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2016-05-14蒋娅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资源教材

蒋娅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结合城乡发展实际状况、学校的教学传统和教学优势来开展,学校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实际出发,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有效开发。课程开发要把学生作为教学资源的体验者和主体,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体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程开发

思想品德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接收者,也是课程的重要实践者,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双重地位。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创新与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教学体系的完整度、实施效应密切相关。但当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缺点是:教学资源安排不合理,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程进行开发和创新,完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抓住教学重点,创新教材资源

思想品德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多元性、实践性等鲜明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教材上的教学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克服教学条件的限制,广泛涉猎课外资料,集思广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大量补充,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思想品德教学也要因地制宜,城市和农村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的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已经过多次修改和编撰,整体上较贴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环境。但教学中,教师仍要重视教学的整体性,切不可忽视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尊自信》的教学中,教材中以及网络上有大量的课外资料和多角度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尊自信”“如何正确区分自尊和自卑,自信和自负”。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的也只是“伟人”“外国人”“其他人”等几种远离自己生活的例子,这让学生感到枯燥单一,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会大大降低。鉴于这个单元是有关“心理”的教学内容,我选取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存档案例,这比较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知。

二、改进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开发应从授课方法和教学模式下手。目前的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过于传统、拘束、系统、抽象,大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不感兴趣。思想品德教师应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实际、心理生理状况,给学生适当安排一些相关专题的知识讲座和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活动,以深化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可行性明显增强,教学效果也比较好。思想品德课程开发并不一定要创新编撰出优异的、有特色的教材,对于授课方法创新和教学模式改进也是一种较好的课程开发途径。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中学生》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通过教材上的抽象概念来引导学生,而要灵活运用身边的学生范例来潜移默化地教学。我在课堂上介绍了一些往届高年级学生的故事,如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的困惑、迷惘、开心、难忘的事,让初一新生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和生活标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探讨,谈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如何协调好学习和生活上的事务”,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名主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才会有更大进步。

三、做好学生资源定位,完善课程开发

1.特点认知,资源分配

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共同构建的。学生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的接收者,还是贯穿这门课程始终的实践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初中学习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和最便捷渠道,他们应当是这门课程的最大受益者。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深入体会和感悟思想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思想品德课程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习,它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生活感知、知识储藏、学习品质、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以及在不同教育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学习和生活的变化,这些都是最重要的课程开发资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学生资源最鲜明的特点是情感丰富。学生是不断成长、情感丰富的生命体,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储藏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他们的生活智慧、生活经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课程资源具有零散、生动、差异性、多样性、直接性、隐藏性等鲜明特点,教师认识并掌握这些特点是做好思想品德课程开发和践行的最坚实基础。思想品德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思想品德。因此,学生作为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的接收者和课程实践的推动者,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开发。

2.学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价值

学生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局限性。教师往往以课程开发者的特殊身份,在教学中凌驾于学生之上,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压迫感,教师也往往会忽略学生这一特殊的教学课程资源,忽视他们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这一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在于他们是思想品德课程开发的动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发展过程和可行性检验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思想品德是否有兴趣,决定着开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否能够继续实施下去。因此,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态度决定着思想品德课程的走向和生命力。

3.尊重差异,统筹兼顾

教学中,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着差异性,这是教师应该认识并正视的客观事实。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做到:课程开发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性、多元性,并要积极探讨、研究差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缩小差异。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模式,灵活构建教学平台,以学生的自身体验和感悟作为学习的案例和素材,深化教学,统筹兼顾。

学生之间的差异大多和生活环境、学习背景有关。因此,教师要做好生活资源的开发,完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每个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教师可以灵活选取教学素材,将生活资源引进课堂。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才能深刻理解思想品德的内涵,从而提升认知、升华经验,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所在。

四、结语

教师应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思想品德课程开发是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承担的责任。思想品德课程开发必须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走向和学习发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素养,让思想品德教学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雪.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以《中学生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4).

[2]韩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资源教材
教材精读
选择
我给资源分分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资源回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