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Q351谈虎丘相机
2016-05-14李晓琳
李晓琳
1984年7月,新中国首次派出35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第23届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在近80名随团记者中,上海《新民晚报》体育记者卢璐女士格外显眼。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她英语流利,可以直接采访各个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二是在其他记者几乎都用日本、德国相机的时候,她却用一台国产虎丘HQ351旁轴相机。这台名不见经传的旁轴相机拍下了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奥运火炬的点燃、女篮比赛等很多赛场内外的花絮。为这届奥运会免费提供胶卷和冲印服务的柯达公司工作人员都对这台相机拍出的底片赞不绝口。很多记者看到锐利、清晰的底片后,也纷纷拿起这台小虎丘欣赏、把玩。卢璐在短短的15天里拍下200多幅照片,陆续在《新民晚报》上发表(图02)。
虎丘HQ351旁轴相机是苏州照相机厂的拳头产品,从1972年试制样机到1978年量产2012台,经历了6年漫长的路程。
1970年代,物资匮乏,市场上照相机等耐用消费品十分紧缺,有的还需凭票证供应。轻工业基础较好的苏州市决定开发相机产品。1972年7月,苏州市机电局向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下达试制相机的任务。当时的二光厂是一间生产机床,显微镜、光谱投影仪、水准仪等光学产品的小厂,厂址位于平江路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是典型的里弄工厂,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都很薄弱。为了试制照相机,机电局从本市和外地调集7名技术人员充实试制小组。其中后来担任总工程师的季荣曾先生就是从云南军工企业调回苏州的。季容曾195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和上海照相机厂总工孙晶璋先生是同班同学,他还在上海照相机厂参与过上海58-I相机的试制工作。这样的学识和经历,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了试制组的领衔人物。
照相机的研制首先从确定试制方向开始。经过数月的调研以及业内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确定了三条原则:1. 鉴于当时120相机热销势头见缓,预计135相机将成为主流,因此确定研制135 机型;2.不搞简易机型,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3.不跟风生产,走自己研发之路。当时,上海205(以及后来的海鸥205、凤凰205等)固定镜头旁轴相机已形成生产规模,各地仿制者也很多。那时业内没有技术资料壁垒,轻易就能得到全套的相机图纸和工艺,仿制很容易。但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既无特色,技术上也落后,所以他们坚决摒弃了仿制国产相机的容易方法,而决定以国外上市不久的相机为蓝本,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仿制、改进。
那时国内很难找到进口照相机,资料也十分稀少。试制组到处寻找资料,并得到了上海、杭州等照相机厂的帮助。最后他们选中了1965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的Canonet QL17旁轴相机为蓝本(图03)。这台带有固定镜头的旁轴取景相机外形小巧,设计紧凑,镜头为6片4组双高斯结构,采用焦距45mm的F1.7大光圈、高素质镜头,采用了快速上卷、电子测光等当时先进技术。其后续产品Canonet G III QL17被推荐为日本旁轴相机的“七剑”之首,充分说明试制组眼光极为专业。
机型选定后,试制组又开始了漫长的样机寻觅过程。他们跑遍上海、杭州等地,多次寻访、追踪,几个月下来才在杭州照相机厂拿到这台佳能QL17。
