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补短板 静心谋长远
2016-05-14许德明
许德明
去年启动的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前正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为共同推动综合治理,加快补齐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短板,市人大常委会将此列为今年的专项监督项目,并将开展专题询问。自4月下旬启动监督调研以来,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组织委员和代表已先后赴闵行、普陀等10个区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各区整治进度、好的经验做法、工作中的难点和相关建议。逐个区调研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纵然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每个区、每个街、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精神振奋,治“五违”补短板的决心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大家都在乘势发力、自我加压,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清除“五违”现象。从去年首批的9个区11个治理地块,到今年的“17+X”推进模式,整治工作声势之浩大可谓前所未有,成效之明显也是前所未有,昔日市民群众诟病的“五违”问题突出、环境脏乱差的地块大多已经夷为平地,有些区域甚至已经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在各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各级领导的决心、各部门的合力、基层政府的作为和担当,以及社会舆论的支持,这些积极因素共同促成了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缺一不可。从目前的工作态势判断,通过持续几年高强度的综合整治,本市城乡生态环境面貌必将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五违”集聚的区域问题大多由来已久,情况错综复杂,全面消除这些乱象除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借势聚力、攻坚克难之外,同时也需要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聚焦和社会各方面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市级层面要给予基层政府和一线具体操作的部门更有力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及时解决整治资金平衡、集体经济发展、土地功能调整、建筑垃圾出路等实际困难,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可持续推进。
“破”属不易,“立”则更难。人大的监督审议和专题询问,不但要推动破解综合整治中的困难和矛盾,助推整治工作的进度,还要更多地关注整治后的区域转型发展和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等问题,这是市民群众的期盼,也是补短板工作的要义所在。眼下28个市级重点整治地块和各区X个自选地块大刀阔斧“拆”的工作基本已临近收官,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市区两级政府系统谋划这些区域的长效管理和后续发展,巩固集中整治的成果,提升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当务之急,是要统筹好规划、管理、发展等工作,使这些昔日的短板逐渐蜕变为城乡发展的新亮点,增强市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坚持规划先行,描绘科学发展蓝图。目前,这些正在逐步拆平的区域,有的已经植树造绿成为生态空间,有的已经规划为中央商务区,但有些地块因为土地权属、土地性质等原因,尚未明确下一步具体用途,准备加堵围墙暂时闲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既不能推倒拆平就完事,也不能匆忙上项目。当前本市正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宜以此为契机,结合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加快明确这些整治清拆地块的规划定位,为后续的科学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法治思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五违”问题的表象是区域生态环境脏乱差,其实质是执法监管的长期缺失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薄弱涣散,这也是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真正需要补齐的短板。通过这轮综合整治,应当对产业、人口、环境的综合管理和动态执法等进行认真地总结、反思,在执法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力争有实质性的进步,更加自觉和坚决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强社会治理,更善于通过基层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实现城市健康运行。
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地区居民获得感。全力清除“五违”乱象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广大市民期望看到的,而共享治理和发展的成果,则是当地群众更现实的期盼。集中整治在大规模消除“五违”现象的同时,客观上对一些群众的收入和集体经济产生了一些影响,给基层社会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在整治过后,形成有效的“造血”机制,使当地群众不仅能够享受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同时还能共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果,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时也关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终的社会认可度。
我们也期待着,通过这次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寻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推动破解实践中的难题,加快补齐短板,更好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作者系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