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绕声在电视音乐中的运用

2016-05-14武咪咪

演艺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环绕声

武咪咪

[摘要]分析目前环绕声技术在电视声音中的发展与应用状况、环绕声音乐的基本类型与特征,根据电视节目的音乐特点阐述环绕声在不同电视音乐中的运用,提出应恰当运用环绕声的观点。

[关键词]电视音乐;环绕声;纪实性环绕声音乐;欣赏性环绕声音乐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8.004

电视音乐是电视与音乐结合的文艺样式。“‘电视音乐是一个总的概念,一般地讲,它包括了从电视上播放出来的一切音乐”,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音乐艺术门类。电视音乐是为电视画面服务的音乐,是电视这一综合性艺术的元素之一,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相辅相成,具有音乐电视化的特征。

目前,中国电视音乐现阶段的播出与录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立体声制式,单声道制式占比不大,但也还有使用。就当下的播出情况与观众反应,立体声音响已基本可以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与审美需求,绝大多数的立体声节目可以很好地表现声音的艺术魅力,满足听觉体验。随着高清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视文艺节目的日益多样化,尤其是选秀类节目的出现,给观众带来的丰富多样的视觉冲击力,也对声音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与期盼,于是环绕声技术被应用到电视文艺节目当中。

环绕声技术在电视声音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录音表现形式与音响(在电声系统录制下来的,并经过电声系统重放出来的声音,下同)样式。那么环绕声能够给电视音乐带来什么?电视音乐应用环绕声时又有哪些规则需要加以把握呢?

1 环绕声在电视应用中的现状

人们早已在电影院里体验过电影环绕声的震撼效果,DTS和杜比5.1等环绕声技术被熟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家庭影院环绕声播放系统的成本不断降低,环绕声播放设备也逐步进入家庭。环绕声的电视节目被更多的观众接受,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娱乐需求和文化需求。

自2005年,中国电视音频开始迈入环绕声时代,也开启了中国高清电视节目进入全球环绕声电视广播的阶段。中国各地方陆续开播高清频道,各有线网络公司的高清业务普及,实现了可在家中欣赏环绕声电视节目。电视观众只需将高清机顶盒连接到家庭影院的AV功率放大器上,便可以欣赏到电视节目的环绕声效果。近几年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各频道纷纷采用环绕声的制作与播出,特别是央视《春晚》这一全国瞩目的综艺节目采用5.1环绕声直播。

环绕声技术对于电视节目不仅仅只是制作技术的进步,也丰富了电视声音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艺术上风格的变迁,媒介往往是一个主因。”录音师可以以环绕声技术特有的手法组织、构成电视节目中的音乐、音效以及语言等声音内容,表现音响的艺术功能。

2 环绕声音乐类型分析

就环绕声音乐录制方式与制作性质而言,笔者认为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真实记录现场的纪实性环绕声音乐;另一类是以纯粹审美为前提的欣赏性环绕声音乐,不局限于视觉画面的环绕声音乐。这两类环绕声音乐是两种不尽相同的音乐录音取向,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

2.1 纪实性环绕声音乐

纪实性环绕声音乐是以画面为基础真实还原现场声音为第一宗旨,包括声音的形象、气氛、空间等等,音响上的艺术处理要符合电视画面的内容与情景并与画面同步。这类环绕声音乐制作主要适用于电视音乐会、剧场类综艺节目以及各类演唱会实况转播等等;甚至有些选秀类节目以及电视歌手比赛类节目。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是,声音制作的首要目的是表达现场(表演的内容与声场)的真实场景与特征。

纪实性环绕声音乐的处理方式基本以前排中间观众的视角为基准,将整个舞台展现在观众面前,音响的主体,如乐队、演唱者等的声音均从正前方发出,这和立体声音乐基本一致;而这时环绕声的效果大致是剧场或演播厅的空间效果以及场内观众反应的声音,如喝彩声、掌声等等。

在录制纪实性环绕声音乐中,录音师虽然加入了自己的审美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美学观,但记录的性质决定了传播媒介的性质,因此,这类环绕声音乐的录制是以“真实传达”为终极目标的。

2.2 欣赏性环绕声音乐

欣赏性环绕声音乐与记录现场的环绕声音乐完全不同,音乐制作以追求音乐的艺术性、听觉的艺术为目标,是录音师以自己审美理想创作的环绕声音乐,所以称其为欣赏性环绕声音乐。也可以说它是音乐录音师的艺术作品。

