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贵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2016-05-14梅松
梅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贵州提出“知行合一”的伟大哲学思想。如今,在黔中大地,贵州人坚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用实际行动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加快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发展的脉动和气息,体会到推动绿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贵州颜色
贵州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每一个到过贵州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贵州多绿,全省森林面积超过1.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多绿也意味着多山,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耕地支离破碎且贫瘠,“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贵州的真实写照,勤劳的贵州人民常年在“鸡窝地”“巴掌田”上找食,对抗着贫困与落后。
要发展还是要青山绿水,曾经是摆在贵州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在这方贫瘠而又美丽的土地上,经济如何发展,人民如何富裕,社会如何稳定,如何让这一方水土成为人民同步小康的载体?这些,都是贵州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多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是发展的底线,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实现同步小康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生态的底线,绝不能以破坏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路子。从此,绿色不但是贵州大地的颜色,也是贵州奋进的底色,更是贵州发展的原色!
绿色保障
“以促进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立法。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2016年1月28日,贵州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中这短短的一段话,背后却凝聚着贵州省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2009年,《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出台,这是我国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2011年10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出台。该条例不仅为赤水河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更为贵州生态文明立法提供了经验。赤水河也因此成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之先“河”。
2014年5月17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并于当年7月1日实施。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条例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开创性和地方性:确立了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突出了加强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强调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环境信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这些内容,国家之前都没有专门的立法规定,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
2014年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先行一步。
2015年11月,贵州省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贵州将立足省情,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贵州,以强有力的法律与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的发展。今天的贵州,向世界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贵阳、遵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淘汰落后产能729万吨,建成126个重点减排工程。启动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营造林454万亩,治理石漠化10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2235平方公里……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
贵州大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贵州以丰富旅游的生态和人文内涵,用凉爽的天气、清新的空气,赢得更多人气和财气,“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正越来越彰显其魅力,2016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公布的52个全球最值得去的旅游目的地中,贵州入选,这个有着公园省美誉的地方,正在聚焦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让我们用以下数字来描述贵州的独特:贵州拥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2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茂兰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果树、荔波樟江、都匀斗篷山等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遵义、镇远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9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8000个少数民族文化古村寨等——这些数字,折射着贵州的神奇与厚重,也证明了“公园省”绝非浪得虚名。
贵州是天然的大公园,处处是风景;贵州也是一座民族文化大观园,处处有风情。散布贵州的各大自然保护区,既有古朴的原始风貌,又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既有气势磅礴的天下奇观,更有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贵州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地;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的世界最大种群分布地;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同时,梵净山冷杉、秃杉、珙桐等被国家列入抢救性保护目录的濒危珍稀野生植物物种资源,也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贵州,一张随手拍摄的照片就是一张明信片,国家公园省名副其实。
