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路漫漫,多些畏惧

2016-05-14石佳卉

求学·素材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前路公共资源驴友

石佳卉

①岛崎藤村曾说:“我愿化作一棵草,鸽子足下轻柔的草,黎明的一棵草。”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每一个民族的人都拥有的,这也就不难解释旅游在生活水平提升的今天为什么呈现全民化的现象了。

②伴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驴友背包客逐渐为人熟知,他们背后的许多社会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2013年,6名驴友在牛脊梁自然保护区失联,经过政府3天3夜的紧急搜救,花费公共资源近10万才得以让他们脱险。而近几年来,像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不仅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更给营救中的救援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危险,这些都是因为驴友自身法律意识淡漠所造成的。

③生活中,人们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旅行。大多数人,他们旅行的目的并不在旅行本身。中国人向来对旅行的意识十分淡薄,加上自身文学传统中的抒情因子,即便是游山玩水,人们通常也把旅行的意义蕴藏在简短的诗词中打发了事。然而,思想意识的革新使得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休闲而非休息。当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变成许多人的人生箴言后,一趟奋不顾身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也成为众人心之所向。可这种看似潇洒且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奋不顾身”,难道不是一种任性而不考虑后果的做法吗?

④旅行,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驴友的日益增多,旅行这一现象越来越被人们肯定。只是,在这种“奋不顾身”的旅行背后,是驴友们对自然力量的轻视,对景区规定的漠视。这些“说走就走”的驴友,或许他们有值得我们肯定的生活方式,但显然他们不具有让我们值得肯定的文明素养与法律意识。驴友也属于旅游者,驴友组织者也属于旅游从业者,从这种意义上说,驴友的行为一旦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就应当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驴友的文明,就不可能有现代真正的旅游文明,驴友的一举一动也应当被纳入法治与文明的笼中。

⑤旅行,曾代表着人们对异域的恐惧,然而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旅行却少了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多了一份对自身力量的高估。前路漫漫,多些畏惧。畏惧自然,畏惧生命,畏惧法度。

寫作思路

开篇 主体 结尾

①—②名言开篇,点明主旨,提出中心论点

③正面入手,分析原因,论证观点

④更进一层深入论证,深层分析 ⑤画龙点睛,突出主旨

名师点评

1.内容方面:作者善于引用名人名言,善于说理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分析,思考当下的社会现实,赋予说理充分的依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表达方面:文章层层深入,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辅以抒情和叙述的表现手法,多种表现手法有效结合,增加了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和美感。

3.发展等级: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当下现实问题,在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发现历史的影子。文章文体特征明显,但是立意中规中矩,稍有欠缺。

总得分:内容方面18分+表达方面18分+发展等级16分=52分

猜你喜欢

前路公共资源驴友
前路
路灯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盆景乎?风景哉?
驴友“迷失”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系统项目
逐梦记·马
不能简单将高校资源变为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