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水利专家治河有绝招
2016-05-14雷辉志
雷辉志
清道光年间,山西浑源县有一位著名的治河专家栗毓美,在多年的治河实践中,创造了“以砖代埽”的筑坝护堤工程措施,为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栗毓美(1778-1840),字朴园。1801年,年轻的栗毓美经过科考,被选拔到河南做官。他先后担任过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1835年,被提拔为河东河道总督,主持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由于他在河南做官多年,亲眼看到多次河水泛滥,田园被淹,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所以对水利事业非常关心。早在他做河南武陟知县时,就参加了沁河防护和马营筑坝工程。
一次,栗毓美在负责备料时,发现残缺的旧砖墙尽管由于多年雨水冲刷,泥沙浸灌,非常坚固,大斧也难以凿开。他想,既然砖遇泥水会更加坚硬,那么能不能用砖筑坝,用砖代埽(sào)堵塞决口呢?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栗毓美深入民间,走访砖窑。砖工们深知砖的性能,纷纷建议用砖筑坝。砖工们的建议,加上自己的考察,他坚信砖可以代埽。
“埽”,是我国古代筑坝护堤、堵塞决口时采用的一种工事。它是用山木、柳枝、芦苇、秸秆等原料,裹上泥土、碎石,然后用竹索扎结而成。埽很庞大,有的高达几丈,长十几丈。用芦苇制作的称“芦料”;用秸秆制作的称“秸料”;用柳枝、山木制作的称“梢料”。无论芦、秸、梢料,均不能单独使用,需用土石填压,一层料一层土,隐积起来方成“埽工”。它可就地取材,具有造价低、施工容易的优点,但不经久,也不坚固。埽,早在我国北宋初年就已广泛运用,一直延续到清代。
栗毓美担任了河道总督后,就决心试行“以砖代埽”的方案。他很重视调查研究,每遇狂风暴雨,他都要亲自检查河堤水坝,观察水情。那时候,河南地区有一种叫做“串沟”的水渠。这种串沟,开始只是河流与堤坝之间的水滩,后来积水增多,便形成水沟,久而久之,水沟与支河串通,有的直接注入黄河。这样,串沟漫溢,往往漫注堤下,威胁堤基,一遇大雨,河水、沟水连成一片,造成堤坝塌陷,河水泛滥成灾。
对于这种隐患严重的串沟,前几任河道总督都无能为力。栗毓美到任之后,亲自乘坐小船对串沟的情形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在原武至阳武一带(今河南原阳县境内),由于串沟直接注入黄河,黄水经串沟漫溢40余里,隐患很严重。又发现武陟、荥泽地区,串沟与沁河连通,河堤两岸灌满了水,随时都有塌陷的危险。这两处的险情,急需要采取措施。栗毓美首先在有险情的原武、阳武一带筑起了60多道砖坝。完工不久,就遇到一场大雨。结果旧有的埽坝决口好几处,而新的砖坝却安然无损。
砖坝试筑成功,使栗毓美大受鼓舞。他满怀希望地向道光皇帝上书,建议设立官窑烧砖,推广“以砖代埽”的治河方案。但由于御史李莼、尚书敬微等人的反对,栗毓美的建议没有得到支持。
1838年春秋两季,河南中部地区连续遇到了近20年来未曾有过的大洪水,好几处埽坝被水冲坏,决口成灾。栗毓美建筑的砖坝,经受了洪水的考验,屹立不移。不仅如此,在仪睢、中河两地方堵塞决口时,先是用埽,当埽下水后,由于水势大,埽立即被急流冲走,后来改用抛砖,才稳住了水势,堵住了决口,化险为夷。从此以后,不仅当地的人民群众,就连河堤两岸的文武官员,对砖坝的威力也深信不疑。
第二年(1839),栗毓美对几年来试用“以砖代埽”筑坝的经验做了全面总结,再次上书道光皇帝。他说:过去筑坝用埽,首先要制作埽段,既费工又费料;下埽后,埽坝与水面往往形成直角,每下一次埽,埽段加长,堤基加深,很容易被水冲塌;埽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水浸蚀,不容易储备,因此,不是一种长久之计。现在改用砖,沿河有几十座民窑,可以随时买到烧砖,使用方便,省工又省料;用砖筑坝时,坝身与水面可以砌成纯角,加固坝身,不容易塌陷;砖本身性涩,下水后容易与泥沙凝固在一起,时间愈久愈坚固;砖不怕风吹雨打,烈日曝晒,储存方便,如果在黄河、沁河两岸附近储备砖块,可以做到有备无患。所以,“以砖代埽”是一项根本的措施。
这次道光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栗毓美多年来积劳成疾,于1840年5月在视察河情途中病故于郑州行馆。适时,鸦片战争爆发,腐朽的清政府再不过问他的建议。“以砖代埽”的重大改革,没有得到运用和推广。
在栗毓美担任河东河道总督的5年中,河南地区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河南人民对栗毓美的死深感悲痛!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人民群众挥泪相送,竟“千里不绝”。
百余年来,这位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著名的水利专家,一直被山西、河南人民深深怀念。在栗毓美任过职的地方,为他建立了祠庙,把他拜作“大王”(河神)来祭奠。
至今,许多关于栗毓美治河的生动故事,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他撰写的《治河考》和《砖工记》(稿本)两部著作,仍是今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