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16-05-14韦春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对策

韦春

摘 要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玉米种植效率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国农民在玉米种植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够高,农业技术服务与实际生产之间衔接不紧密,都影响了玉米种植效率。面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提高技术服务和推广的主动性,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研究工作,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转化率,发挥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17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饮食结构及工业生产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在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影响了玉米的生产效率。新时期,需要不断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转化效率,更好地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科研结果的转化率仍然比较低。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即没有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对玉米生产的积极作用[1]。虽然玉米在国民的饮食结构及饲料等方面占据了重要比例,但由于我国玉米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对我国玉米生产来说,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难以满足现代玉米栽培的需要,而且大部分玉米研究成果都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导致科研成果的浪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推广成效,特别是部分农业科研单位不能很好地转变自己的职能,与第一线农业生产者的联系比较少,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在一些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由于覆盖范围有限,同时缺少配套措施,影响了推广的效果。

2 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措施

2.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政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扩大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覆盖面的保证。政府要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农业管理部门要与农业科研单位结合在一起,不断完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体系。对政府来说,为了确保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当将推广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将玉米的增产与农民的经济增收结合在一起,结合当地的耕地情况,确定相应的推广目标任务,从而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农业管理部门要改变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的被动地位,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促进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提高玉米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益,最终实现玉米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2.2 加强宣传工作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农民并不排斥新技术,但苦于没有渠道了解到新技术,影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工作,使农民认识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基础性工作[2]。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宣传的过程中,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试验引导等作用,突出高产栽培技术的效果。例如,可以用对比试验突出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优势,并用跟踪指导的方式来明确相关的栽培流程和规范。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在示范区通过不同的栽培技术试验来进行对比,通过田间实物对比的方式来宣传,能够达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使农民了解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使农民能够自觉地使用和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宣传的过程中,要组织农民现场讲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重点讲述其中的关键环节,取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要特别突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增产增收方面的潜力,增强农民的使用信心。在宣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作用,突出重点干部、重点农民,提高他们的认同率,从而发挥关键干部和农民的示范作用。科研工作人员在宣传讲解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保持耐心,突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的接受度。

2.3 加强技术服务工作

为了有效地确保农民在使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也为了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应当加强后续的技术服务工作,从玉米的投产到收获阶段,要进行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在玉米生产中,种植密度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因此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就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的肥力等情况,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此外,玉米的品种也会影响到其产量,要积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推广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特别是要选择抗病性比较强、耐密性比较好、增产潜力比较大的早晚熟玉米品种;玉米高产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程,品种不同也会影响到其栽培的密度,这些都需要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科技服务[3]。此外,病虫害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玉米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人员要结合玉米的不同生产阶段引导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比较多,除了常见的两种因素之外,栽培的过程中施肥技术也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肥料的需求不同,数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这都需要农业科研人员根据玉米的生长规律来做好施肥指导工作,最终确保玉米健康生长的需要。

3 结语

我国在农业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处于不断学习赶超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玉米生产的实际,加强政府的组织主导作用,架起农业科研人员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玉米生产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质量,更好地发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提高玉米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9):121.

[2]谭丽华.论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269.

[3]李应祥.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6,33(2):3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