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2016-05-14刘常忠
刘常忠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小学生生理及心理发育的客观条件制约,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很难提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以至于小学数学教学很难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双重教育目标,情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方法探讨
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隹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思维就得到了激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动眼,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效果,创设情境激趣,不仅在当前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轻松愉快,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可持续的影响。
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一个学生不爱听故事、猜谜语,不爱做游戏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谜语、游戏等学习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在教學“6、7减几”时,教师创设了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一只聪明的小猴子,在田野里寻找食物,突然它发现了一片玉米地,可开心了。于是它掰了7个玉米,装进袋子里就急忙往家跑。一边跑一边跳,不一会就到家了。可是,它打开袋子一看,咦!怎么只剩下一个玉米了?”由这个小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减法意义,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过程中。再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创设了一个猜动画人物谜语的情境:①一身蓝衣裳,淘气的好伙伴,专爱去探险,问题多又多。(蓝猫)②头儿圆又大,身体小又小,聪明又可爱,爸妈好宝宝。(大头儿子)③一根棒子手中拿,七十二变本领大,护送师傅朝西去,妖魔鬼怪拦不住他。(孙悟空)④头儿圆,嘴巴大,魔术口袋胸前挂,数他本领最神奇。(小叮当)学生边猜教师边板贴出四个动画人物,引出最喜欢哪一个动画人物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生的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中。
二、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除此之外,问题还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激活,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并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想要让学生学懂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成长特点,精心为学生创设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当中去探索和求知,并最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收获。
三、创设有效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情景创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①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②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③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④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⑤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⑥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四、以实践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在《新课标》当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传统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有更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依靠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可用之处及其魅力所在。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知识学习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办法,来测量出自己手中两个纸质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有的剪、有的拼、有的画、有的量,最终都得出了自己手中三角形的面积。之后笔者与学生一同进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大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相互提问解答,并在笔者的引导下最终得出了三角形面积推导的方法。在这一次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还深刻意识到了学习过程当中动手实践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当中勤于动手的好处,进而在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可谓是事半功倍。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