生态文明新旅游
有着如此丰富的资源,如何发展旅游产业,又保护好生态,贵州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寓生态文明建设于旅游发展之中,让两者奏响优美的和弦。
“天下第一瀑”黄果树大瀑布一直在变,在变大,在变美,在变绿。如今,漫山的绿色与白色瀑布融为一体,飞流直下气势更显磅礴。
为了还原黄果树的美,安顺市政府贯彻“人搬走,绿回来”的政策,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却扎扎实实地体现了对生态发展理念的执行。经过改造后的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不仅可以正面感受大瀑布的气势,更可以 “慢游”品味黄果树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三湾一水几分田,十里河溪鹭跃鸣。”这是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愿景。现今,这一愿景正逐步实现,今年5月1日,黄果树国家公园一期正式运营。观景平台、步行栈道初具规模,穿行期间,可俯瞰河谷,亲近花海。整个国家公园建成后,黄果树各大景点将串联起来,游客可在内徒步、露营等。
从罗洪桥出发,徒步穿过栈道,通过霞客亭直通古榕园,坐在听瀑亭,听水声隆隆。前行不远,走进沐雾亭,扶栏远眺,瀑布美景映入眼帘,阵阵水雾融着树花草的清香扑面而至。边走边赏景,缓步而行,到了栈道末的亭台中,可在发呆亭中坐下来,歇歇脚,回味美景,发发呆……
黄果树最美的当然是大瀑布,但贵州吸引你的绝不仅是大瀑布。
无可复制的生态王国梵净山,这一座拥有传奇故事的大山,它傲视苍穹,左揽乌江、右怀锦江。梵天净地佛门依,云雾缭绕景色奇,蘑菇金顶显雄伟,更有奇幻如海云。
森林覆盖率90%以上,每立方厘米含12万~18万个负氧离子,它不愧为“天然氧吧”和“养生天堂”。
梵净山有99条溪泉,经年不绝穿行在莽莽群山间,颇具“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为这片秘境增添了无穷活力,溪泉水清冽甜美,均可直接饮用。
全世界仅存的800多只黔金丝猴,惬意地生活在梵净山的原始森林中,与珙桐树、红豆杉等2600多种生物一起生息繁衍、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尽情述说着“生态王国”千古传奇。
“中国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风情万种。饮一口苗岭的神泉,流淌在苗岭山中,呼吸着浓浓的雷公山的仙气,细细品味菜香、松香、酒香、磨香,只想醉去,不想醒来。呼吸新鲜空气,喝着山泉水,吃的是野生生菜……这种美梦般的绿色生活方式,在千户苗寨唾手可得。
一直以来,千户苗寨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是雷山县偏远贫困的乡镇之一。苗寨发展工业无条件,做大农业品牌无土地,面临着现实发展困境。根据苗寨的现状,按照生态旅游的理念,雷山县一方面加大对西江苗寨基础设施投入,一方面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力度,重点推进道路修复、房屋修复、环境绿化、风雨桥美化、卫生净化、居民民族特色化、风景田园化等为主的“两修、五化”建设美化工程,完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变好了,留得住游客;民族文化留下了,留得住乡愁。如今,西江苗寨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和文化的情况下,发展起了生态民族旅游,实现了群众致富、增加地方收入的目标。
“中国锥形喀斯特博物馆”万峰林,气势恢宏。秀美的山峰,古朴的村寨,清澈的河流,金色的稻田,浑然一体连成一片,闻着阵阵稻田清香,游历山间仿佛进入了画中。穿越24.4公里徒步栈道,那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壮丽奇美。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万峰林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这里的美不掺杂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是天然的生态之美。拥有了干净的水,花草树木,再有温暖和煦的阳光,这才是生活的本真。
喀斯特山地向来以生态脆弱、难于种植为显著特征,而以万峰林为代表的黔西南,同时以其峰林磅礴之魅、民族文化之魅和自然生态之魅,在北纬25度线上成就了世界喀斯特山地的生态明珠。这一切,得益于黔西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组合,更缘于峰林里布依族、苗族人崇拜自然、敬畏山水的天人世界观,缘于发展中对“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坚守。
生态红利
生态红利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准,如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跌破“金饭碗讨饭吃”困境,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而又不破坏绿水青山?贵州探索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宝贵经验:以经济开发促进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通过发展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绿水青山不断变成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
黔南国家农业科技园依托生态茶叶种植、特色蔬菜种植、特色水果种植、特种水产养殖业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打造生态茶叶产业园、特色蔬菜产业园、特色水果产业园及大鲵养殖示范基地“三园一基地”。到2017年园区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4.04亿元,年接待游客3万~5万人次,解决2万人就业。依托科技,这里将走出一条高效、低耗、轻污染的新型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通过技术示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减少农药使用,降低能源物资消耗,改善土壤质地,缓解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的问题,从而彻底告别传统农业低效高耗高污染的模式,走向绿色崛起的未来。
铜仁市以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带动,相继启动了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健康产业规划建设,创新农旅一体化的新兴旅游方式,不断将生态文明转变为优势资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步伐。2015年,梵净山所在的铜仁市共接待游客3100.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收入240.18亿元,同比增长23.5%,分别是2010年的3倍、4倍。旅游收入增速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三。
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如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地位,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种植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一批特产形成品牌,畅销全国。
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贵州正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努力践行“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观,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