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10W+又怎样
2016-05-14南瑾
南瑾
核心提示:内容一旦被数字绑架,很难真正释放自身的魅力与能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数字成了我们评判一切文化产业是否成功的标准。电影圈,票房论英雄;电视台,收视率是王道;出版圈,销量是一切。
现在,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0W+就像一个魔咒,罩在每个运营者的头上。无论大家创办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无论个人简介里将情怀写得多么冠冕堂皇,到最后都演变成对数字的追求。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诚然,在如今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似乎可以定义一切。看一个人成不成功,只需问他房子几套存款几何;看一个企业成不成功,把每年的销售额和纳税额拿出来说话。至于那人人品如何,企业是否环保,大抵是不在评价系统里的。很多时候,数字是最简单粗暴的标准,无可辩驳,其他维度则见仁见智。
但是,数字确是客观真实的吗?
早前就有淘宝店家出来拍胸脯:“微信要的任何数字,我们都可以满足你。”无论是粉丝数、阅读量、点赞量,都可以想买就买,要多少买多少。“唯一不能造假的恐怕只有成交量了,因为这是要真金白银的,没人会干这种傻事。”在微信数据造假之前,微博和论坛水军成名已久。图书买榜不是旧闻,票房造假更是屡屡见诸报端。令文化人心驰神往的数字,是如此薄如蝉翼、不堪一击。
对于文化产品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文以载道讲了千年,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当然不需要“载道”这么沉重,但也不应该沦落到由数字论成败这么肤浅。它本是太美好的事,从中可窥人性之微,可探世界之大——一书一世界,一剧一浮生。它有自己的使命,为着或传承、或审美、或娱乐而来,服务一方,却从来不是为着数字而诞生的。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内容,虽然几千年来它的载体早已进化,但内容的意义从未变过,而“内容为王”这句口号,甚至是由最重视数字的美国人提出来的。
一味追求数字,对文化产品的伤害是巨大的:标题党横行,三俗当道。相信你我都遇到类似“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后一生平安”这样的标题字眼,让人不胜其烦,且有道德绑架之嫌。
新媒体研究机构新榜曾经以400万微信公号为监测对象,发现一个月内,“不转不是中国人”出现了482次,“惊呆了”“深度好文”“你知道吗”“一定要看”“太可怕了”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五类,并且这种文章多是非原创,占比高达99.7%,内容自然也是粗制滥造,多以八卦为主。
文化垃圾被炒上天,真正的精品却乏人问津。前段时间为求排片微博直播下跪的《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何尝不是这种风气的受害者。
最重要的,它让文化从业者们放弃了对文化内容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思考,只沉醉在虚妄的数字胜利中。很多奇迹需要在心无旁骛时才能创造,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化内容更是需要一颗赤子之心。
内容一旦被数字绑架,就变得屈膝迎合,也就无法真正释放自身的魅力与能量。对数字的追逐本质上是对金钱的追逐,它让人浮躁,让整个行业浮躁,以致急功近利。它对文化的损害是很难逆转修复的,它影响的甚至是一代人的品位和修养。
现在文化产品剧增,而经典越来越少,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经济发展不以GDP论英雄,文化产品更不能以“数字”论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