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喻”字考辨
2016-05-14闫文波
《寡人之于国也》中“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中“喻”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人教版课文注释为: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但这个解释仍待商榷。杨潜斋曾为《孟子译注》写序时说道:“中学文言文的注释无论差异有多大,其正确解释只能有一种。因此,对各种不同的注释进行比较、鉴别,指出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哪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做一番斟酌损益的工作,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人教版解释的思路是: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这样解释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因文生义。《孟子梁惠王上》共七章,其中确实有几处比喻,比如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好杀戮的君王,比作盼望的七八月间救命雨水的禾苗。孟子用“禾苗”比喻百姓,用“雨水”比喻君恩,这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这两个比喻相互照应,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到第五章“寡人之于国也”中“请以战喻”,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是程度较轻却讥笑别人。根据文意,把“喻”翻译为“比喻、打比方”似乎也颇合情理。其二,古文注释家释义为比喻。如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一向以注释准确著称,是当代《孟子》读本之一,在学术界中享有盛誉。在《梁惠王章句上》一文中:王好战,请以战喻。译为: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再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孟子文选》也解释为“比喻”。其三,因人生义。孟子的门人曾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使用比喻的有93章,一共使用比喻个数159个。所以孟子散文善用多样的比喻,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与人们习见的事物作比,用直观感觉,因势利导,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顺理成章地达到传播仁政思想的目的。孟子独有的劝说特点让这个“喻”的释义成为比喻。可孟子好用比喻并不意味《孟子》中出现的每一个“喻”字都是“比喻”义。如《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中“喻”释为“知晓,明白”。
这里的“喻”究竟是不是“比喻”义?我们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释。
首先,我们要看“喻”从何处来?这需要我们探寻一下“喻”的源头。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并未见“喻”字,既然我们见到的先秦文献中存在“喻”字,该书却未能收录,原因是什么?笔者在该书中找到了形体相关的“俞”、“谕”二字。《说文》【卷八】【舟部】:“俞,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很明显《寡人之于国也》中“喻”字与水、舟无关。《说文》:“谕,告也。”有一篇关于解释“俞”字的文章,它从以“俞”为声符的诸多形声字入手,调查其共同的语源义。而“喻”字恰恰在这一组形声字中。它总结了含有“变动不居、畅达前行”意义的字,其中就有喻和谕;而“谕”字排在“喻”的前面,可见彼时“谕”使用更多且“喻”同“谕”。《集韵·遇韵》:“谕,《说文》:‘告也。一曰晓也,亦姓。或作喻。”《广韵·遇韵》:“谕,譬谕也,谏也,又姓。”“喻,同上。”《说文·言部》:“谕,告也。”《类篇·言部》:“谕,《说文》:‘告也。一曰晓也。”又口部:“喻”。这几个证据证明了“喻”是“俞”的声符字,也是“谕”的异体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晓谕人者,皆举其所易明也。”在古代汉语中,晓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所以《说文解字》解释为“告也”。在先秦汉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晓的意思;对于“王好战,请以战喻”,汉代赵岐的《孟子注》说:“因王好战,故以战事喻解王意。”喻解,就是说解,开解之意,用战事来使您明白。喻并不是比喻、打比方的意思。所以,歧义也就产生了。那么,比喻之义从何处来?喻通谕,譬喻亦作“譬諭”,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现在一般称为比喻。如《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这也是“比喻”义最早出现的地方。它使用的范围是辩说,作用是委婉劝谏或顺礼义。《寡人之于国也》正是孟子劝谏梁惠王实施王道的辩说,请以战喻的“喻”字解释为“比喻”无可厚非。
在现在能够看到的文言材料中,“喻”字出现并不多见,它的解释现今已分为四种,一为《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皇疏(南朝皇侃所注《论语》)解释为:“喻,晓也。”即明白。二为《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解释为“比喻”。三为《淮南子·修务训》:“故作书以喻意。”解释为“表达”。四为《礼记·文王世子》:“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解释为“告知”,同“谕”。现代汉语用并列(联合)的构词法将比和喻组在一起。现代汉语词典中,喻的含义被分为四类。其一:说明,告知。如晓喻、喻之以理、不可理喻。其二:明白,了解。如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其三:比方。其四:姓。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得出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喻”字应解释为“说明”。由于古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中学文言文的解释常常有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古文注释家常常采用“两说并存”或“亦通”的办法,这对教学是否有益仍待商榷,我们只能补充新的证据进行考察、辨析,提供不同的可能性,以益于注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周国瑞.中学古诗文注释汇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7]程翔,郑晓龙,严寅贤,翟小宁.特级教师高中文言文译解(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刘凌.释俞[J].兰州学刊,2013,(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H].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闫文波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