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方法
2016-05-14宋明
宋明
[摘 要]
国家《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有一个基本要求,即:“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教学质量测评的意义、计算机系统的科学操作及测评试题编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几方面进行论证,以便寻求进一步研究、制定监测计划、评价标准及相应政策法规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美术学科;教学质量测试;计算机技术;学业测评
国家《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有一个基本要求,即:“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等,应该说,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美术教师能够很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关于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使评价朝着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方向发展,但对于学期考试、学业考试,日常的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呈现,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在毕业、升学成绩中美术学科是非考试学科,美术学科的学业考试常常是以平时成绩、作业积累、等形式表现,没有考察力度,便得不到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应有的重视,产生的后果便是学科教学的随意性,如应试学科对美术学时的挤占、专业教师的缺失、人为的无故缺课、停课(以初三毕业年级最为突出)、停订美术教材等现象……以上的种种现象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因此,建立科学可靠美术考试评价系统势在必行。
一、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学科教学质量测评的意义
(一)“新课程”对美术课评价提出新的要求
教育的发展对学科教学提出挑战。学习领域更为拓展,实践手段更为丰富,评价标准更为多元。以往美术考试由于专业技能考试受条件、评卷标准等因素的限制,很难有效开展,使平时教学质量把控失去了抓手,鉴于这些情况,有些地区对美术考试进行了新的尝试,例如,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美术考试,考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部分学习内容通过考试可以得到检验,但美术学科丰富的实践性、可视性、审美感受不能通过考试得以有效的体现,学生对艺术学习停留在文字层面,甚至死记硬背等,美术学科的测试形式有待思考。
(二)尝试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教学质量测评
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学科教学质量测评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平时成绩作为考试成绩和笔试答卷作为美术考试形式的局限性,使美术考试更接近美术学科的本质特性。首先,学校完备的计算机教学系统可以为美术学科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学科教学质量测评提供可能。现阶段学校计算机硬件条件趋于完备。计算机教学已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许多地区已将计算机学科成绩纳入学生初中升高中的总体成绩。学生计算机操控能力足以满足美术学科考试的操作要求。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学生只需输入自己的学号,计算机系统自动随机抽选出试题,学生根据试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最后提交完成。计算机程序自动呈现学生此次测试成绩,考试结束。
电子试题的编辑与电子试题库的建立要在文本试题的基础上进行编辑。可由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的美术教师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试题的编辑与电子试题库的建立。具体的过程是:先由美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编辑完成多套试题及答案,再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将试题及答案输入计算机系统,形成电子试题库。电子试题库系统包括试题及答案两部分,计算机专业人员依据试题库材料完成计算机考试系统开发。形成考试、评卷计算机操作完成。这既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又可以保证考试透明度与公正性。
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美术学业考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保质、保量地开足、开全美术课。考试内容涵盖所有学习领域,多套试题部分内容可以相互重合,学生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试题内容即教材内容、学习内容,只要开课了、认识了、掌握了,即可完成考试。
二、利用现有学科教材体系、师资储备开展学业考试
初中美术学业考试不是横空出世,更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学科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是优化学科教学的有效手段。科学、严谨、可操作的学科考试系统是促进学科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途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科学、有效的学科教学质量测评机制,学科教学很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冲击与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课程总体规划,必须制定监测计划、评价标准及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学科教学质量测评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当地美术教师对所使用的美术教材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可考试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扩大教师的参与面,使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参与到梳理、编辑试题的工作过程中来。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学习《课标》、集体备课的教研过程。对以后上课具有指导作用。学科学业考试本身也是对本地区美术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应该说,学科学业考试对所有美术教师而言,将是一次专业与教学上的提升。
三、学业测评试题编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美术试题的编辑要以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利用师生手中的现有美术教材,全方位开展美术试题的编辑。美术教材是师生手中最大的美术资源库,全方位开展美术试题的编辑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资源库。试题编辑要涉及美术学科四个学习领域。要突出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即可视性、实践性、审美性。要突破以往美术考试文字性、叙述性限制,以读图、识图的方式统领考试过程。
例如:在“欣赏·评述”领域,可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混放,并配以不同作品文字表述,学生通过读图,认识作品,并选择与作品相应正确文字表述。在“造型表现领域”可以将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哪个作品是三角构图,哪个作品是平行构图,哪个作品是s构图等。这些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美术表现技能的基本要求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突出美术文化课程的特质。
总之,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美术学科考试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需要发展、完善。例如,贴近了操作性但不能代替操作性;缺少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考试评价体系;地区、教材差异,导致测评水平的不均衡,等等。只有把问题想得多一点;把工作做得细一点;把视野扩展得广一点,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开展好,有效提高美术学科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允庆,孙宏安.教育目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4]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