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离合词离合规律分析
2016-05-14张云生
摘 要:离合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语言现象,但在使用过程中有规律可循,通过大量语言实例对离合词的离合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必须拆分使用、不能拆分使用、离合两可等三种离合情况,又在每一种情况下认真分析了“离”与“和”的限定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离合词的离合规律。
关键词:现代汉语 离合词 离合规律
规律总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语言的规律也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存在的基础之上。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的使用也有规律,什么时候能拆分,什么时候不能拆分是有条件限制的。笔者运用大量的语言实例对离合词离合规律进行分析(文中所举例子带“*”为错句),总结得出离合词离合现象大体有三种:一是必须拆分使用,二是不能拆分使用,三是离合两可。
一、必须拆分使用
1.表示不耐烦或否定语气时,离合词要拆开使用,在离合词中间插入“什么”。例如:
赔礼——你给他赔什么礼!
﹡你给他赔礼什么!
﹡你给他什么赔礼!
开会——大中午开什么会!
﹡大中午开会什么!
﹡大中午什么开会!
起哄——你跟着起什么哄!
﹡你跟着起哄什么!
﹡你跟着什么起哄!
第一组和第二组中只有第一句是正确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在日常生活中不这样说。而第三组乍一看都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第二句“你跟着起哄什么”与上一句相比,既不表示不耐烦也不表示否定,第三句跟着起哄的对象是人,所以不用“什么”而用“谁”。
2.特意强调动作的数量或时量时,离合词要拆开使用,数量短语放在离合词中间。例如:
罚款——他被罚了三次款。
﹡他被罚了款三次。
﹡他被三次罚了款。
备课——为了把这一课讲好,杨老师备了一天课。
﹡为了把这一课讲好,杨老师备了课一天。
﹡为了把这一课讲好,杨老师一天备了课。
吃亏——他在这件事上可吃不少亏!
﹡他在这件事上可吃亏不少!
﹡他在这件事上可不少吃亏!
第一组中的“三次”强调的是“罚了三次”,只有第一句正确,二、三句没体现“罚”,况且平时我们不这样说;第二组中的二、三句本身不这样说。第三组中的二、三句“吃亏不少”和“不少吃亏”本身是对的,在别的语境中可以说,但“不少”只是强调“吃亏”这件事而不是“吃”这一动作,所以在此处是不正确的。
3.离合词有关涉对象时,关涉对象要放在离合词中间。例如:
要命——这次事故差点儿要了她的命。
﹡这次事故差点儿要命了她。
﹡这次事故差点儿她要命了。
革命——农民们革了地主的命。
﹡农民们革命了地主。
﹡农民们地主革命。
定罪——这件事很多人都参与了,到底定谁的罪?
﹡这件事很多人都参与了,到底定罪谁?
﹡这件事很多人都参与了,到底谁定罪?
每组中的第二句语法错误,“要命、革命、定罪”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加宾语。一、二组中的第三句逻辑错误,第三组中的第三句本身是对的,在其他语境中可以这样说,但此处的本意“谁”是“定罪”的受事宾语而非施事主语,所以放在此处不恰当。
4.当不及物动词性离合词后面的名词性语素需要特殊描述时,离合词需要拆开使用。例如:
立功——这次战斗中,他可立了大功。
﹡这次战斗中,他可立了功大。
﹡这次战斗中,他可大立功了。
做梦——昨天晚上我做恶梦了。
﹡昨天晚上我恶做梦了。
﹡昨天晚上我做梦恶了。
开车——他开了一辆新车。
﹡他开了一辆车新。
﹡他新开了一辆车。
前两组中二、三句明显错误,第三组中第二句明显错误,第三句虽然本身是对的,但“新”并不是描述“车”而是描述“他”刚刚的意思,所以与此处的本意不符。
5.离合词在表完成时态句子中,离合词后面还有其他动作发生时,离合词必须拆开使用。例如:
吃饭——吃了饭他就去看电视了。
﹡吃饭了他就去看电视了。
成名——这个歌星成了名就没再唱过歌。
﹡这个歌星成名了就没再唱过歌。
洗澡——洗了澡我就去睡觉了。
﹡洗澡了我就去睡觉了。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组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这是个例外。但例外也是有原因的,和一、三组中的“吃饭”“洗澡”相比,无论是“成了名”还是“成名了”,都只表示动作完成,是既定的事实,动作本身无法持续太长时间。而“吃饭了”和“洗澡了”在这里不能完全表示动作已完成,还可以表示动作将要进行,所以要表示该动作已完成,要进行下一个动作时必须把“了”放在前一个离合词中间。
6.离合词出现在动作正在进行的句子里,且没有其他表示进行时的标志性词语时,或里面有“正……着”时,离合词要拆开使用,并且“着”只能插在离合词的中间。例如:
许愿——他正许着愿呢!