欣赏性环绕声音乐的音响处理方式与纪实性环绕声音乐完全不同,乐器声音在环绕听众的扬声器间可以任意放置,可以是以传统方式将主导声音如独唱放置在听众的面前,但伴奏乐器却是根据录音师的艺术想象做包围式的布置在听众周围,可以完全不依据以往的听觉经验,建立一种新的乐器摆位布局,利用扬声器之间的相关性,乐器的位置可以不固定,并可以在音乐进行之中做位置的移动,产生一种奇幻听觉感受,一种全新的声音体验。在电视节目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14年央视《春晚》的片头音乐,它很好地发挥和利用了环绕声技术在音乐录音上的特点,乐器声与效果声自然协和地包围在听众的四周,随着画面的变化,电子特效声音会穿越式的从听众头顶越过或围绕听者移动等,给听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声音美感和动感。

有时电视节目中环绕声音乐的录制并不是单一化的采用某一类型,往往会在同一节目中出现两类方式混用的情形。比如,常见的电视选秀类节目(通常是流行音乐),一方面需要再现节目现场,舞台、乐队、观众、歌手等的真实声音,另一方面,在歌曲进行时,也会脱离现场状态,进入到理想化音乐的环绕声表现方式,这时,无论电视镜头画面的拍摄方式还是观众的欣赏,都进入了相对比较纯粹的电视音乐艺术欣赏状态。

3 电视音乐的类型及环绕声音乐类型的契合

电视音乐根据电视节目的类型可划分为不同的音乐类型,也可以音乐在节目中的使用性质来划分,因为,虽然有些电视节目的类型不同,但在音乐类型的运用上却很相似。比如电视专题片与电视剧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但音乐类型的运用却十分相似,都是从属于画面,以烘托情绪、渲染气氛、描绘场景、激发情感为主要目的;还有广告音乐与标志性音乐在电视音乐性质上非常类似等,所以这里会将它们归类来进行分析。

3.1 标志性音乐

标志性音乐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视节目或栏目的片头与片尾音乐、节目推介小片等。标志性音乐与画面可以以同步、并行、对立等的方式存在。因此,标志性音乐有比较相对的独立性,时间长度一般比较短,几十秒,十几秒,甚至几秒,但有些特别节目会出现比较长的可能,如央视《春晚》的片头就有将近两分钟。标志性音乐虽然比较短小,但音乐对于画面是相对独立的,可以是一首完整的欣赏性环绕声音乐。还以2014年央视《春晚》的片头为例,画面节奏明快、艳丽多彩,混合着民乐、管弦乐、独奏、大乐队、仿音效等形式的音乐,这时的音乐音响应和着明快多彩的镜头画面情景,乐器包围观众摆放,给听众一种新奇的音乐音响感,民乐的独奏跟随画面的变化在山野似的空间中飘荡,鞭炮声在四面八方响起时,由近及远,让听众更是有身处其景的感觉。这就是欣赏性环绕声音乐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环绕声音乐音响的感染力。

欣赏性环绕声音乐方式不但丰富了音乐的音响效果,宽厚宏大、环绕观众的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拓展视觉空间的作用,展现视频所不能及的广大而梦想的听觉空间,使人们感受到环绕声音乐赋予电视的艺术魅力。

3.2 音乐电视(MV)

音乐电视是少有的以音乐为主导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是以音乐语言为表达情感传播信息的电视艺术形式。“音乐电视的特点是:画面依赖于音乐而存在……”在这里音乐是主体,一切为音乐(声音)服务,所有视觉创意、叙述方式、画面节奏、内部运动,甚至包括色彩、风格等都以音乐的总基调为基础,音乐音响可以以其较为独立的方式存在,可以用音乐最适合的音响样式来表现。因此,以欣赏性环绕声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某些情形下也会用到纪实性的环绕声音乐形式,视具体节目而定。但总体看,MV的音乐音响是在电视节目中表现环绕声音乐音响美的一个良好契机。

特别是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许多音乐形式脱离了录音是不能成立的,如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都要通过录音师的录音、混音等手段才能最终实现创作者的艺术表达。这种情况下录音师便成为音乐的创作者之一,也有人把录音师的创作称为第三度创作,录音师的音乐造诣、审美趣味、技术手段都会体现在最后的音乐录音制品上。

3.3 综艺节目音乐

综艺节目的音乐在音乐上类型较多,用环绕声来表现就显得相对比较复杂,也给制作带来很大难度。综艺节目的同一场晚会中通常会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尤其是对于通俗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甚至戏曲与原生态音乐等音响风格的把握,给环绕声制作者提出了复杂的技术要求与很高的艺术要求。在以往的节目中,真正意义上的综艺节目环绕声制作尚不多见,但也有成功的案例,如近几年的央视《春晚》就是很好很成功的例子。

这类节目音乐的环绕声运用通常以再现现场为原则,环绕声能够很好地呈现现场氛围,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营造一种亲临现场的临场感和参与感。

综艺节目也如同选秀节目一样,会因节目效果出现暂时脱离再现现场的音响状态,如个别需特殊效果的音乐节目,或是插入的短片,录音师采用欣赏性环绕声音乐使整个晚会的音乐音响多元、多彩。