1973年初,试制组开始对QL17进行测绘仿制。鉴于当时国内电子元器件尚不成熟,加之目标是市场急需物美价廉的实用相机,所以试制组不得不忍痛割舍了QL17最值得称颂的快速上片、测光等先进技术,固定式镜头也简化为4片3组天塞结构的45mm F2.8镜头。样机使用的是进口康班(Copal)快门,最高快门速度1/500秒。而试制机则临时采用上海4型相机的镜间快门改制而成。经过近半年的努力,1973年6月15日终于成功装配出5台样机。因为虎丘是苏州城市的名片,这台相机自然被命名为“虎丘”。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基本要求,实拍效果也很理想。
样机试制成功,苏州市机电局开始策划相机的批量生产。他们没有走先成立工厂、再生产相机的传统路数,而是依据苏州当时的工业基础制定出“两厂两车间”的组织方案,即由具有较强机加工能力的苏州电信机械厂改建为苏州照相机厂,负责机体的加工和整机的组
装;由光学基础较好的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改建为照相机二厂,负责设计生产镜头、取景器、测距器;由苏州仪表元件厂单独成立快门车间,生产镜间快门;由苏州机械电镀厂成立专门的电镀车间,负责相机的表面处理。这样的框架,基本上满足了苏州照相机工业发展的需求。四个部门的分工合作由市经委专门成立的“市照相机会战办公室”来协调。遇到难度较大的零部件或专业性很强的模具,也由“会战办”组织全市工业部门“大会战”来解决。经过整整三年,苏州照相机生产的工艺和工装才具备了小批量生产的基本条件。1976年,第一次批量生产出100台相机,被命名为“虎丘-1型”。 该机的“三围”和体重比当时流行的上海205型相机都缩减了不少(图04)。
1977年7月,虎丘-1型平视取景照相机通过了江苏省机械厅举行的生产鉴定,开始批量生产,当年生产505台。此后的几年,虎丘厂的年产量在2000至5000台之间摇摆,单机成本也由1978年的420.34元逐步下降至1982年的127.87元,并逐步扭亏为盈。在此阶段生产的虎丘-1型相机,基本参数没有变化。相机顶盖正面中文“虎丘”二字可分为楷体、草体和费心我体(中国书法大师费心我的字体)三种。汉语拼音字体可分为大写印刷体、小写花体两种,共6种款式(图05~06)。此时,还有部分虎丘-351型相机出产,上盖标牌为拼音大写形式,部分在盖顶保留了汉字草书的标识(图07)。此后,产品改称35-1,机顶标注为Huqiu351或虎丘351。这就是卢璐在奥运会上使用的那款。
1983年9月,在全国照相机行业产品质量检查中,虎丘35-1相机被宣布不合格,并责令停产整顿。这对苏州照相机厂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厂里立即成立整顿小组,动员全体职工日夜奋战三个月,大打质量翻身仗。当年12月,在杭州照相机研究所进行的复测中,10台抽取的样机各项性能指标全部正常,快门在600次以上的耐久性试验中仍工作正常,符合优等品标准。1984年初,苏州照相机厂获得恢复生产的指令。当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产品质量评比中,虎丘35-1型相机以229.57总分获得135 平视取景类相机的第二名,整机达到一等品水平。这一年,该厂135相机总产量达22150台,销售也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产品的畅销提升了苏州照相机厂的信心,他们开始研制新机型。
1985年,他们推出虎丘35-2和35-2EE两款新产品。35-2在35-1的基础上改用了JG304A相机上用的38mm F2.8镜头,缩小了相机体积。而35-2EE则是在35-2的基础上安装了王兆远先生研制的ZH-4电子测光集成电路,实现了半自动测光。1985年5月,两款相机通过了生产鉴定。在少量上市后,研发人员发现新的配套镜头达不到二级镜头的标准,果断停产了这两款相机。虽然这两款相机夭折 ,但研发人员发现ZH-4测光集成线路还是相当精准的,于是他们把半自动测光部分移植到了该厂的拳头产品35-1上,生产出当时比较先进的半自动测光35-1EE。这台相机利用CdS光敏电阻外测光,取景器里三只LED灯显示测光结果,右侧红色LED灯亮显示过曝,左侧红灯亮时表示曝光不足,中间的绿色LED灯亮即表示曝光准确。这样,当确定光圈值再调节快门速度或确定了快门速度再调整光圈时,就具有了光圈优先或速度优先功能。
