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16-05-14郭亮亮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高校、教师和学生自身方面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原因

本文以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河南省六所高校的本、专科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大一至大四共四个年级,涉及经管、教育、农林、理工、文法、艺术、体育等大类的20多个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458份,其中有效问卷14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13%。其中男生697人,女生715人,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9%和51%。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化,途径单一化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向学生灌输国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这种“传道”式的“灌输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的方法之一,在很多高校还存在。这种教育方式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人的个性和能力,甚至还存在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大多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簡单说教、硬性注入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这种传统教育方法遭到大学生的排斥,在调查当中,61.3%的同学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式”教育比较反感,71.2%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用“参与式”的教育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来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日常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际的效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比较狭隘、陈旧,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调查中,提到“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侧重哪些方面的宣传教育?”多选题中,有94.6%的学生选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91.3%的学生选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见,大学生比较认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在提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增添那些内容?”时,92.1%的学生认为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注重德育教育,而忽视了智育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教育内容有些狭隘、陈旧需更新,另一方面又过于强调集体主义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大学生在肯定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调查中,有64.3%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有利于就业和个人价值能否得到实现”,只有27.2%的学生选择“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虽然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为了社会价值的突显,但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的结合起来。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和过于强调个人价值都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这需要教育者把握好两者的尺度。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教师成了课堂上的主角,教师教授的多,学生的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4.1%的学生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83.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是“参与共进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满堂灌的方式,应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功能。大学生是最有活力、最有朝气、最有想法的青年,然而他们的活力、朝气、思想没能很好的被教育者激发出来,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或多或少地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又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4、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个人为中心,越来越功利化

大部分“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环境优越,父母宠爱,逐渐养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自理能力较弱。在调查中有“86%的大学新生入校有父母或亲朋好友的陪同”,有“42%的学生每学期开学都有父母接送”。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时时处处以个人为中心,做人、做事先考虑自己,奉行“万事我为先”,较少考虑到其他同学的利益,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占座就是一个典型。占座现象每个高校都有,尤其是在图书馆面积有限、自习室数量有限的高校,每到考试前夕,占座现象甚为严重。虽然教师教育学生要讲公德不要占座,但是效果甚微,在调查中,有高达“91.2%的学生占过座位”。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功利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利益,他们把重功利讲实惠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和行为准则。在被问及“你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时,46.2%的学生首选“薪金待遇的高低”,20.4%的学生选择“社会地位的高低”,16.3%的学生选择“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11.7%的学生选择“家乡所在城市”,而只有5.4%的学生选择“社会贡献的大小”。这些调查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我价值自我利益的实现,更加现实化了。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德育和智育相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利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长期以来,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往往偏重于教育的经济功能,致使高校教育存在偏重理科轻文科、重视学生业务知识教育轻视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重功利轻素质的倾向,素质教育没能很好的贯彻。学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上即智育教育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即德育方面则规定的比较模糊,往往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高校重在育人的目标,重视授业而忽视了传道解惑。再加上有些高校由于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教学评估、学科建设方面的限制,学校为了构建特色专业,发展重点学科,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疏忽。

2、教育者没有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终归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也是马克思主義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完成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而现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者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说教式或无条件服从的方式管理学生,而不是从人本的角度去关心学生的发展,没能关注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再有,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教师过多的灌输,学生参与度低,再加上教育内容没能和社会现实很好的衔接起来有脱节的趋势,致使学生觉得没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与本领,开始对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恶的倾向。根据我们的调查,42.3%的学生认为,他们上思想政治课没能学到真正的东西,大道理他们都懂,所以就没认真听讲;32.1%的学生认为,有些老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就是为了应付;54.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现实情况有出入不太相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家庭条件不同,所处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不一样,从而具有不同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教育者把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现实情况则是,教育者往往注重群体大部分学生而忽视了个体,通过整齐划一的方式教育教学,没能体现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能很好贯彻,未能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理论教育,她不如智育和体育那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接受,有主动学习接受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有教师与学生互动,但大多学生主动参与、配合相关活动的意识不强,缺乏自主意识,他们在自主地选择、评判、践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意识也不强。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但是真正让学生参与的时候,仅有28.7%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主动配合教育过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一方面这跟教师的引导教学方法有关,另一方面,更多的则是与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意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观努力程度,还取决于被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被教育者的主观接受程度也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要依靠被教育者主动接受、主动学习、主动认知的过程,这也是锻炼大学生不断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戴 巍.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职业时空, 2009(9):177-178.

[2] 钟国芳.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企业家天地, 2007(4):97.

[3] 刘 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8:14-15.

[4] 王 畅.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 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4:50.

[5] 闵永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1):82.

【作者简介】

郭亮亮(1987—),男,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