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观念现状及应对
2016-05-14陆亚平李陆迪
陆亚平 李陆迪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为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对人本观念的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多问题得以解决的有效途径,具体对策如下:要加强多元化引导方法的使用;要充分重视个性化教育;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7-0234-02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暂时还不够适应。其中有诸多薄弱环节。这些新情况与新问题,既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树立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基础性指导和依托。
一、人本观念的含义
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传统的人本观念
中国的以人为本理念,最早可上溯到商朝时的“以民为本”思想。汤目睹了桀的灭亡,因而清楚地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民之策”。盘庚也采取了各种方式“保民”。周代商后,周公等人清楚地意识到了天命的非恒常性,更加意识到了民心向背的重要,因此,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 ,①期望能够通过保护民众,休养生息的方式来换取民众的长期支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种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民本思想也得以深入人心。
各家思想之中,儒家的民本思想最为系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④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⑤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的人本观念
当前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从各方面切实保障人民利益,让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惠及全体国民。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指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观念现状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观念现状观察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观念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历史性的客观原因,使得其与过去相比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有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文着重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分析。以人为本理念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对学生主体性关注的两极分化。在高校教学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今天,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一线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教师由原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转向过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自己的队伍建设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注重生源,越来越强调教师为学生的服务意识,在这样的境遇下,广大教师确实有自己的教学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及对学生认真要求、严格要求的权利,但由于学校各级领导,各级督导,广大学生都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而一到了量化阶段就会出现一些负面情况,如现在的学生会因老师严格要求而在期末给教师的评教中打不客观的低分,这在许多高校会影响到教师的一些工作业绩和相关的职称评定和优秀等级评定等一系列工作考核评定,因而,在这样的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估的体系下,一部分教师采取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投学生所好选取教学内容,从不严格要求学生,不考核出勤,课堂纪律只要不过分就从不管理,经常请学生吃饭,跟班级干部采取苦肉计以获得学生同情使得学生给自己打高分等等方法五花八门、各尽所能,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坚持课堂就是教师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认为让老师去适应几十人、几百人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而视学生的正常建议于不顾,视督导和各级领导的听课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于不顾,可以说是根本不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二者相比,前者多于后者,广大看似处于中间的情况,实际上也都是以前者为主。
2.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不够。高校扩招以来,由于高校学生迅速增加,班级的人数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无论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还是对于辅导员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数额巨大的学生群体,自然不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将重点放在了迎合学生的热情上。学生的个体实践能力和独立人格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这样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对学生个体道德和思想上差异重视不够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可能会导致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相背离。
3.对启发式教育和教育实践贯彻不足。灌输式教育忽视学生个性与能动性,忽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受传统教育的社会本位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并未处于全面系统实施的过程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把学生作为施加影响的对象,教育过程基本上还依然是认识过程,这便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重视灌输轻视实践的情况出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提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没能充分结合,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观念不足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观念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对新教育观念的理解和贯彻不够。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的创新研究和改革上也有突出进展,但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理解经常不准确,或过于简单,不得要领,或理解的过于复杂、过于细化,因而失之于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因而使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不能很好地推行。
2.对人文关怀重视和实施的不充分。由于对人文关怀重视不足、实施得不充分,因而学生受到漠视,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感受不到温暖,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更谈不上什么全面发展。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把真正的人文关怀运用在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引导,真正地为学生解决困惑,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相理解与互相配合的状况,双方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感情,让学生内心真正感受到温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成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更容易开展并更有效果。
3.对教育内容丰富性、多变性、灵活性、针对性的忽视。当前的信息时代使高校学生可以从电视、网络等方面获得大量信息和知识。而学生自身有时又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类。广大教育工作者如果看不到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多变性和灵活性,就容易使教育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相脱节。此外,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因环境、生活方式、教育程度等的不同也会在客观上产生差异,这便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稳,做好。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人本观念的应对性举措
(一)要加强多元化引导方法的使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引导,适当使用灌输法。灌输法可以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内容;前者则在于增强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更加系统灵活地掌握所学内容。多元化的引导方法主要是从学生主体性角度,在以往单一的灌输法中注入新的生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变被动接受灌输为主动接受。
(二)要充分重视个性化教育
当代大学生展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与心理特征,以往简单的整体性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而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则可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这不仅是当前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紧跟时代变化的必然性要求。个性化教育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样不仅有助于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更有利于他们客观地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更好地成长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便容易在心理上感谢老师,并主动自觉地加以配合。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便容易形成自我配合、自我教育的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接受引导,容易发现问题、完善自身,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从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会逐渐提高和增强。
总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确实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只有将人本观念落到实处,也只有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国家成功塑造出更加合格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陶磊.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反思与建构[J].求实,2010(7).
[3]邵广华.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追求[J].教育探索,2005(12).
[4]李升全.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几点思考[J] .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5(7).
[5]赵宗锋.论以人为本与高等学校育人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6]刘慧.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 兰州:兰州大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