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暗示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6-05-14高银花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金属化学心理

高银花

[摘 要]

近年来,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被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所关注,而学习环境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探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环境暗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期待教师能积极运用环境暗示策略,让学生领悟正确的施教信息,激活学生内在潜力倾向,以构建“无痕式教育”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暗示;环境;初中化学教学

心理暗示是指人们接受外界或他人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而由客观事件引发的人脑机体活动即为心理暗示作用。保加利亚心理医生洛扎诺夫运用这一方法曾成功治疗了一些由考试导致信心不足的心理疾病患者。他总结道:暗示法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交流过程中,争取把各种无意识因素组织起来,挖掘心理潜力、开发思维宝库、激荡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正如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所认为的:一个有效的心理暗示足以改变学生的一切,是教师教学必须采用的一种手段。由于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背景,一种基调,环境暗示主要也是利用具体环境来实现对学生的暗示,它包括物化环境暗示、艺术环境暗示和心理环境暗示。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都能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顺利地接受环境暗示信息,通过师生互动、心灵碰撞,适应学生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构建“无痕式教育”的高效课堂的教育宗旨。那么,如何运用环境暗示教学策略指导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呢?

一、基于物化环境暗示指导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中的物化环境暗示,是指通过一些实物来营造某种场景、氛围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美国环境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埃尔认为:“任何环境都易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它是产生熏陶作用的重要因素。”因为环境在以各种方式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之中,许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当我们见到大海,受大海的暗示,我们的心胸不由得开阔起来;当我们见到高山,受高山的暗示,我们的灵魂不由得变得宁静而肃穆。由此,环境暗示成为了个人与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倘若能达到“人—环境”之间的“共振”,则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协调的境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有意识灌输—有意识被动接受”这样一个教学系统之上的,而暗示教学法则突出强调环境与人的“共振”。教的一方需为学的一方创造一种“共振”环境,在这样一种共振体系中,学生便能自然地、不由自主地、甚至超常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是这样来打造实验室物化环境建设的,除了设置化学园地、化学实验角、微型实验箱外,特别重视学生自制挂图。我们知道,挂图在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大部分是学校购置与教师自制的,但我常常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学生在迈入化学门槛之前,我就布置学生绘制仪器装置平面图,学生完成以后,组织评比,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用来布置实验室,同时按照教学进度不定期地进行更换,使之与温馨整洁的地面、有序摆放的仪器、内容丰富的学化学手抄报、积极奋进的化学家画像交相辉映。这从下图1~4学生作品中就可窥一斑。

如此,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具有良好环境暗示作用的化学学习心理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浓浓氛围。

二、基于艺术环境暗示指导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会感到精神愉快,而美感则可以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兴趣的产生与维持。因此,艺术手段也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和期待。洛扎诺夫一语中地:“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艺术环境暗示是指用艺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含蓄地、间接地对人心理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学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身心处于松弛状态,而大脑仍处于机敏状态,这种状态特别适宜于开发人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的潜在审美功效,在课堂上善于创设美的氛围,无论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现象美、实验装置的流畅美、化学理论美、化学家们不懈的追求美、化学史上的发现美都可以让学生领略科学美的魅力,引导学生对化学美产生新奇、愉快、向往的审美感受,由此迸发出一种发现化学美,表现化学美,创造化学美的冲动,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愉悦心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愉快学习。例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道出了金的化学性质。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到,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儿,无他活不久”,道出了空气的特点。我是这样引入《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美景啊!可如今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无穷无尽的灾难,赤潮,酸雨,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所以我们人类必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拯救生命,拯救地球,保护环境。”则触动了学生保护家园的心弦。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时,我带领成苏、张晓韵等学生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擂台”赛,效果颇佳。

(话外音)一天,金属和盐发生了争执。

金属:尊敬的盐“大哥”,听说你们很怕我们。

盐:怕你们什么?

金属:我们偷梁换柱的本领,常常使你们招架不住。

盐:真的吗?我们倒要领教一下,不过……

金属:“不过”什么?

