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李贽及其主要思想述评
2016-05-14张池
【摘要】明代晚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与个性解放的时代,而领导这一时代潮流的是被称为“异端之尤”的李贽。他那狂狷奇绝的个性,离经叛道的思想以及卓绝超人的识见与勇气,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评价李贽主要思想,以期加强人民对“异端”的认识。
【关键词】“异端之尤”;李贽;思想;评价
当欧洲的启蒙思想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可曾知道,在中国比起早一个多世纪,也曾有过一场影响巨大的启蒙运动,而其中的主要人物,则是自称“异端”的“自由烈士”李贽。
一、李贽简介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李贽从小就表现出不同一般人的才见卓识。十二岁就写出《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大大挖苦一番,名震乡里。为生计,在厌恶痛觉八股取士的前提下,不得不考举人,然而考中举人之后并没有继续考进士,而是以举人的资格入仕。
二、李贽主要思想述评
1、“童心说”自我意识的觉醒
李贽极力倡导“童心说”,他认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通俗的讲,“童心”就是未受社会污染的,基于自然的真实的人性,是作为生命存在的人的认知、意志和情感。封建的纲常伦理让最初的童心被遮蔽,当童心被遮蔽后,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我认为,“童心说”是他思想的核心,并以此为主,举起明朝晚期启蒙思想的大旗。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向儒家学说特别是封建的程朱理学、封建的纲常伦理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致力于推翻孔子的偶像崇拜。改造两千年来压制人性、抑制人性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呼之欲出的。
中国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就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主张,对“人欲”大加挞伐,作为欲望主体的“自我”因此被扼杀,儒家学说日趋僵化。再加上晚明的当时的社会现状,在奢靡之风盛行、官场贪污贿赂成风的情况下,他提出“童心說”,并提出了“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认识论,并认为“咸以孔子为是非”实际上也就没有了是非的标准。强烈反对独尊儒术,明确提出了“执一便是害道”的观点,以既定的、唯一的价值尺度来衡量是非善恶是对真理的毒害。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有这样的眼见卓识实属不易。保持一颗“童心”更是难能可贵。更有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气概。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封建的纲常伦理堪比现在的国家法律,而违反纲常伦理的思想主张更是会引起社会思想界的动荡。一时激起千层的反对浪潮。李贽,并不在乎,坚持己见,作为第一个觉醒者来唤起千千万万沉睡的人。我们的封建社会已经经历了太长太长的时间,封建的纲常伦理就象是血液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之中,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异端”自称的李贽就如同漫漫黑夜中的一丝烛光,用它微弱的光和热来唤醒人们。
2、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为秦始皇翻案
李贽首先为秦始皇翻案。在李贽之前的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秦始皇一直是遭后人唾骂的,即使是按照“秦制”治理国家的帝王们,也是很少有人对他的功过是非作出客观评价的。李贽则公然的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他认为始皇帝兼六国、废分封、立郡县、制量横,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混战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皇帝。当然,他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的做法也进行了批判。毛泽东称始皇帝是“比孔子伟大得多”。可见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多多少少得益于李贽的启示。
3、“必如曹孟德等,方可称之为江淮河海之水”——为曹操翻案
而同样是结束长期的群雄纷争、战乱迭起的局面,统一北方的曹操,在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的封建时代,曹操的功绩非但没有得到肯定,反而背上“奸臣汉贼”的千古骂名。李贽则称赞曹操“有二十分识,二十分才,二十分胆”,是知人善任,爱惜人才的“真英雄”。同时还将曹操比作江海之水,“必如曹孟德,方可称之为江淮河海之水”。肯定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史学界组织了对曹操评价问题展的讨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意为曹操翻案。李贽为曹操翻案,比现在早了350年。
4、“不忍无辜之民日遭涂炭”——为冯道辩护
冯道(882-954年),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一生经历了四朝,臣事十多个皇帝,又屈附契丹,位居将相二十余年。五代十国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年代,出现一个清正廉洁,能够体察民情的官员是多么的难得。而冯道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员。冯道虽“身事十主”,但是却能够以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顾个人的毁誉,打破狭隘的国家、民族、宗教观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来调和矛盾、弥合创伤,寻求实现和平和恢复的途径,无疑是坚持以民为本,以关心百姓疾苦为最高政治原则。然而这样的人,却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学者所不耻,欧阳修说他是“无廉耻者”,司马光称他为“奸臣之尤”。李贽却对儒学看来毫无气节的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说:“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冯)道知之矣。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尽。君不能安养斯民,而臣独为之安养,而后冯道之责始尽。今观五季相禅,潜移默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五十年间,虽历四姓,事一十二君,并耶律契丹等,而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李贽认为他是“大隐隐于市”的大隐,超越了君臣之间,忍辱负重,以保国安民为要,这是真正的爱民。
我也是非常同意李贽对冯道的评价。在封建社会纲常礼教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士大夫多以忠君为要。所谓“忠君爱民”,前提是忠于君主的情况下才有爱民之责。然而,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却在冯道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冯道虽“身事十主”,侍奉的却是十国的百姓,身处乱世,心系黎民,普天之下,又有几人?他对百姓的爱已经超越了国家,超越了空间,而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的观点。
三、结语
李贽以激进的姿态、激烈的言辞抨击当时的社会混乱、政治腐败、道德虚伪的风气,以他犀利的笔锋、挥洒自如的风气向社会大声疾呼。以一往无前的气概,大无畏的精神颠覆整个思想界。他大胆的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自庄子、嵇康以来无人可比。他生得奇,死得亦奇,是屈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少数敢于自杀的哲人,他的死成为明代思想文化的绝响。他那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在当时以及后来清王朝统治的三百年间,更是难以引起世人共鸣,并一直被视为“异端”。以致清代官修《明史》都不敢为其立传。他的一生虽不被世人理解,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是不幸的;但他又是何其的幸运,他的思想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李贽死后,其所著《焚书》和《藏书》虽被中央政府列为禁书,并严禁刻印传播。但这并阻止不了人们的购买热情,人们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屈原死后一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中,还没有发生过诗人或哲人自杀的事情,而李贽的自杀打破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沉寂,以淋漓的鲜血写就了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与个性解放最为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张云英. “异端之尤”李贽的启蒙思想及作用[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6.
[2] 任继愈. 李贽思想的进步性[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5.
【作者简介】
张池(1989—),男,山东省东营市人,海口市美兰区海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