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见病害的简易识别及防治方法
2016-05-14阚金兰肖伟吴葳
阚金兰 肖伟 吴葳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14-0059-03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的蓬勃发展,在蔬菜种类增多及种植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蔬菜病害也逐渐增多,特别是近年来保护地蔬菜的快速发展以及某些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蔬菜,使得病害发生加重。种植者若不能很好地识别病害,防治时没有对症用药或者用药不合理等都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蔬菜的经济效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先进的蔬菜病害防治方法在生产绿色食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将大田中常见蔬菜病害的简易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蔬菜病害
蔬菜病害是指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受病原微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导致内部组织和外部形态出现异常。蔬菜病害的发生通常有一个明显的发病中心,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常见的蔬菜病害表现有畸形、坏死、萎蔫、腐烂等。
2 蔬菜病害简易识别方法
2.1 根据发生时期识别
蔬菜病害的主要发生时期为苗期和成株期。苗期病害发生在播种到幼苗移栽初期,常见的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根腐病等,三者都是苗期常见的真菌病害,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从发病的时间看,猝倒病早于立枯病,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而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从发病的状态看,猝倒病在病斑处产生絮状白霉,并且很快倒伏,而立枯病发病时无絮状白霉,得病植株不倒伏;根腐病主要表现为根部腐烂。
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的蔬菜病害都发生在成株期,即从定植到收获这段时期。常见的成株期病害有褐斑病、枯萎病、晚疫病、霜霉病等。褐斑病一般表现为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边缘不太整齐的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枯萎病症状表现为幼叶呈现失水状萎蔫,茎基部变褐收缩呈猝倒状,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霜霉病叶片上有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湿度大时叶背面有灰色或黑色霉层;晚疫病症状一般表现为叶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病斑,严重时茎部以及果实都表现出水渍状病斑。
2.2 根据发生部位识别
蔬菜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的根、茎、叶及果实等部位,有经验的菜农常根据发病的部位确定病害类型。研究表明,在植株根部发生的有根腐病、根肿病等;在植株叶部发生的有霜霉病、白粉病等;在花和果实发生的有灰霉病、黑星病、软腐病等[1]。
根肿病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导致根部形成肿瘤。由于根部受到破坏,因此植物一般较为矮小,更为明显的表现为晴天高温时叶片(植株)萎蔫,晚间恢复。灰霉病与霜霉病较为相似,但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果实顶部腐烂,后期出现灰色霉层,而霜霉病主要为害中下部的叶片。黑星病表现为病部凹陷,呈暗褐色疮痂状,一般伴随有半透明胶状物流出。软腐病一般可由细菌或者真菌黑根霉引起,会导致果实和根、叶柄腐烂,有恶臭味。
2.3 根据发生条件识别
因为每种蔬菜病害发生时的外部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可根据蔬菜生长的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判断病害类型。蔬菜生长时期因温度不适,可能遭受冷害或热害。水分的缺失会导致蔬菜缺钙、钾、硼等营养元素,水分过量又会导致蔬菜萎蔫或死亡。由大田生产实践可知,高温干旱条件下,蔬菜易发生虫害,茄果类蔬菜易发生病毒病等;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黄瓜白粉病、辣椒根腐病、番茄青枯病等。
2.4 根据主要症状识别
熟知各类病害的症状是正确识别和防治蔬菜病害的关键,抓住各类病害的显著特征及症状可准确判断出相应的病害种类。例如黄瓜或西葫芦的细菌性角斑病病害主要表现在叶片和瓜条部分,苗期叶片初期为水渍状的小圆斑,后变为淡褐色;成株期叶片初生水渍状浅绿色小斑点,扩大后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边缘伴有黄色晕环,茎及瓜条上的病斑中部常有裂纹产生,潮湿条件下还有乳白色菌脓流出。病毒病又称为花叶病,常见的有花叶、条斑、蕨叶病毒病3种,其中花叶病毒病最普遍,当蔬菜叶片呈黄绿相间的线状厥叶形、花叶形、畸形或褐色的条斑形,严重时顶叶变小、叶脉变色时,很可能是感染了病毒病[2]。
3 防治措施
3.1 生态防治
通过创造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可对保护地内蔬菜易发的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等进行生态防治。生产中可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如黄瓜霜霉病发生较为严重时,维持棚温43℃左右约2 h后再放风,连闷2~3 次,防治效果显著。
3.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涉及种子的选择、播种期的确定、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水肥等,同时也受种植者的栽培技术限制。农业防治一方面通过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另一方面通过控制不利于病原物生长或蔓延的环境条件,遏止病害的发生。合理浇水有助于蔬菜生长,特别是土壤湿度很大的雨季要注意开沟排水。合理施肥要求种植者对作物的生理习性和肥效时期有准确了解和把握。此外,生物肥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还有利于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并且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微生物有机肥料就是根据“以菌治菌,以肥抗病”的防治原理,利用秸秆等作物研制出来的多效生物肥料[3]。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广大菜农普遍使用的一种防治方法。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化学药剂的使用限制日益增多。因此,要求菜农要选用低毒、低污染和低残留的高效药剂,做到科学施药。实际生产中因操作有误和防治不合理等问题,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症用药 菜农们要熟知一些常用药剂的应用对象和范围,以防乱用。
②采取正确的施药方法 主要的施药方法有喷雾、拌种、浸种、涂抹、灌根等。
③严格把握用药的浓度 菜农在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后,还要做到准确配制所需用药的浓度。在施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使药剂能覆盖所有病害部位,确保防治有效。
④合理轮换用药 生产实践证明,长期施用一种农药防治病害,除了防治效果不佳外,还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因此,一种农药使用2~3次后,应换施其他功能相似的农药[4]。
⑤注意安全间隔期 收获前15~20 d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3.4 其他常用防治方法
实际生产中菜农常常会通过摘除变色腐烂的蔬菜枝叶、拔除病株等,遏制病毒等有害物质在蔬菜体内的渗透传导,减少蔬菜患病面积。大蒜、马铃薯等还常使用脱毒技术,减少病毒病的发生;针对不能实行轮作的保护地,可以利用嫁接方法(如西瓜、茄子、番茄),防止土传病害发生,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孟令法.大棚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农业知识:科技与三农,2009(6):57-59.
[2] 孙海军,刘玉波.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09(2):41-42.
[3] 肖伟,Jeong S J.早春大田蔬菜生产中的病害生态防治观[J].长江蔬菜,2013(13):52-53.
[4] 罗守进.蔬菜栽培中药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14(10):34-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