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汉年的编辑生涯

2016-05-14朱少伟

检察风云 2016年7期
关键词:潘汉年半月刊小朋友

朱少伟

在我国现代历史上,潘汉年是一位具有非凡经历和传奇色彩的革命家。二十余年的情报生涯中,他出生入死,足智多谋,为党屡建奇功,堪称隐蔽战线的一员骁将。众所周知,他当年在沪还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书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党团书记、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文总”)党团书记、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等职;然而,大家也许不晓得,他昔日在沪也编过多种富有特色的杂志。

《小朋友》周刊

1922年4月,设于上海的中华书局出版《小朋友》周刊,这是一份以儿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杂志,三十二开本,主要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由黎锦晖主编。这份刊物强调“时时体贴小友们的心志,注意小友们的兴趣,谋划小友们的便益”,力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版式美观,设置叙事诗、儿歌、游记、历史故事、名人故事、谜语、故事画、两色画、儿童创作、小朋友文坛等栏目;在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时,既推崇原创,也注重编译,还重视对民间文学宝藏的发掘。潘汉年在家乡江苏宜兴时,就看到过这份刊物,并对它颇有兴趣。

1925年春,《小朋友》周刊需增加人员。经过陈伯吹的热忱推荐,潘汉年被黎锦晖聘为助理编辑。他的主要职责是对杂志进行校对,同时承担一些编辑工作。在忙于编校事务之余,这位仅19岁的年轻人也常喜欢自己动笔。

潘汉年相继创作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如他在《小朋友》周刊第147期发表过《五姐妹》,情节是这样的:五个“穿着同样的衣服、玩着同样的玩具”并怀有“同样喜怒哀乐”的小女孩,因一起故意不肯吃祖母煮的粥,被关在小屋里读书;她们设法从窗口逃出去,但玩耍没有给她们带来快乐,相反招致许多麻烦,最后饿极了只好回家,同时吸取了教训,再也不胡闹。这篇儿童故事寓教于乐,使孩子们读来有种亲切感,易于接受其中的劝导。另外,潘汉年还与陈伯吹合作,在《小朋友》周刊“文库”中陆续推出了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童话《杜宇鸟》《乌龙精》《五鼠闹京城》《蛤蟆王》《大石桥》等作品。

潘汉年参与编辑《小朋友》周刊虽然不足一年,却做出了不少成绩。当年,《小朋友》周刊曾风行国内和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它登载的许多作品均深受孩子们喜爱。潘汉年离开中华书局后,仍关心着《小朋友》周刊,如直到1927年春,他还为该刊提供自己回家乡时搜集编写的民间儿童故事《狗误我》。

这里还应说几句,《小朋友》周刊在抗战期间迁往重庆,后来又继续在上海出版;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被誉为儿童文学大师的陈伯吹先生曾告知:解放初期,潘汉年担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时,有一次在邮局报刊门市部看到这份保持浓郁童趣的刊物,不禁回想起往事,于是他特意买了几本送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孩子。

《幻洲》半月刊

在五卅运动后,潘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6月,潘汉年在沪创办《幻洲》周刊,这是一份综合性杂志,版权页署“幻洲编辑部编辑”;其名称取自世界语“OAZO”的译音及译意,含义为沙漠中的一块“绿洲”。在创刊号上,编辑部申明:“本刊之创设,在摆脱一切旧势力的压迫与束缚,以期能成一无顾忌地自由发表思想之刊物,因此十分欢迎同时代的青年朋友投稿。”《幻洲》周刊出版两期后,就改为半月刊,它先后由创造社出版部、光华书局发行。

《幻洲》半月刊属于小型杂志,每期都分上部、下部,上部名为“象牙之塔”,专登小说、诗歌、散文和美术作品,稿件以软色的通俗风格为基调,主要作者为叶灵凤、滕刚、宰木、周毓英等;下部名为“十字街头”,专登杂文、随笔、时评,文章笔触犀利,讥嘲并重,着重揭露社会的黑暗,主要作者为潘汉年、蒋光慈、田汉等。

针对“象牙之塔”和“十字街头”,潘汉年在所发表的《街梢闲谈》中这样说:“我们并无躲入象牙之塔里的资格,因为不是诗人、小说家、天才、预言者;不过整天徘徊十字街头,也会遐想到一座金光灿灿、安乐无比的象牙塔,让我们进去休息一回……过不惯塔里的生活,你就走出塔门,踏上十字街头,寻你的去路好了!朋友,这里虽是一座巍巍更可怕的象牙塔,一条乱纷纷的十字街,然而两者不分轩轾,依然是一块自由的安乐土!”这含蓄地表达了他决意在郁闷中“企求兴奋”,在黑暗里“追求光明”。

在艰苦的条件下,潘汉年悉心主编《幻洲》半月刊,并绝不放弃“说话机会”,他一边忙于编稿,一边以“严灵”“汗牛”“小开”“小K”的笔名为之撰写了《血淋淋的头》《南京事件》《文化运动与政治革命》《现在要怎样》等文章。潘汉年在猛烈抨击罪恶的旧制度的同时,还对革命理论进行了探讨。

由于《幻洲》半月刊自成风格,所以颇受人们关注。鲁迅也曾留意该刊:1926 年11 月9日,他在给韦素园的信中说:“较可注意的倒是《幻洲》。1927年1月26日,他又对韦素园谈起:“闻创造社中人说,《莽原》每期约可销四十本。最风行的是《幻洲》,每期可销六百余。”

1927年2月,《幻洲》半月刊登出《汉年启事》。到10月,《幻洲》半月刊又发表潘汉年的《我再回上海》,这篇文章谈了作者近八个月的“刺激,苦厄”经历(其间,他应郭沫若、李一氓之邀曾在江西南昌担任《革命军日报》总编辑,在湖北武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纂股长),表示将继续尽心尽力主持刊物笔政。

《幻洲》半月刊编辑部起初设于上海闸北宝山路三德里B22 號,此时已迁至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临街的“局促得简直连脚也伸不直”的亭子间,而且汽车声“彻宵达旦不停止”,十分嘈杂。潘汉年风趣地称那亭子间为“听车楼”。那时,“听车楼”也成为一些文艺家聚会的场所。

1928年1月,《幻洲》半月刊出版第二十期后,因遭国民党当局查禁而被迫停刊;仅隔数月,潘汉年支持叶灵凤在沪创办《戈壁》半月刊(由光华书局发行,共出版四期),他曾希望这份杂志成为《幻洲》半月刊的后继者,并说:“‘戈壁者,‘幻洲被禁后的一片‘沙漠也。”相隔多年,叶灵凤偶见“听车楼”旧址触景生情,他写下感叹:“昨天夜里经过霞飞路,望见当年听车楼的旧址如今已改作洋服店,真感到沧海桑田,就在我这样小小年岁的人的身上,也已经应验着了。”

潘汉年谈起《幻洲》:“汉年和我,年轻的我们两个编者,接着从四川云南边境的读者们热烈的来信时,年青的血是怎样在我们的心中腾沸着。”《幻洲》半月刊虽然存世仅一年半,但在社会上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这位革命家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潘汉年半月刊小朋友
《 青春期健康》杂志(下半月刊)征稿启事
2021年4月《青春期健康》下半月刊读者调查表
2019《青春期健康》下半月刊征稿启事
找茬儿
Let’s DIY Poster
《对联》下半月刊2011年征订启事
作为当年的审判人员,我们有一种负罪感
秋风萧瑟祭英灵
毛泽东为何亲批:潘汉年不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