的观众都能被深深感染,这就证明流行交响乐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存在价值,能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展现争取到稳定的观众群体,不失为一种提升人民群众文化修养的有效尝试。音乐的存在要与欣赏者的接受、认可相关,没有欣赏者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显然,李海鹰的流行交响音乐会在中国已经获得了观众认可。
好的音乐应有将不同人、不同情感都能放进去的承载力,经过历史的沉淀留存下来成为时代的记忆。三十多年来,李海鹰创作的众多作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的情感记忆,他的流行交响系列音乐会更使其在中国成为流行乐与交响乐融合的先行实践者。在谈到对未来的艺术构想时,李海鹰说:“无论我写什么,都要很美妙、很‘中国,要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喜欢。我不仅在思考如何去创作,也在寻找如何去表演,同时还在设想将来怎么走。”一生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不忘初心地坚持艺术理想和永无止境的独创性。相信,他会走得更远。
金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