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副镇长开网约车事件
2016-05-14陈啸
陈啸
近期,安徽歙县王村镇副镇长洪升成为了“网红”。其为尽快归还看病借款,通过开网约车还债。6月15日,当他前往县城办事并顺路驾私家车载客时,经人举报被查。有关管理部门称此举属于违规营运;县纪委表示将依规查处。网友们对该事件的评论以同情居多,不少人认为其不吃拿卡要,隐瞒身份通过开网约车补贴家用,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至少不是个贪官。
上班时间接私活是违纪行为,这点毋庸置疑。而且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洪升在上班途中接私活显然不合规矩。其开的私家车并不具有客车运营资质,属于违法运营也显而易见。因此洪升的行为应该接受组织的调查处理。
但有些网民认为,情有可原。尽管洪升因病欠债,但并未因此通过其他手段敛财,也未向组织伸手求助,而是通过开网约车赚钱还债。而且,其挣的的确是辛苦钱。有媒体调查,洪升此次顺路载客的收入不过10元,从注册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到被查,其一共接了300多单,有时休息日要从早上干到凌晨,毛收入总共也不过3000元左右,而其赴合肥看一次病的花费却高达18000元。有观点就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对基层公务员、尤其是较为贫困地区的基层公务员的生活给予更多关心和关注。
生活中,开网约车赚外快的人不少。但如果涉事的只是一名公司职员,而不是一名副镇长,恐怕也不会引起如此关注。其实这本身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公务员理应成为表率。同时,网络舆论对违纪副镇长表示出支持与同情,反映了公众痛恨的是那些真正贪污腐败、道德败坏的害群之马,而对于确有生活困难者是会给予理解和同情的。
跳离事件本身,笔者还想谈谈事件所涉及的网约车、乃至客运出租车的管理问题,因为洪升的网约车正是被认为抢了其生意的出租车司机们举报的。诟病现有出租车运营管理体制的人不少,认为运营准入机制的存在,既阻碍了社会空车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缓解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又人为造成了进入壁垒和价格垄断,不利于行业的充分竞争。其结果只是进一步巩固了一些特殊部门和出租车经营企业的利益,而没有维护出租车司机的利益,甚至强迫消费者为出租车涨价买单。前段时间油价大幅下跌而出租车连燃油附加费都没有取消,以及打黑车需求旺盛都是很好的论据。
网约车平台借助互联网打通了消费者与空车资源之间的联系,使得空车资源与消费者能够轻易对接,并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其好处显而易见,出租车可以通过网上接单提高运营效率;众多私家车主可以通过接送顺路乘客获得收入,补贴养车开销;搭车者若选择网约车则可以将搭车支出减少至出租车的一半左右。在目前叫车难和拥堵现象都比较严重的大城市,这看似是一种多赢的局面。但管理部门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主要是私家车运营违法,以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出租车司机也坚决反对,因为原本一车难叫的局面不在,网约车抢走了很多生意。
笔者认为,网约车之所以能够游走于法律边缘且难以禁止,关键在于市场上的确存在相当数量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质量和价格决定了竞争中谁处于优势、谁处于劣势。对于人大和政府而言,最应该做的,是真正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发,从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制定合理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参与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