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指津

2016-05-14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飞龙废品刻画

《为什么不种点东西》是通过记叙了一位名叫吴飞龙的收废品的小老板主动到“我”家院子里收废品的经过,刻画了一位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从事并不体面的职业,但是对生活积极、主动、热情、勤劳、自尊、富有生活智慧的小人物形象。同时,也在“我”与吴飞龙的生活背景及生活态度的对比中,让读者一窥社会经济发展给人的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冲击。因此,本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让人意外的结尾,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篇好的小小说。它所表现的内容和笔法甚至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从容的叙述,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结尾有点搞笑的名片,让“我”想笑,眼却湿了,也让读者在收起嘴角之后,体会吴飞龙这个小人物带来的感动,形成了余音绕梁的意境。

阅读这篇小说,抓住三个问题:

第一,吴飞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刻画他的形象的?

开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干脆利落地进入到小说的场景中。接下来,在“我”和吴飞龙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中,吴飞龙的形象得以形成和凸显。能说会道,热情主动,会做生意,用下巴点着墙角的一堆废品,笑着问“我”,卖不?“用下巴点着”这个动作写得极其生动传神有意思,一个随意不羁大大咧咧的生意人形象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

后来“我”说废品不用称了,直接拿走,刺激到了吴飞龙的自尊,他还特别强调了废品和垃圾的区别,也就是有价值和没价值的区别,那么投射到他自己身上,也是在强调“我是在靠我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并非坐享其成”,这也是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最大体现。

紧接着吴飞龙就开始动手帮“我”整理院子,并在整理的过程中传授“我”生活的智慧。在与“我”虽相对富足却失意萎靡消极的生活的对比中,吴飞龙热情、积极、乐观、勤劳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出来。

第二,文章结尾为什么“我想笑,眼却湿了”?想笑自然是因为吴飞龙不过一个收废品的小老板,却自称“飞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眼湿了”自然来源于心中的百感交集。“我”虽然生活相对富裕,却把生活过成了灰色,媳妇走了,屋内杂乱,庭院荒芜,干什么都没精打采,而吴飞龙背井离乡在大城市谋生活却好像是站在阳光下的人,明朗,活跃,有着如火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激情和希冀,这其中的鲜明对比和落差,怎不叫人眼睛湿了?另一方面,“我”也得到了开导和启示,也有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因此,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慨,让“我”眼睛湿了。

最后,我们在读完一篇小说后,还应该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比如,本文的一大特色是在有限的篇幅和简短的人物对话中表现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引人思考,但这样是否显得表达的东西过于繁杂?对其中的某一点,你是否能调动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作者用“为什么不种点东西”作为小说的题目,有何用意和作用?

袁省梅是一位优秀的山西作家,以描写农民和展现独特的“羊凹岭”乡土风情为特色,如《槐抱柳》《暖墓穴》等,评价很高。虽然这篇小说写的不是“羊凹岭”的农民和农村,但是,我们也可以认为文中的吴飞龙其实也是作者刻画的农民群像中为生活背井离乡的那一类的代表。文中吴飞龙对家乡的香椿回忆,他和媳妇攒钱盖房子回老家,以前在老家种菜,等等一些只言片语,透着丝丝淡淡的乡愁,可为佐证。他们并没有被城市的喧嚣生活湮没农民的勤劳质朴热情的特质,面对艰苦的生活依然葆有着对生活的朴素热情和赤子之心,正如吴飞龙自己说的,“眼里有风景,做梦也会笑出声”。“为什么不种点东西”的疑问实际上是对“我”几乎要熄灭了的生活激情的追问。吴飞龙身上那种朴素的热情和赤子之心,给以“我”为代表的这类城市人的灰暗生活带来一丝光亮。他们像萤火虫,不畏惧漫长的不见天日的地下生活,也不惧怕无边的黑夜,就以那么弱小的生命,毫不在意地、自由自在地扑棱着柔弱的翅膀,带着一盏小灯笼翩翩地飞着,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猜你喜欢

飞龙废品刻画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飞龙掌血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溪行天晓 第二十三回 飞龙降临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父亲的废品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
从捡废品中受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