当时,135彩色扩印已经开始流行,拍摄彩色胶卷的自动相机市场需求量较大。虎丘35-1EE相机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获得市场青睐。苏州照相机厂抓住这个机会,1987年初立项,年底即批量生产500台,分别投放上海、北京、成都和无锡试销,被一抢而空。1987年底,该机通过了技术鉴定。1988年大批量生产,6月月产量突破千台,9月就达到8000台。1989年底,杭州第五届全国照相机产品质量评比中该机荣获135电子测光类相机二等奖。1990年底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至1991年共生产15万台。
无疑,35-1EE成了苏州照相机厂的另一拳头产品。这款相机初期产品为金属上盖,后改为黑色塑料上盖,按其把手的形状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图08、09)。此后,他们又改进了镜头和测光性能研发了35-5EE,但最终没有批量生产。
1989年初,苏州照相机厂推出了可以多次曝光的HQ35-1A。在虎丘35-1的基础上设置了多次曝光推板,在不过卷的情况下,推动该推板即可给快门上弦,实现多次曝光。随机还配有一套三件遮挡用附件,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该推板分红、黑两种颜色,笔者更喜欢红色的一款,更为醒目(图10)。
1980至1983年间,在虎丘135旁轴相机尚未盈利,苏州照相机厂却又推出了几款120双反相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80年代初,热销10年的120相机开始淡出照相机市场,但苏州照相机厂负责人敏锐地发现,国人对120双反相机虽然“退烧”,但热度仍然不低。于是他们果断地决定上马简易型120双反,打“短平快”以弥补亏损。
1980年11月,HQ120-1型双反相机面世。该机采用塑料机身,三片三组镜头,快门速度只有B、1/25秒、1/50秒和1/100秒四挡,由于售价低销量不错。初上市的一款相机额头标牌为HUQIU-120。后期在快门按钮上增加了快门线螺纹插口,标牌改为HUQIU121(图11)。按虎丘厂的命名,这两款相机合称为虎丘120-1型。1981年总产量12650台,1982年总产量达34550台。这为虎丘厂的盈利打下了基础。
1983年底,苏州照相机厂推出HUQIU120-2型相机比120-1型进步很大,已经不再是简易相机,功能、性能与海鸥4B相仿。它最高快门速度1/300秒,内装自拍机,加装了闪光同步装置和支架。额头标牌采用拼音花体字样,分别选取了金色和银色,收藏者俗称为“金虎丘”和“银虎丘”(图12、13)。这四款双反相机在四年间共生产52950台,存世量不算少。
笔者手中有两款比较少见的虎丘双反。一台标牌拼音大写HUQIU,下方汉字“中国苏州”,金属过片钮。有人说是1980年虎丘120-1型的试制品,无从考证。另一台标牌拼音草体,银色,但无闪光灯插座,略显怪异(图14、15)。
除了以上拳头产品外,苏州照相机厂还陆续生产了一些电子测光、程序快门的“傻瓜”相机。其中凤凰JG-304A和虎丘JG-304A最为成功。1978年4月至1981年间,国家仪器仪表总局为庆祝建国30周年,组织全国多家照相机厂家成立了联合设计组,参照国际流行的电子相机设计出JG-30系列相机5类近十种电子相机。JG-304A即为其中一种。1981年1月江苏省机械厅组织苏州、无锡和常州照相机厂共同试制,1982年7月制出样机,1985年底开始批量生产。早期为金属上盖,后改为黑色塑料上盖(图16、17)。有了这样的基础,1984年,苏州照相机厂推出了自己的虎丘JG-304A新机,标志着虎丘厂的产品进入了电子化时代。随后陆续推出了虎丘35-3、35-3G、35-3A、PT-1等产品(图18)。这些产品均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照相机械产品博览会,受到好评。
1984年,苏州照相机二厂还推出了两只MD卡口单反相机镜头,可用在国产海鸥等单反相机上,一只是35mm F2.8,另一只是135mm F2.8(图19)。我曾用135mm F2.8镜头转接到索尼数码单反相机上试拍,效果不错。地方照相机生产厂能生产单反镜头的实在不多见,由此也可看出苏州照相机二厂的研发生产能力的确比较强。
1990年代,国产照相机企业纷纷下马。苏州照相机厂也被拆散,几方合资在虎丘厂原址成立了“苏州依俐发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塑料“傻瓜相机”,虎丘相机自此消亡。用其一种产品作为本文的结束,向曾为国产相机做出贡献的虎丘人表示深深的敬意(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