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惩戒教育问题的研究
2016-05-14卢自修
卢自修
摘 要:惩戒有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是让孩子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因此,本文将针对惩戒教育问题来进行探讨研究,以此要求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
关键词:惩戒教育;成长;教育问题
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在问卷调查中也显示,批评教育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有些老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因为学生们能体会出这样的老师心中的爱,理解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据我所知,学生时代受过教师惩戒的学生,大多数成年后会感激老师。相反一些对学生怂恿或放任不问的教师,学生并不买账。
一、国内外关于惩戒教育的研究
我们必须把惩戒看作是一种教育手段,孩子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受到损害,而是在接受另外方式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可能所起的作用比上一堂课来要大多了。教育是连续的,你进行了恰当的惩戒,如果他接受了,会提高他以后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惩戒教育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长大可能成为经理、科学家、总理,也有可能沦为罪犯。而在学校阶段,就用恰当的惩戒手段让他们铭记终生,知道哪些高压线是不能触的,触了就是犯罪!这不也应该是学校教育应肩负的责任吗?事实上,现在许多学生的违规行为已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等到他们真的犯罪了再来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我认为,在违纪和违法犯罪之间,学校将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惩大戒的教育手段则会让他在边缘处止步。
黄痊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在美国,如有学生将不允许带的东西带进学校,如传呼机、手机,学校一律没收,并不再还给学生。
而在澳洲,一些公立学校的处理很简单,每个学校都设有两个警戒室,学生要是犯错误了,老师就请你到警戒室去,由专门的教师依照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不同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然后采取赔礼道歉或写检查等不同的处置方式。最严重的惩戒是开除,在停学的日子里,家长是法律监护人。如果再不起作用,该学生就会被收到特殊学校去。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以严格著称的。这种严不仅是教学的严格,也在于管理的严格,这是一种优良的传统,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继承。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时,社会还在呼吁激励教育、呼吁家长教师理解学生;当我们看到有些极端自私、缺少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溺爱之风由家庭蔓延到学校时,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深刻反省了?
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是“缺钙”,而病因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惩戒,缺乏真正的唤醒。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的艺术之一,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
二、教育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利于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今的教育界,“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渐成亮点和主流,“你最棒”、“你真行”成了家长和老师的惯用语。这是对过去不尊重孩子、“不打不成器”等教育方式的反思和矫正,应当肯定。但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惩戒对孩子性格塑造和心理成长的作用。“惩戒教育”被弃若敝屣,当孩子犯错时,为了维护孩子所谓的自尊心而不敢批评一句,貌似尊重孩子,实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须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不了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让孩子明白任何人做错事都要承担责任,必要的训导和惩戒不可或缺。这也是培养孩子勇于担当品质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是“爱”的艺术
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都必须把握好“度”。惩戒不是粗暴的打骂,不能伤害孩子的身体和自尊心,而是要让孩子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只有以爱为根基,将“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结合的教育,才算完整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在惩戒中感受赏识的珍贵,在赏识中体会惩戒的深意。
教育离不开惩戒,正如教育离不开奖励一样。如果说教育是一张纸,那么惩戒和奖励就是这张纸的正反两面。惩戒和奖励都是教育者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谭晓玉博士认为,“惩罚权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它是教师用于惩罚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针对的是学生违反校规的行为,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惩戒在中外各国的校园中都很常见。在我国,由于法律法规的缺陷和模糊以及社会上一些人对教育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对教育惩戒认知上的误区,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家、校之间的矛盾。
然而,惩戒又决然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体罚是一种明显带有暴力化倾向,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摧残心灵和肉体的错误教育方式。它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性格等主观因素,不讲究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一意孤行,一味蛮干,只能给受教育者带来伤害和痛苦,造成教育的失败。而惩戒是出于教师强烈的责任心,来源于对受教育者深沉的爱,体现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无限关怀,追求的是教育方式的适时适度、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许晨莺,冯文全.论教育惩罚的学理依据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