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职教育专业技能考核的策略

2016-05-14杨金栓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7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中等职业统一

杨金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这为中职教育实施专业技能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以及职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中职教育教学领域仍然存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足、技能教学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因此,通过推进专业技能考核,引导和强化专业技能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推进专业技能考核的意义

专业技能考核是指为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或本省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技能教学基本要求,依据一定的考核标准而组织的考核活动。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考核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引导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

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和省颁专业教学标准制订的,由于多数省市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成绩管理、统一颁发证书”,使得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开设课程、组织教学,避免了课程开设不齐、课时开设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加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学校教学流程、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专业技能考核是检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的水平考核,也是评价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由于考核成绩与学生毕业、就业和升学挂钩,势必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也使学校进一步重视专业技能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说,通过考核也可以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促改”的目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推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技能考核的重点是与学生就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技能。学校只有通过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才能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学生才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才能使中职毕业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这必将推动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四)有利于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专业技能考核既是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考核,同时也是对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检验。要使学生能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优异成绩,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技能考核标准,全面掌握企业对学生技能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同时,通过发现学生在技能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观测教师在技能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督促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水平。

(五)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职业技能”究竟如何评价?这是目前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合理使用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与对口升学考试挂钩,或作为“3+2”转段升学的必备条件之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实行“知识+技能”招生制度的改革。

二、专业技能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技能考核现状

为完善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全国不少省市相继开展了专业技能考核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考核模式。从考核范围和组织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专业技能抽测模式

即从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测试。抽测对象为随机抽取的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抽测内容为省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相关项目竞赛内容,按中级工职业资格要求制订抽测项目实施方案;抽测方式为现场操作;抽测实施由省、市技能抽测专设机构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抽查测试项目的命题,统一确定抽查测试基地,统一确定抽查测试考评人员。

2.专业技能全员考核模式

即面向全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考核活动。考核对象为规定入学年级的所有中职学生;考核内容为省级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确定的技能要求;考核方式为现场操作;考核实施由省、市技能抽测专设机构实施。省测试与考核办公室统一制订考核标准、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督导、统一成绩管理,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属学校具体组织实施,考核成绩与学生获取毕业证书和“3+2”转段升学挂钩。

3.学业水平测试覆盖技能考核模式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其中包括专业技能学习成绩。测试对象为全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测试内容分为专业技能学习成绩和公共基础课考试,专业技能学习成绩主要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相关职业素养,公共基础课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考试方式除信息技术基础采用上机操作考试的形式外,其余各科均为书面笔试,其中英语增设口语测试,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增设技能操作测试。测试实施由省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网上评卷和统一成绩评定;考核成绩在学生毕业当年就业与升学时使用,是用人单位录用和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上述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专业技能抽测模式既立足于全体学生,也降低了场地、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便于组织实施;但是由于抽测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可避免地对学校的整体成绩有所影响。专业技能全员考核模式面向全体学生,这对场地、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这项工作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学业水平测试覆盖专业技能考核模式对专业技能学习成果的要求高,不仅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相关职业素养,同时还要引入社会评价,这种多元评价的模式比较科学,但是由于考试方式采取笔试,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二)专业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

1.对专业技能考核认识不够

部分学校领导主观认为,实施专业技能考核给学校增加了负担,对学校教学工作是一种约束,因此,组织专业技能考核的积极性不高。即便实行了考核,也存在着考核随意性大、弹性大等问题,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不能促进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缺乏对学生学习技能的激励作用,导致技能考核流于形式。

2.技能训练设备和场所与学生规模不匹配

纵观各省市的考核模式,不论是抽测还是全员参加,采取的均为集中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难免受到场地、人员等条件的限制。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水平测试与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的通知》指出,“专业技能考核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测试与考核”,这对学校的技能训练设备和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学校技能教学条件薄弱,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场所有限,尤其是对设备要求高的专业如数控、汽车等,存在着工位不够等问题,组织技能考核存在一定困难。

3.重结果轻过程

各省市组织的技能考核,考核项目和内容不能包含教学计划或考核标准规定的全部内容,考核内容具有随机性。再加上技能考核试题基本上是半公开性的,这就导致一些地市或学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过程训练和考核,在组织考核的过程中“临阵磨枪”,针对考核项目搞突击训练。这种考核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后续学习的进行。这种作法已经偏离了考核的初衷,失去了考核的真正意义。

4.经费投入不足

专业技能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和支撑,它不仅需要足够的设备、完善的场地,还需要组建一支高水平、强技能的专家队伍,担负起考核工作的评判任务。不少学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设备、场地不能满足技能教学和考核需求,师资队伍薄弱,导致技能考核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三、推进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的策略

(一)健全机构,成立技能考核办公室

为切实做好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成立技能考核委员会,统筹领导技能考核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省专业技能考核的日常工作,加强对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督导和巡视。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把专业技能考核作为立校之本,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加强专项领导,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职责任务,认真谋划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把考核效果作为体现学校是否重视技能教学的重要标准。

(二)建立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实现全员参与

中等职业教育技能考核工作应在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下,建立省级侧重普设专业、市县级侧重本地特色专业、校级侧重本校特有专业的三级联动考核机制,逐步形成专业全部覆盖、学生全员参与的格局。省级考核专业即为全省统一确定的考核专业,这类专业一般是学校开设广泛的大专业,其考核由省教育厅统一制订考核标准、统一命题,市县协助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市县级考核专业即为本地开设广泛的特色专业,其考核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考核标准、统一命题,市县协助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校级考核专业即为本校的特色专业,其考核由本校统一制订考核标准、统一命题,学校自行组织实施。省级以下组织的考核应报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后组织实施,三级联动考核成绩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三)改进技能教学条件,确保技能考核顺利开展

专业技能考核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一是要更新、完善实训设施。要依据有关标准,结合工作岗位实际,引入最新设备,力求实训基地和学校实验设备满足技能考核的要求。二是优化实训环境。结合技能考核的特点,模拟真实的环境,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三是加强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合作,全方位保障技能训练。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确保技能考核顺利开展。

(四)强化技能教学,实现技能训练常态化

各学校应改变考核前集中突击训练、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做法,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研究技能考核标准、技能考核的命题等, 把技能训练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之中,把技能考核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把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技能训练常态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五)出台相关政策,确保考核结果的使用落到实处

考核结果的使用问题关系到专业技能考核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科学设计、强力推进,尤其要把考核成绩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取毕业证书和“3+2”转段升学的必备条件,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作为省级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职业院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评审的重要指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为专业技能考核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六)加大经费投入,为专业技能考核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专业技能考核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拨付专项经费用于专业考核标准的制订、试题库的开发建设等工作。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考核工作。同时,要拓宽专业考核经费解决渠道,摆脱单一的政府包办模式,实现经费渠道多元化,确保专业技能考核顺利开展。

总之,专业技能考核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让学校重视考核、教师把握标准、学生掌握技能。要通过考核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急迫需求。同时还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推进、深化改革,真正把中等职业教育办成企业高兴、学生满意、学校给力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责编 周继平)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中等职业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淝水之战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