3.4 电视音乐会

电视音乐会是一种音乐与音乐会场所的纪实类节目,实际上是将音乐的表演场所搬上屏幕。“电视音乐节目的直播与录播,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都是忠于音乐作品本身。”因此,这类节目音乐的音响表现方式是以“纪实”为主,以表现音乐作品本身和乐队为主,同时传达现场感。纪实性环绕声音乐方式能很好地表现音乐会的现场氛围,既可让观众听到真实的音乐演出,同时要也让观众“听”到乐队所处的环境——音乐厅的大小甚至观众的多少。环绕声的运用相比以往的录音形式能够更好地展现音乐厅的空间效果。

3.5 专题纪录片

专题纪录片的声音内容主要是以解说、同期声、音效以及配乐组成。在专题片中,音乐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强化风格、激发情感、表现情绪等。在这里,无论是音乐特点还是音效特点都不能像其他类型的节目那样表现得过于独立、过于彰显其音乐本身,音乐特点与音效特点应以“衬托”为第一宗旨。所谓“衬托”就是在声音上不能与专题片的声音主体——解说“抢戏”,掌握好音量与清晰度,不能干扰观众听清楚解说。综合以上纪录片的音乐特征,笔者认为环绕声对于纪录片音乐并没有十分的必要性,立体声音乐完全可以完成节目的音乐功能,满足其对声音的审美需求。

还有很多电视音乐类型,如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电视剧、新闻节目以及访谈节目等,因其大多与上述分析有类同的地方,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赘述。

4 环绕声电视音乐的特点与效果

从上面对于环绕声音乐在电视音乐中运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环绕声给电视音乐带来了丰富的表现方式,给音乐家、录音师以更多的创作形式。

从音乐创作方面可以看出,环绕声的音乐创作形式与传统的录音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既可以再现舞台的音响模式,也可以创造想象中的音响模式,创作符合电视音乐的环绕声音乐。

(2)环绕声制作给音频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与艺术要求。

环绕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音频格式,尤其在大型综艺晚会或大型选秀类节目的运用中,在音频信号布置、传输、处理设备等方面都十分复杂,录音与声音处理更是与立体声不能同日而语。况且,录音师有可能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之中,这就要求录音师既要精通录音技术,又要精通音乐、具备现代音乐风格意识。

(3)环绕声给听众带来了更丰富的听觉体验和享受,感受更新奇的音乐意境。

环绕声让听众听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不再受电视画面尺寸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画面的空间,让观众有参与感和临场感;还可以使观众听到从未听过的音响效果,感受从未体验过的奇妙的音乐意境,更多面地表现音乐的音响美。

5 结语

综上所述,环绕声带来了新的音响环境、音响意境,带来了新的音乐形式。在诸多电视节目中,环绕声为许多节目带来了更丰富的音乐体验。

从环绕声运用于电视节目这些年的经验来看,节目制作的投入(包括复杂程度、工程量、人力投入、时间花费、技术力量、设备需求等)与受众端的反馈并不成正比。有些节目环绕声音乐提升了节目的艺术品质与可观赏度,虽然投入较大但也是值得的,如综艺类节目、真人秀节目等;而有些节目则不然,比如专题片类节目,这类节目音乐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性的,是烘托与陪衬,环绕声音乐就不是那么必要,立体声音乐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其艺术要求。因此,就目前情况并不建议大量使用环绕声形式制作电视音乐,不必将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并不对等的形式改变上。

环绕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不断进步,工艺更简单,处理方式更简便,应用设备更简化,成本更低廉,传输与接收更方便等等,未来成为音频制作与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指日可待。在全景声、沉浸声等音响形式已被电视声音制作提上议事日程的今天,环绕声会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所采用。

新技术带来了新形式,新形式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环绕声让电视为之改变,让音乐为之创新,让观众得到美的音响体验。

(编辑 杜青)

猜你喜欢

环绕声
针对客厅中小型空间的佳作 惠威(HiVi) RH6/Sub 10G 5.1环绕声音箱系统
Dirac Live加持!让好效果来得更容易 ROTEL Rotel RAP-1580MKⅡ AV功放/RSP-1576MKⅡ环绕声处理器/RMB-1585五声道功放
110周年纪念版,支持8K,再度升级与优化 DENON(天龙)AVC-A110 8K环绕声功放
塑造爽朗、热情的北美风客厅影院 Sunfire(骄阳) 7.1声道环绕声系统
对广播电台发展5.1 环绕声技术的探讨
30.2声道、5层架构 探究家庭影院环绕声终极规格DTS:X Pro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更简单直接的环绕声音效体验 环绕声技术的几个应用
铸造环绕声音响系统的灵魂 九款15英寸或以上大型低音炮综合测评
探寻家用环绕声发展的未来究竟是简单还是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