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6-05-14夏永亮
夏永亮
摘要:无论社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就业问题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经济增长则是推动就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从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来看,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并不是十分显著。本文从理论方面将简要介绍就业的相关概念,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著名的“奥肯定”。
关键词: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奥肯定律;挤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8-01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解释,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各个国家发展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各个经济目标之间又是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针对每个国家发展情况的不一样,各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不一样的。在此主要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研究我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国情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发展的局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均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把人民摆在首要位置。另外,我国所坚持贯彻实施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实现充分就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措施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就业与失业的概念
(一)充分就业的相关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就业不是指100%的劳动力就业,而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能够接受的劳动报酬参加工作的状态。虽然这一概念中包含的是所有的生产要素,但是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的主要是劳动这一生产的充分就业。
(二)失业的概念及其分类。失业也就是指达到法定的就业年龄且具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不能找到工作的社会状态。依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失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所造成的短暂性的、局部性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失业,也就是说在劳动力市场中既存在着失业,又存在着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指在经济周期中因为经济萧条或者衰退时,因为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所造成的失业。
另外,大部分经济学者将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状态称为充分就业。
二、奥肯定律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我国的失业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借鉴西方的经济思想,即“奥肯定律”,利用经济水平的发展降低失业率,推动就业率的上升。“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指出了经济发展周期中的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奥肯定律”的主要内容是实际GDP每上升两个百分点,失业率将降低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当GDP上升两个百分点时,就业率相应的将会上升一个百分点。但是,这一定律是否符合各国的发展情况呢?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增长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出现了反方向变动的局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三、探析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出现不一致的原因
针对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国内相关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技术进步。一般的经济学家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量的增长,二是质的增长。所谓“量”的增长,是指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谓“质”的增长,则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因素,采取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量”的增长是“质”的增长的前提条件。而技术进步则属于“质”的增长。
(二)结构调整。现实生活中,各种机制和结构都是由不完善慢慢向完善过渡的。中国的经济结构也经历了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家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制度改革也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因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国进行的市场体制和所有制的深化改革,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
(三)有效劳动需求。中国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只是有效劳动需求量的增长,而不是实际劳动需求量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只是导致了原本就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的延长,进一步获取劳动者的劳动所能够创造出来的绝对剩余价值,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带来就业人数的增长。
(四)利润最大化原则。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条件就是“理性经济人”,即假设处于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厂商为了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单从这一方面来看是不够的,还通过裁员的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推动就业与经济共同进步的措施
为了促进就业与经济共同进步,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三大产业。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状态代表着经济的发展好坏。如果第三产业可以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更多的社会闲置资源,促进社会发展。
(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就业人数增加的前提条件。如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保证,又能以何种方式去创造就业机会。所以,只有当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时,市场才有更多的可能吸收社会劳动力。
(三)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展就业渠道。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政府应当大力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中小企业得到发展时,将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企业的发展,如减税、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要想经济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好的市场秩序,能够提高交易量,保证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志颖.《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6.
[2]李文星.《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统计研究,2013:15.
[3]郝春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12.
[4]李晓嘉,刘鹏.《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
[5]周可可.《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相互关系的结构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2:8.
[6]李雪军.《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