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考验城市
2016-05-14江大红王月
江大红 王月
钢筋水泥,阻断城市的呼吸
2012年的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令不少人记忆犹新。事实上,“水患”已成为困扰北京、南京、武汉等各大城市的共同难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介绍,排水系统建设跟不上,也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困境,这一方面是城市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欧洲城镇化历程长,人口城市化率从20%上升到40%,英国花了120年,而我国只花了22年。欧洲一些国家在开发一块区域前,一定要先把地下排水系统建好,他们要求先建一个‘共同沟,将所有管线做统一建设规划,涵盖污水、雨水、供水、通信等。是泥土,60%-80%的降水能渗透到地下,不会产生流水,但城市化后变成了水泥地,泥土被硬化,80%甚至更多的降水变成流水,成了排水管的不可承受之重。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2012-2014年,平均每年有100多个城市受到外洪内涝的威胁;2008-2010年,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
建设时,城市盲目追求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地面大量硬化,钢筋水泥过多地替代了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等,裸露的土地已成為稀缺资源,自然水循环就被切断了,导致城市无法“自由呼吸”。
每逢大雨,雨水直接落到硬化地面,快速形成径流,只能单一地通过下水道、排水河道、泵站等“灰色”排水管网集中快排,一旦发生强降雨,就会出现多少管道都不够用的情况。
另外,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国策和过程中重地上轻地下,对原有排水系统考虑不够仅有的绿地更多地考虑美观,没有协同承担蓄滞雨水的作用,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没有尊重自然规律的硬伤。
“海绵城市”是发展趋势
那么,如何告别“晴天就旱、下雨就涝”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这个概念浮出水面。
海绵城市,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缓解城市内涝,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缓解城市缺水现状,让城市逐渐回归自然的水文循环;它还可以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