﹡他正许愿着呢!
说话——他们正说着话呢!
﹡他们正说话着呢!
爱国——虽然他已出国很多年,但心里还爱着国。
﹡虽然他已出国很多年,但心里还爱国着。
因为“许愿、说话、爱国”都是不及物性离合词,本身的信息量已经很饱满,所以后面除了可以接语气助词“啊、呢、吧、吗”等之外,不能再出现任何词。如果要表示进行时态或是完成时态只能在中间插入“着”或“了、过”。所以每组的第二个句子都不正确。
7.离合词跟趋向动词“起来”结合时,离合词需要拆分,并且“起来”也要拆分。
化妆——她坐在那里化起妆来。
﹡她坐在那里化妆起来。
偷懒——他躲着偷起懒来。
﹡他躲着偷懒起来。
聊天儿——他们见面后就开始聊起天儿来。
﹡他们见面后就开始聊天儿起来。
跟“起来”结合的离合词大多是不及物性离合词,前面是动词性语素后面是名词性语素,而“起来”又是趋向动词,在整个句子中做趋向补语,所以要和动词性语素结合。至于“起来”为何也要拆开使用,笔者认为“起来”既不是连动谓语也不能支配受事宾语,它的用法更趋向于一种表达特定含义的语法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明确“起来”前面的动词性语素所要表达的意义。
8.在句子中,受到上下文句子结构的影响,需要对离合词进行相应拆分,以便平衡句子结构,补足语义。例如:
道歉——他进屋给那个女孩儿道了歉,出去了。
兑现——政策兑了现,群众来了劲。
两个句子都是顺承复句,后一个动作是在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完成的,所以前一个离合词应拆开使用,并且要插入表示完成时态的助词“了”来补足语义,至于第二个例句两个分句格式一样是要平衡句子结构,使读的人上口,听的人顺耳。如果不插入“了”,整个句子的结构将失去平衡,显得不自然,语义也不完整。
二、不能拆分使用
1.离合词后面有程度补语修饰时,不能分开使用。例如:
伤心——她伤心极了。
﹡她伤极了心。
放心——他对我放心得很。
﹡他对我放了心得很。
得意——他升了官,得意得忘乎所以了。
﹡他升了官,得了意得忘乎所以了。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凡是后面可以带程度补语的离合词,都不是具体的行为、动作,而是表示某种情绪、变化、存在、心理等。从语法上看,这类离合词都可以受“很”的修饰,如很伤心、很放心、很得意。因此,在普通话里只有符合这样特点的离合词才能在“合”的状态下带补语,这种情况下,离合词的后面一般紧接着“得”。不带“得”的情况只限于表示心理活动,这时作补语的只限于“极”“死”“透”“坏”,而且末尾一定带“了”,如“伤心极了”
2.离合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不能分开使用,且后面不能带宾语。例如:
缺德——这个人特别缺德。
﹡这个人特别缺了德。
卖力——小王做事一向很卖力。
﹡小王一向很卖了力做事。
费劲——洗这一堆衣服真费劲。
﹡真费劲洗这一堆衣服。
这三个例子分别列举了离合词前有副词修饰时,离合词不能分开使用、后面不能带宾语、不能分开使用同时又不能带宾语三种情况。首先强调一下为何离合词前有副词时不能带宾语,副词只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而离合词一旦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就不再是词而是短语,这时副词已经没有能力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了,所以造成了句子的错误。此外还需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不能带宾语的情况只限于实意动词性离合词,有些表示心理活动的离合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同时还能带宾语。例如:我很着急明天的面试/我们都非常吃惊他的举动。
3.在连动句式中,如果离合词在第二个动词位置上,一般不能插入“着、了、过”。例如:
结婚——他毕了业才结婚。
﹡他毕了业才结了婚。
赶路——吃完早饭就赶路。
﹡吃完早饭就赶了路。
睡觉——我洗了澡就睡觉。
﹡我洗了澡就睡了觉。
离合词出现在第二个动词位置上时,一般不能分开使用。连动句强调的是第一个动作做完后将要做第二个动作或者是打算完成第一个动作后再去做第二个动作,所以第二个动作只是还未发生的动作,插入“了”表示已经发生,这本身是矛盾的。虽然“了”不能插入第二个离合词中间,但可以放在后面,例如“吃完饭就赶路了/我洗了澡就睡觉了”这也是正确的,只不过这时的重点是强调两件事情的完成,而不是强调某个动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可以在离合词中间插入关涉性的代词,例如:吃完饭赶你的路去/洗完澡就睡你的觉去吧!
