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趋势
2016-05-14李亚强陈朝阳
李亚强 陈朝阳
〔摘要〕职业生涯辅导由职业指导发展而来。自从20世纪初有研究者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关的职业指导理论,在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这一概念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从单一和静态向双向互动和动态整合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今中学职业生涯辅导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7-0007-03
一、职业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历程
职业生涯辅导由职业指导概念发展而来,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以1909年Frank Parson的著作《选择一个职业》[1]的出版为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在学者们的不懈探索中也在一直向前发展,迄今已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人职匹配理论时期
20世纪早期,职业生涯理论以职业指导运动为标志,强调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人格与职位的匹配。Parson[1]在其著作中最早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这是用于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辅导的最经典的理论之一。后来,Holland[2]在1959年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Schein[3]在1974年提出了职业锚理论,二者也都是典型的人职匹配理论,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化的人职匹配理论。
(二)职业发展理论时期
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探索职业生涯,引入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等概念,强调员工在职业生涯中的多重角色。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按照时间及发展顺序,划分成不同阶段。以Super[4]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为代表,他将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标志着职业辅导转变为职业生涯辅导。此外,美国心理学家Ginzberg[5]根据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在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也提出了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三)社会认知视角时期
20世纪80年代,社会认知视角的职业生涯理论崭露头角,学者们通过对价值观、经验、动机以及行为的研究来解释职业发展的规律。
最能代表此时期社会认知视角的职业生涯理论是Lent[6]的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简称 SCCT),此理论接受了当时Bandura[7]的三因素互为因果模型,认为个人的属性如内部认知、情感状态和身体属性,外部环境因素与外显行为都双向地相互影响。且将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个人目标作为其核心的三个概念。除此之外,SCCT也十分重视包容已有的理论成果,如心理因素(如兴趣、能力、价值观)、社会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培训机会等)的作用[8]。因此,SCCT是将心理、社会、经济等融入职业理论,并阐述其对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影响的的一种整合的职业生涯理论,与其相类似的整合理论还有Ford 和 Lerner [9]提出的发展系统理论(DST)。另外,以动机、需要为侧重点的职业生涯理论分别有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和罗欧的需要理论。
(四)建构主义和叙事方法时期
最近,建构主义和叙事方法成为新的研究动向,职业生涯理论开始关注人生信念、人际关系和生存价值的建构。建构主义提供了一个可理解的、历史的、具有语境意义的职业生涯视角,强调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和创造自我。系统职业理论和混沌职业理论就是建构主义背景下新发展出的理论成果。
McMahon和Patton[10]将系统思想引入职业发展领域,考察个体、组织、群体及社会环境因素对职业发展的综合影响,提出了系统职业理论(Systems Theory Framework of Career Development)。该理论认为,个体不是生活在孤立的自我世界里,而应该将自己放在整体环境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系统地思考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Pryor和Bright[11]将数学和物理领域的混沌理论引入职业生涯理论,发展出职业混沌理论。此理论强调职业发展咨询的重心逐渐由线性的职业决策转向复杂、动态的职业发展过程,呼吁职业发展咨询师改变咨询方法,注重平衡被辅导者的潜力和限制、不可预测性和预期以及混沌和有序等要素,并提出正视客观限制比回避限制更有益于职业发展[12]。
二、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发展的趋势特点
(一)由单向向双向交互的发展趋势
1909年Parson提出的强调“特质—因素”的人职匹配理论,及后来Holland提出的职业性向理论和Schein提出的职业锚理论,都属于人职匹配理论,其共同特点是突出个别差异,注重人格特质和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其局限在于过分重视辅导者的作用,而将被辅导者放在被动的地位,且过分重视职业信息的意义,而忽视了被辅导者的心理特征,被辅导者处于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地位。
然而,从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出现了重大变化——由指导向辅导观念的转变,即由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辅导,由之前的单向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关系,被辅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其自我潜能受到了重视。
(二)由静态向动态,再向整合的发展趋势
人职匹配理论是对职业进行静态的理解,将其视为一次性选择完成的过程。到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时期,学者们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探索职业生涯,将职业视为多次完成的动态的选择过程,是伴随个体一生的历程,而且这一时期的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家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Super[13]于1976年将生涯定义为: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变方向和历程,包括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角色。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和发展系统理论则将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向整合趋势,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动态地、合乎逻辑地解释人的职业选择现象的整个过程及机制。
而最近的混沌理论不只考虑到职业发展的确定因素,更认识到其中的不确定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从另一个视角体现了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发展的整合趋势。
(三)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职业生涯辅导理论最初只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演变与科学的发展,不只受到了心理学中其他理论流派的影响,也引入了社会学、经济学或物理与数学领域的理论,而衍生出相关的职业生涯理论。最初1909年Parson提出的强调“特质—因素”的人职匹配理论根据心理学中的人与事匹配而提出。职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辅导的概念转变,则受到了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的影响。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SCCT)吸取了班都拉的三因素的互为因果模型,将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个人目标作为三个核心概念,构建了职业生涯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模型。
