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教育细节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2016-05-14李富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细节心理健康教育

李富荣

〔关键词〕细节;教育;心理健康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个教师责无旁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更深深地感觉到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结合我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体会到关爱学生心理健康除了要加强家庭、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外,更要渗透在教育教学生活的实实在在的细节中。

一、在课堂教学细节中关爱学生

(一)在“回答问题”细节中尊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需要尊重和爱。孩子在成长中更需要尊重需要爱。孩子在被尊重的环境中会得到一种成长的力量,在爱的滋润里获得健康发展的空间。尊重孩子、关爱孩子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

一年级的一次语文课上,我检查孩子们背诵课文《阳光》。我看到平时极少主动回答问题的李延豪悄悄地举手了,只是举得很低。我心里特别高兴,轻轻地走到他身边,鼓励他说:“孩子,你背诵一下,好吗?”他点了点头,“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显得更高了,河面河面……”他一开始声音很高,背着背着,有些磕巴。这时有些学生在偷偷地笑,有的还“扑哧”笑出了声音,此时的李延豪小脸通红,一句也想不起来了,直直地站在那里。我赶紧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老师相信李延豪同学已经背过了,你们的笑声使他紧张得背不下去了,你们这样做对吗?”此时的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从这节课开始,咱们班不管谁回答问题,大家都要给他鼓劲儿,好不好?”之后每当李延豪被提问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鼓劲儿,他的紧张渐渐消除,变得自信起来。一段时间后,他不但能清楚明白地回答问题,而且与同学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学生们也养成了尊重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二)在“检查作业”细节中理解学生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孩子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每个学生都是向上的、向善的,都想做好孩子。但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理解孩子,和他们一起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与他们一起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感同身受才是教育的黄金法则。

一次,李子涵没有带语文书,被同桌告状。看着李子涵无辜的小模样,我因势利导:“同学们,老师相信,李子涵同学昨天晚上一定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让家长检查课文背诵了,不然,语文书怎会落到家里呢?”我细心地发现子涵的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好像在说:“老师真神,这么理解我!”我又不失时机地说:“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养成做完作业后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是不是?”他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

(三)“难点知识”学习细节中引导学生

识字、写字教学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在指导写“繁”字时,我让学生观察单独写“每”和“繁”字中的“每”字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繁”字中的“每”字的最后一笔没有出钩,我紧跟着追问为什么在这里这个“每”字不出钩呢?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答道:这样会撑破格子,这样字太大、太长了,不好看。于是我说:“如果你就是这个“繁”字的其他部分,你会对“每”字说些什么呢?”学生很激动地说:“谢谢你!你谦让的美德值得我学习,我会永远记住的!咱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我抓住这个时机,说:“为了让大家生活得开心,我们又该怎样和我们的同桌、邻居、亲人相处呢?”这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想不用再多说,孩子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教学j、q、x 和ü相拼需要去掉ü上两个点时,大多数学生争先恐后地背起了学前班学的儿歌:jqx怪脾气,见了ü眼就挖去!我听后,感觉这个歌谣虽然能使学生很好地记住j、q、x和ü相拼的特点,但也太残忍了点,于是我问学生:是不是每一条小鱼遇到j、q、x时都要被挖掉眼睛呀?学生有的笑,有的在思考,有的不知道怎样回答,“是不是太残忍了呀?”这一问,学生来劲了,一起回答“是!”随即,我即兴编了一个顺口溜:“小ü真调皮,见了j、q、x,赶快把眼闭!同学们,小ü的眼睛很调皮地闭上了,而不是眼睛没有了!”学生也非常同意这一观点,爱心教育无痕地渗透在学习知识之中。

二、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会担当

一些孩子犯错之后总能给自己找到貌似充足的理由,经常相互推脱、指责、掩盖实情,很少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如,两个学生打架或闹矛盾后,我找到他们,他们总会说,“我没怎么着他,他就打我骂我。”这种现象很普遍,我认为要教育学生“敢于担当”,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担当”,教师的以身作则便是最好的教育。

一次课堂上,我板书“魅力”的“魅”字,把半包围里面写成了“末”,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魅力的‘魅里面是“未”,您写错了!”我的脸顿时热了一阵,随即又想,这不是教育学生敢于担当的契机吗?孩子的言行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于是我诚挚地向学生认错:“不好意思,刚才老师太粗心了,如果同学们都学了老师的‘魅字的错误写法,老师可就误人子弟了!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写到教学反思中去,给自己敲个警钟!”

“哗……”不知是谁带的头,学生们居然鼓起掌来。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敢于承认错误,做学生行为的表率。

三、从来不当众点名批评学生

如果哪个学生做错了事,我总是选择暗示方式,从来不当众点名批评学生,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小面子”,又使学生心理上易于接受。

一节语文课上,正当我讲得兴致勃勃时,耳边突然传来“悠扬”的歌声。我稍微停了一下,故意作出侧耳倾听状,直到歌声消失。我说:“听课专心的孩子才能有所收获。”并冲着他微微一笑,他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赶忙坐直了身子认真听讲。

课后我想,如果当时我严厉地点名批评,挨批评的学生肯定会很没有面子,更没有心情继续听课,一节课下来肯定没有收获,而我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会被打乱。犯错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过程。

四、与学生心平气和地说话

和学生说话,是老师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课堂上、课间、楼道内、办公室里、校园里、上学放学的路上,都有可能和学生说话。但不能因为说话次数多,机会多,就无所顾忌、信口开河。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可以决定学生的喜怒哀乐。发火、着急、凶巴巴地对学生“河东狮吼”,只能说明教师无能。不仅使学生的心和我们疏远了,而且还掩盖了事实真相,使我们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何谈融洽的师生关系?责备、训斥、劈头盖脸的批评,甚至大发雷霆,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灵。因此,和学生说话时要摒弃呵斥、指责、质问的色彩,要做到先“心平”后“气和”。

我在和学生说话时就很严谨,让学生从我的话语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关注、肯定和喜欢。比如:“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有请温才子(温卓远同学)来回答。”“写完字的同学请以最端正的坐姿暗示老师。”“这个字的撇捺一定要舒展,就像微风吹拂的柳条一样美!”“这个横折弯钩写的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浮在水面上引吭高歌呢!”“请你先坐下再细心地思考一下。”……

总之,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教师一定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沐浴在老师的关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禹城市实验小学,德州,251200)

编辑/张帆

猜你喜欢

细节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