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的风险
2016-05-14老猫
老猫
贺知章告老还乡之际,找唐玄宗走后门去了。他的诉求是啥呢?“臣有个小儿子,还没起大名呢。想请陛下给起个名儿,这样我回乡了。一说皇上给我儿子起名了,那多显摆呀。”
这个好办,唐玄宗张口就来:“老贺啊,为人之道,最在乎的就是信义。有信义的人,一生顺遂。老贺,看你就知道,你儿子将来一定是个讲信义的人。孚,就是信义的意思,你儿子就叫贺孚吧。”
贺知章千恩万谢出来,一脑门子郁闷。沉默良久,说:“这……陛下也太逗了吧。我浙江人,我们那儿的方言,孚是瓜下之子。我拿乡音跟老家人一说,我儿子不就被人叫贺瓜子儿了吗?”
这后门走得憋屈,老贺回家只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愁这名儿愁的。老贺的小儿子,也只能叫贺孚,叫了一辈子。
贺知章这后门走得不理想,还总算是走成了,还有一位大臣找皇帝走后门,愣是给走拧了。这位叫向敏中,宋真宗很敬重的一位大臣,老实、勤勉还廉洁,向皇帝开口,那肯定是遇见难事儿了。
向敏中有个女婿叫皇甫泌,这小子在外面养了好多小老婆,生生把向敏中的闺女给气病了。向敏中的老婆让他想辙,向敏中想来想去,只能离婚。可当时要女方休男方,除非……除非皇帝发句话。
有一天,向敏中跟皇帝谈完正事,鼓足勇气,想讲讲自己的苦恼,可没想到皇帝脸色不太好,似乎是不舒服,一说完话就要走。向敏中赶紧说了句:“臣有个女婿叫皇甫泌……”皇帝边走边说:“很好很好,我明白。”
再想说什么,皇帝已经走远了。向敏中下了殿还在琢磨呢,皇帝明白啥啊?
第二天诏书下来,皇甫泌升官了。合着皇帝是觉得向敏中想给女婿谋个好差事,这不全拧了吗?向敏中下定决心,下次见皇帝的时候一定把心里话说出来。可没有下次了,当天晚上向敏中的女儿因病去世了,这婚竟然没离成。还有一起走后门夭折的故事,那可真是好险。
宋仁宗时期,集贤殿学士刘沆想推荐一个叫刁约的当三司判官,跟首辅陈执中说了。俩人写了折子,去找皇帝批准。一到皇帝那儿,皇帝开口就问:“益州重地,谁去合适啊?”
哥儿俩还琢磨呢,皇帝已经有了答案:“定州知府宋祁人不错,调过去吧。”
陈执中反对:“四川人又吃又玩的相当腐化,宋祁爱吃又爱玩,去了还不玩疯了?恐非其人。”
宋仁宗反驳:“你们说,就刁约那种纵饮无度的人都能当官,宋祁有什么不能去四川的啊?”
这话把哥儿俩的汗都说下来了。万幸啊,折子还没递出去呢。行行,宋祁去成都吧,至于刁约—— 唉,还提他干什么啊。
还有个关于唐玄宗的故事。
唐玄宗很烦走后门的,于是走后门就有可能变成官员们构陷对手的方法,这得提到一个叫魏知古的家伙,是宰相姚崇推荐出道的,可后来俩人有了别扭。当时魏知古代理吏部尚书去东都洛阳选拔官员,就动上小心眼儿了,因为姚崇的俩儿子都在洛阳当官,肯定要找他走后门啊。
果然,姚崇的俩儿子央求魏知古照顾自己。魏知古回来就把这个“后门”向唐玄宗汇报了。某日,唐玄宗召见姚崇,故意问他:“老姚,你有几个儿子?都在哪里当官啊?”
姚崇心里立马明白了,回答:“臣有三个儿子,两个都在洛阳当官,为人多欲而寡交,是不是又去麻烦魏知古了?我还没来得及问他们呢。”
皇帝本想敲打敲打老姚,听他这么一说挺高兴,觉得老姚实在,就说:“嘿,你怎么知道的?”
姚崇答:“魏知古是我推荐出来的,我那俩儿子傻,就知道我和魏知古有交情。不知道我们俩已经闹矛盾了,肯定会去求他啊。”
这么一说,唐玄宗也懂了,这是魏知古要黑老姚啊,非要贬斥他不可。老姚赶紧劝:“千万别,这是我儿子不懂事走后门,陛下不处分我已经够可以的了,还要处分知古,那大家肯定说你偏心,我就更担待不起了。”
姚崇就这么化解了危机,还巩固了形象。魏知古呢?皇帝给他来了个平级调动,心眼儿多啊,当工部尚书得了,别吏部了。
唐玄宗没想到自己老了的时候也犯糊涂,也走后门,可居然没走成——不给他面子的那位,叫李林甫。那时候,宫里有个耍把式的,唐玄宗想给他升个官,他却说:“陛下,别让我当官了,我女婿王如泚,要考进士了。要不您赏他个进士及第吧。”
唐玄宗答应了,转身让礼部去办这事。礼部侍郎李帏就找上级右相李林甫办理。李林甫问:“王如讹的水平,够得上进士吗?”
李帏说:“给不给他进士,两可吧。”
李林甫当即就严肃起来,“考进士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过程,皇帝直接给个官怎么行?进士不能给,要不没法选才了。”他还真的去找皇帝说去了。
王如泚这边还在家里摆席,宾客盈门,热烈祝贺。正高兴呢,中书省下礼部的公文到了:“王如讹按规定参加考试。”闻者愕然失措。皇上的面子没给,能不愕然吗?
这件事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李林甫权势很大,大到皇帝的面儿也不给。二是古代考个公务员比现在严,就算皇帝发话,也不一定能走后门,更不能随意乱做手脚,这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