克伦葆茨等人引入了班杜拉的另一理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将其运用于职业生涯辅导领域,认为职业发展过程错综复杂,受许多因素交互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学习经验和工作定向技能。
工作—家庭平衡理论,是将社会学与心理学皆关注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引入职业生涯领域发展而来。
职业生涯辅导的决策理论,是Gellatt[14]将经济学决策理论引入职业生涯辅导的研究中发展而来,强调职业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对职业决策过程和步骤、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辅导是培养与增进个人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最近的职业混沌理论是引入了数学与物理学领域的混沌理论从而发展起来。而系统职业理论则是引入了系统的思想。
(四)由单一因素影响向多方因素影响的趋势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由最初的单纯的考虑人格与职业,发展为对心理、经济、社会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考虑外部因素较多的如工作—家庭平衡理论,更加重视被辅导者内部心理机制的则有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和罗欧的需要理论。而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整合,更是成为职业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趋势之一,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SCCT)和发展系统理论(DST)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五)由点到面再到区的发展趋势。
人职匹配理论只是人格与职业两点之间的联结关系,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SCCT)则是将职业理论更加全面地进行了综合考虑。但全面的、整合的理论中,又划分了许多小的区域。比如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将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职业生涯探索阶段是中学生和大学生所处的阶段,因其处于就业的关键时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从而发展出专门的职业生涯探索理论。
SCCT中的自我效能概念,因其与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有专门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类似的还有职业成熟度、职业困惑等概念。
三、对我国当前中学职业生涯辅导研究的启示
职业生涯的研究和实践在中国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在引进国外学说的时候,主要介绍的仍然是传统理念下发展的那些视角较为单一、静态的理论和研究框架。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重对新的观念和定义的介绍,尤其是那些动态、整合的理论。
职业生涯受不同文化对家庭、工作、成功、价值观、生命意义等认识的制约,受不同文化中人际关系模式、领导模式的制约,更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问题的研究历程不长,未做到精细化地深入研究,重视程度不足,经验缺乏。例如,关于女性、进城务工农民、下岗人员等群体的专门性研究较少。
而针对于中学的职业生涯辅导,现状也不容乐观。我国的职业生涯辅导主要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关注过少。因此,从教育行政机构到学校教学工作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在其中大多流于形式——很多中学并未开设此课程,即使开设,也只是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不大。
中学的职业生涯辅导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它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理论或做法能适应所有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体制,在国外行得通的理论和做法对我国不一定适用。我国中学的职业生涯辅导,应在广泛借鉴外国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尽快产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指导理论,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
参考文献
[1]Parsons F. Choosing a vocation[M]. Houghton Mifflin,1909.
[2]Holland J L. A theory of vocational choic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59,6(1): 35.
[3]Schein E H. Career Anchors and Career Paths: A Panel Study of Management School Graduates. Technical Report No. 1[J]. Administration,1974,(2):36.
[4]Super D E.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M]. New York: Harper & Row,1957.
[5]Dubin R,Ginzberg E,Reilley E W,et al. Effecting change in large organizati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8,23(4):462.
[6]Lent R W,Brown S D.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An overview[J].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6,44: 310-321.
[7]Bandura 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 Eng lewow Cliffs,N. J. Prentice-Hall,1986.
[8]龙立荣,方俐洛,李晔.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与传统职业理论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2): 225-232.
[9]Ford D H,Lerner R M. Developmental systems theor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M]. Sage Publications,Inc,1992.
[10]McMahon M,Patton W. Development of a Systems Theory of Career Development A Brief Overview[J]. 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1995,4(2): 15-20.
[11]Pryor R G L,Bright J E H. Order and chaos: A twenty-first century formulation of career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3,55(2): 121-128.
[12]周满玲,张进辅,曾维希. 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2006,5: 737-742.
[13]Super D E.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M].Washington,D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4]Gelatt H B. Positive uncertainty: A new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for counseling[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9,36(2): 252.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315211)
编辑/王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