盐:金属“小弟”,这话你说了不算数,得让裁判来判决。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实力,可以各派几位“大将”参战,一一对阵,若你们绝招灵,则判我方战将失败。最后看谁能取胜?

金属:好吧!若我方胜,请裁判亮绿灯,你方胜,请裁判亮红灯。现在“擂台”比武可以开始了吗?

(将学生组成男女各十人小组。手举写有物质名称的标牌,依次打擂。两名学生分任金属、盐主持人,我亲自当裁判,其余学生当观众)

盐:开始,第一局我方先上,第二局你方先上。

[交 战 双 方\&战 局\&金 属\&盐\&裁判结果\&第一局\&(后上)金属钠\&(先上)硫酸锌溶液\&红灯\&第二局\&(先上)金属锌\&(后上)硫酸铜溶液\&红灯\&第三局\&(后上)金属铜\&(先上)硝酸汞溶液\&绿灯\&第四局\&(先上)金属铁\&(后上)氯化钠溶液\&红灯\&第五局\&(后上)沾水铁\&(先上)硝酸银溶液\&绿灯\&第六局\&(先上)沾水锌\&(后上)氯化银\&红灯\&第七局\&(后上)金属镁\&(先上)氯化铜溶液\&绿灯\&第八局\&(先上)金属钾\&(后上)氯化钙溶液\&红灯\&第九局\&(后上)金属锌\&(先上)硝酸铜溶液\&绿灯\&第十局\&(先上)金属铝\&(后上)硫酸铝溶液\&红灯\&]

比赛结果:4∶6,金属失败。金属一肚子不高兴,而盐却心中有数。观众也在一旁纳闷:裁判是如何按“偷梁换柱”的本意做标准去亮绿灯和红灯的?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可见,在艺术暗示教学里,通过改变教学艺术与环境背景关系,使教学内容既可成为有意注意对象,又可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使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协调统一起来,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不紧张”。

三、基于心理环境暗示指导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心理学家伯恩海姆认为,凡是来自环境的刺激,是对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要素,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通过人的多种器官,从多个侧面、多种渠道影响人们,这种立体式的信息途径决定了环境暗示的多维性和情境性。在化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用成人所期望的价值观搪塞一番。可我同时又发现,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更易张扬个性,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更易克服对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畏惧和羞涩心理,尽管自己的意见独树一帜,也不会遭受来自大多数人的白眼和异议,也不会觉得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是件难堪的事,从而可以直率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受此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师生关系、能够增加学生心理自由度,有利于学生采取新的有效行动、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安全情境,那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不用担心教师的批评、讽刺、冷漠以及学生的嘲笑而能够和谐、自由、平等地与教师探讨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就感,发展元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提高自我学习的效能感,给学生起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例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我请全体同学保持安静,强调用眼睛仔细看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什么现象发生。这就暗示着实验过程中镁的颜色会有所变化。这样,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把本来难以注意到的燃烧过程中的一屡白烟这一实验现象牢牢记住,从而对镁与氧气反应现象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我先问学生,如果有人拨打电话“119”,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通常用什么物质来灭火?学生答:水。此时,我直接将氧气通到水中的白磷上方,白磷马上起火燃烧,学生非常惊讶。因为在刚才老师的暗示之下,水是用来灭火的,现在,老师竟然能使“水中生火”,并让学生做了“烧不坏的手帕” 趣味实验。这样,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进行了理解记忆。

尽管环境暗示对初中化学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当它和具体的教学行为结合的时候,教师营造的“无心”环境心理暗示,才能在学生不设防时悄悄地潜入学生的心灵。反之,所营造的“无心”环境暗示不为学生理解或学生不愿接受,其暗示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总之,只要教师对环境暗示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可以相信,这对构建“无痕式教育”的高效课堂不无裨益。

[参 考 文 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

[2]张景浩.积极心理暗示效应应用个案[J].教育科学研究,2003(4).

[3]郭瑞立.超级学习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金属化学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工业金属Ⅱ个股表现
金属美甲
心理小测试
金属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