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史云梅耶的重口味世界
2016-05-14袁晋
摘要:当提到到捷克动画,有必要拿出来一讲的就有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黑暗、阴郁的画风是他拍摄电影的主题。他认为看透问题的本质,不只是关注政治活动的表面。他通过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拍摄《食物》,反映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反映着他内心对艺术的态度。本文试图通过对《食物》的情节分析,走进杨·史云梅耶的艺术心象。
关键词:杨·史云梅耶;超现实主义;食物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14-01
一、杨·史云梅耶
杨·史云梅耶(Jan Svankamjer),1934年9月出生于布拉格,他的父亲是一名橱窗设计师,母亲是一名裁缝。学生时代钟情超现实主义艺术,当时流行的木偶戏对他的童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上童年时期的厌食症,被父母送到当时专门政府设置的特殊机构进行强行进食。他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每个星期增重一公斤的孩子才有糖吃,因此他们会在体检称体重前偷偷喝下大量的水,一段时间后,他已经羸弱得坐上了轮椅。“杨·史云梅耶说自己小的时候胃口很小,总是吃得很少,于是家里人就给他喂很多的东西,在他年少的时候,父母也是逼他吃很多的东西,于是造就了一种他对食物的恐惧感。”童年的痛苦经历使得他对食物有着特别的感触。这种感触和人内心深处对食物缺乏的原始焦虑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当这种紧张流露在作品中时,我们就看到了内里长满蠕虫的苹果,舌头味蕾的特写,伴随着清晰的咀嚼声的嘴部特写,等待进入狭小屋子进食而排起长队的人们。所以,他镜头下的食物是恶心的,餐具是肮脏的,人物吃相是贪婪和丑恶的。这也就是他手中电影的主题为什么都以阴郁、黑暗为主题的原因。
二、杨·史云梅耶的超现实主义
1968年,在拍摄《花园》之后的2年,他加入了杰克超现实主义组织,在这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也并不排除是因为他的妻子伊娃也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原因。当我们用超现实主义来形容他的作品时,并不是仅仅从形式上去概括那些奇幻迷人动画形象和画面,而更本质地指向其作品对人的生存处境的烦死的精神气质。对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紧张感和人类生存的荒诞性的揭示使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关于动画艺术可以是什么样的问题,杨·史云梅耶也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一如在他的电影当中,超现实的倾向始终贯穿,这让他的电影似乎游离于传统的动画创作之外。事实上,自从第一步作品开始,他的动画从来不缺乏诙怪诡异的画面。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没有在动画中寄托理想的愿望,一如他自己所言:“动画师专注于为自己建造的密封世界,一如玩赏白鸽以及饲养白兔的人,我不会视自己是动画电影人,因为我并非对动画技术感兴趣;我制造全新的幻觉,目的只是让日常物件恢复生命。超现实主义存在于现在,而非与现在毗邻。”
三、重口味世界《食物》
在他拍摄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短片《食物》是一部三段式的作品,分别是:早餐(breakfast)、中餐(lunch)以及晚餐(dinner)。其中所表现的故事很简单,表现手法却一段比一段夸张,意义一段比一段深刻。
早餐: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模仿和重复。每一个吃饱的人就是一部自动贩卖机,从阅读说明、投币、运送食物带获取餐具,就是对自动贩卖机的生动模仿。其中对于取餐的模仿非常巧妙,朝着下巴狠狠地打一拳,刀叉就会从两只耳朵里面有节奏地冒出来。每个食客在饱餐后,又都会变成另一部自动贩卖机,为后面的人提供食物。这种付出与索取不停地重复传递下去,以及门外无穷无尽排着长队等待的人,都意味着人们不择手段的索取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习惯行为。
午餐:这一部分的表现非常残酷,已经开始了人和人之间的食物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午餐都非常的丰盛,但是在这部动画片中,人物的午餐却没有食物,而是一些平时的必需品。这种异常化的效果,带领着观众跟着一起寻找、猜测画面以及场景中可能会被吃掉的“食物”。直到在两个食客吃光了身上所有的东西而变得一丝不挂的时候,观众还在沿着画面同镜头下的人物共同思考着下一个可以吃的物品。而就在这时,其中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举起了刀叉,他要从吃一般的物品升级到吃人。于是,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了,杨·史云梅耶的艺术口味究竟有多重,通过他赤裸裸的揭示这样的一个现象,为的就是反映一个主题,那就是人会为了满足自我不惜放弃尊严和道德“吃人”的残酷现实,与此同时,从政治关系的立场来说的话那就是资本家剥削的丑恶嘴脸。
晚餐:第一个绅士在吃的时候,用刀子摘掉了结婚戒指,第二个运动员脱掉了餐桌上作为食物的那只脚上的运动鞋,第三位时尚的女士正在享受作为女性第二性征的胸部以及最后一位看似生活不规律的男性正在享用自己的生殖器。这些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身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杨·史云梅耶的镜头下,他们一反常规的将画面的口味较之早餐和中餐更重了一层。食客们吃身体器官,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暗指人的精神。观众看着各种调味品优雅的洒在餐盘里,知道真想大白,与观众心里的预期产生严重冲突,使观众对这种现象产生明确的观点,这就是杨·史云梅耶要做的。
从杨·史云梅耶镜头下分析出来的早餐、中餐以及晚餐,这三个部分作为整个影片的组成部分,视觉上一步一步的加深冲击力,利用画面中人物吃东西镜头的连续性大特写,揭露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夺取别人的东西,又不择手段的侵占他人的利益,甚至会为了欲望吞噬自己的灵魂。一部真人表演的动画,听着怎么都有点荒诞。但是杨·史云梅耶刻意淡化了人物的生活背景以及语言特征,而是把人最不容易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赤露露的展现在镜头前。《食物》画面非常简单,荒诞,奇幻,通过欣赏口味的逐层递进揭露人类自我吞噬的残酷现实,引导观众去思考物质文明下人的物化和异化。
参考文献:
[1]宋漾.解读杨·史云梅耶的艺术世界[J].电影文学,2009(19)
[2]陈潇.人生超现实的悲观诠释—解读杨·史云梅耶的艺术世界[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
[2]田琪.杨·史云梅耶动画作品《食物》的黑色幽默[J].美术大观,2012(04)
[4]李泽厚.美学全集[M].台北:三民书屋,1993
[3]王晶、黄永来.杨·史云梅耶的神秘童话[J].电影文学,2015(07)
作者简介:袁晋(1990-)女,汉,山西太原,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