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思维思考智慧制造

2016-05-14戚鑫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联网制造业工业

戚鑫

摘要: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之后引领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及产业革命、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智慧制造的驱动力之一。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时代,思考物联网和智慧制造的有效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在车间、运用在智能制造中是时代所需。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制造 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8-0241-01

近年以来,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变革制造业成为了业界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1]受到极大关注的时代,思考物联网和智慧制造的有效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在车间中、运用在智能制造中。无论是以蒸汽机为主导作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以电力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工业变革的最终目的始终是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追求更高更高效的生产效率。车间制造业中真正实现物物相联的前提条件是网络要确保是一个标准的、开放的、未经修改的工业以太网络,这样才可以把现成的智能设备、移动设备、云计算技术等连接起来,这样才能很容易的实现物物之间的互联。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利用自身在工业软件、工业电子和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于2013年首次推出了工业4.0计划。工业4.0是一种“制造业+物联网”的新模式[2]。2012年2月,国家工信部颁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物联网发展五年规划。2014年12月,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中国制造2025”被首次提出。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在国内,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正在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智慧制造,特别是在辽宁,作为国内传统制造业的老大哥,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了一批明星企业。作为中国机床制造行业的明星企业和老大哥企业,沈阳机床在全球首次发布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终端——“i5系列智能机床”,完美的将物联网思维融入到传统制造业行业中。与此同时,在辽宁,新松机器人、东软集团、华晨宝马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物联网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创新力与活力。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在制造业中(简称:制造物联技术)主要以嵌入式、射频识别等为技术支撑,以实现产品智能化、车间制造工业自动化等应用为目的。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给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必将对未来制造服务企业的发展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2012年首次德国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透过大量数据的采撷与分析,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模式,让工厂真正朝智能化迈进。在市场竞争加剧与软硬件技术相继成熟的情况下,制造业已经俨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智能工厂概念将在短期内改变工厂内厂务系统的软硬件架构与思维,引领传统制造业进入下一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慧工厂[3]中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如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积极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的应运而生和“中国制造2025”的广泛关注,机器人产业迅速成为了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并且也被作为未来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创新重点之一。从2014年开始,中国大陆市场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达5.6万台,销量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16年底中国工业机器人数量将居世界之首。

智慧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两者高度融合产生的结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信息技术领域还是工业领域,都将迎来智慧制造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信息技术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信息化的思维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更多的迎合了各个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工业领域,从过去的工业机器人,到目前提出的智慧工厂新型词汇,自动化技术融入了更多的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原有的智能化水平。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双重变革,将智慧制造推向了发展的新阶段。

在信息技术领域,面向制造业产业,众多IT技术服务提供商都推出了关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且成功案例也在日益增多。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能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节约IT成本。智慧制造是在原有的制造业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制造流程、更好的完成与ERP的对接、保证设备之间即时通讯、确保物料正确、减少品质检测、实时监控人员、提高转产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人工、增加生产效率、减员增效的目的。

在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崛起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汽车制造行业、电子电器高新技术行业、工程机械、车间制造传统行业等领域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了频繁的车间工伤事故等突发情况的发生。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稍晚,并且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规模仍然偏小,但是在“中国制造2025”的极大促进作用下,特别是随着以沈阳新松机器人为代表的中国机器人企业掌握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技术瓶颈,未来国内的智慧制造产业必将一片光明。

综上,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浪潮之后引领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药,是智慧制造的心脏。“中国制造2025”拉开我国迈向制造强国和实业兴邦的序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2]张曙.工业4.0和智能制造[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4,43(8):1—5.

[3]张益,冯毅萍,荣冈.智慧工厂的参考模型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22(1):1—12.

猜你喜欢

联网制造业工业
“身联网”等五则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抢占物联网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