4.离合词在祈使句中,一般不能拆开使用。例如:
订婚——深入了解后,他俩决定订婚。
﹡深入了解后,他俩决定订了婚。
动手——有话慢慢说,千万别动手。
﹡有话慢慢说,千万别动了手。
开刀——老金将在明天开刀。
﹡老金将在明天开了刀。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祈使句是要求别人去做某件事,这件事还未进行更谈不上完成,所以离合词不能拆开使用。二是祈使句句首一般都有副词限制,副词的功能决定了离合词不能拆开使用,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提到。
5.在否定句中,离合词一般不分开使用。例如:
出口——没有合格证的产品坚决不能出口。
﹡没有合格证的产品坚决不能出了口。
失业——在这一次裁员中,他没有失业。
﹡在这一次裁员中,他没有失过业。
发火——你千万不要对他发火。
﹡你千万不要对他发了火。
在否定句中,否定词一般否定的是动词,既然被否定了就说明该动作不能进行或者是不能再继续进行,如果是这样就不存在动作的完成,离合词也就不能分开使用,所以每组第二个句子犯了这个错误。
6.及物动词性离合词在带宾语时,绝对不能拆开使用。例如:
留神——过马路时要留神车。
﹡过马路时要留了神车。
放心——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孩子。
﹡母亲最不放了心自己的孩子。
担心——你担心他明天上不了课。
﹡你担了心他明天上不了课。
既然可以带宾语,说明这个词最起码要是个动词,只有动词才能谈得上带不带宾语,而离合词一旦拆开使用,功能和短语一样,不具备带宾语的能力。
三、离合两可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一件事情有好多种表达方法,只要是不受语法限制,根据表意需要,使用离合词时可离可不离。例如:
见面——我和你介绍的那个人见面了。
我和你介绍的那个人见了面了。
罢官——由于政治黑暗,他罢官了。
由于政治黑暗,他罢了官。
泄气——无论怎么努力他的成绩都没有提高,他泄气了。
无论怎么努力他的成绩都没有提高,他泄了气。
开窍——他太笨,从未开过窍。
他太笨,从未开窍过。
离合词拆开使用时一般是强调动作,合着使用一般是强调结果,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习惯和特殊的场合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2.某些离合词原式后可以带补语,扩展式中也可以插入补语,原式和扩展式带补语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开会——我们只开了一小时会。
我们开会只开了一小时。
上班——我都上班三年了,可他还以为我是学生。
我都上三年班了,可他还以为我是学生。
看病——他带着母亲看了一个月的病。
他带着母亲看病看了一个月。
这种情况中补语一般为数量短语,来限定离合词所规定的动作的数量或时量。
3.能够用某些句式进行转换的,离合词可离可不离。例如:
见面——我真想见他一面。
我真想和他见面。
生气——您就别生他的气了,是他不懂事儿。
您就别跟他生气了,是他不懂事儿。
丢脸——你这样做是在丢我的脸。
你这样做真给我丢脸。
运用离合词的扩展形式是为了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具体、明确。当离合词表示的动作影响到人时,为把受影响的人表达出来,才会使用离合词的扩展形式。
4.离合词的插入成分可以用某些词或短语替换的,在这种情况下,可离可不离。例如:
洗澡——我洗过澡了。
我已经洗澡了。
上课——他上着课呢,别打扰他。
他正在上课呢,别打扰他。
出名——运动会拿不到好成绩,就出不了名。
运动运拿不到好成绩,就不能出名。
做主——我做得了他的主。
我能替他做主。
这里的“已经”和“过”都表示完成,“着”和“正在”都表示进行,“不了”和“不会”都表示不可能实现,“他的”和“替他”都表示关涉性对象“他”,所以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而不改变原意。
通过上述例子分析可以看出,有些离合词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拆开使用,有些情况下不能拆开使用,还有些情况离合皆可。但也要注意,由于离合词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不能绝对地说某个离合词归属哪一类,具有哪些特定的功能。离合词在使用时是否拆分,主要取决于语用因素,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人们使用某种语言形式的目的和功能,往往由人们的语感和日常表达习惯决定,扩展不扩展、能不能扩展及如何扩展有时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而在离合词的使用上至今也没有一个规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杨庆惠.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曹保平,冯桂华.“离合词”的构成与离合规律[J].广西大学学报,2003,(4):95—97.
[5]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及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7,(1):32—35.
[6]赵淑华,张宝林.离合词的确定与离合词的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44—51.
[7]段业辉.论离合词[J].南京师大学报,1994,(2):112—115.
[8]吴登堂.离合词探析[J].丹东师专学报,1996,(2):94—96.
[9]沈怀兴.“离合”说析疑[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57—64.
[10]张云生.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张云生 新疆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党政办公室 8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