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论处世(下)

2016-05-14

月读 2016年8期
关键词:恩德卫灵公诸葛亮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学习,却未必可以同他一起达到道的要求;有的人可以和一起达到道的要求,却未必可以跟他一起按照规定行事;有的人可以与他一起按照规定行事,却未必可以和他一起权衡情况,有所变通。

孔子在这句话中,实际谈到了与人交往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可以一起学习的,第二层次是可以共同追求道的,第三层次是可以一起守道共事的,第四层次是可以一起权衡轻重、随机应变的。四个层次,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难。要正确判断对方与自己的交往处在哪个层次上,免于所托非人,确实是件难事。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临去世前,把朝政委托给大臣诸葛亮,并要求儿子刘禅“事之如父”,而诸葛亮也尽心竭力辅佐后主,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谈。这是建立在刘备对诸葛亮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原本很好的朋友,成了同事之后却渐行渐远;志同道合的伙伴,面对艰难处境时会有始无终……其实,这都是没有正确判断对方是处在哪一层次上的缘故。与人交往,搞清楚哪些事情可以一起做,哪些事情不宜一起做才是最重

要的。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居家时端庄有礼,办理事情时严肃认真,对待别人诚心诚意。这几种品德即使到了落后的夷狄之国,也是不能废弃的。

孔子弟子樊迟向老师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这样回答他。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恭、敬、忠,就已经达到了“仁”的境界。司马迁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记载了几位西汉时期以谨慎恭敬著称的大臣,赞之为“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与孔子之言有暗合之处。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在《论语·卫灵公》中,子张问行,孔子回答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与此则意思很相近。有人怀疑樊迟所问当为“行”。其实,无论是“仁”还是“行”,都无外乎与人相处之道。居家恭敬、做事敬业、为人忠诚这三种品德,孔子说“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视其为天下通行的道德准则,也是通行天下的资本。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应该为我们所重视

和学习。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拿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拿公平正直来回报怨恨,拿恩德来回报恩德。

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做了如此回答。关于如何“报怨”,孔子首先摒弃的是“以怨抱怨”,因为这种报复行为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的破坏。“以德报怨”是道家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老子》一书中。对此,孔子虽没有否定,却也不提倡,因为这看似“道德”,实际上却是起了不道德的作用:使做坏事的人变得肆无忌惮,不用担心承担什么后果。另外,孔子还有一层考虑:如果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呢?于是,他引入了“直”这个概念,提出“以直报怨”。直就是公平正直,用“直”来对待怨恨,即使是坏人,也该受到公正的判决,既不能特别地宽恕,也不能过分地惩罚。以直报怨颇具现代法治精神。对于犯罪者的量刑和惩罚是要基于法律和事实的,个人感情不能成为判决的根据,如此才能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当前强调依法治国,重在一个“直”字。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这就会失掉朋友;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人既不失掉朋友,又不会说错话。

孔子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对“言必虑其所终”(《礼记·缁衣》)的阐释。儒家强调“谨言慎行”,就是要求人们在说话之时要分清对象、注意措辞。此外,《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也说:义的本来意思就是“礼容各得其宜”。可见说话得体、恰当也是“义”的要求和表现。言谈中充满了“义”,则既不会失人,也不会失言,这是智者所为。我们常说“言多语失”,这不仅在于说话的内容不恰当,更是因为没有分清谈话的对象。说话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年龄、兴趣和接受程度,这也是对听者的尊重。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

整天聚集在一起,言谈从不提道义,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有长进啊!

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对三种人进行了批评。第一是“群居终日”者,这种人耐不住寂寞,缺少独处的能力,不能安静地独立思考。第二是“言不及义”者,这种人话说得很多,但内容却流于表面,不涉及儒家讲求的道义、仁义、正义等根本问题。“言不及义”这一成语即来源于此,指说话内容往往触及不到根本问题。第三是“好行小慧”者,这种人喜欢卖弄口才以逞能,耍小聪明以炫耀,哓哓善辩以取宠。这三种人,不能说不可救药,但在孔子看来也是很难有进步空间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究其原因还是个人修养不足。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往往与其内在修养相关。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即使表现出踏实、谦虚、恭谨,往往也是刻意和暂时的,甚至有所图谋的。儒家强调要“诚于中而发于外”,道理就在

于此。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大家都讨厌他,一定要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一下。

“众人”达成一致的观点还会有错吗?孔子的答案是:人人都说好的人不一定就好,人人都说坏的人不一定就坏,你应该亲自去考察,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和见解。今天的人们多怀有从众心理,很容易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丢掉自己的见解,更不用说亲自去了解了。孔子的话则给我们以警醒。纵观中国历史,人人都说好的,未必真是贤德之人,他可能利用金钱和地位收买了人心,做的却是违法乱纪之事;人人都说不好的,未必真的是恶人,也许他因为坚守正义,不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一个人和一件事的判断,还是要亲自去考察。

(选自《孔子语录》,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恩德卫灵公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弥子瑕是对是错?
文章末尾画只猫
材料作文“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导写
诸葛亮隆中决策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犟龟
“撕名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