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老屋——道韵楼
2016-05-14孙丹洁
孙丹洁
探访400年历史的道韵楼,正是春雨霏霏之时。我首次为道韵楼拍照是两年前的一个春天。我与先生听闻潮州市饶平县的三饶镇有一处古楼,那会儿也不晓得那楼有什么来历,只听说年代久远,就兴冲冲去了。我回来之后一时兴起,把这经历写了博文,没想到不久之后中央电视台到潮州来作系列采访,兴起一股潮汕之风。其中道韵楼也在其中。去道韵楼前没有事先准备,自然也没充足的时间去了解道韵楼的历史。当时只觉得潮汕的建筑都是大同小异的:四四方方的宅子,位于中间的四方院子规模大、房间众多,院子露天,位于中间,四个角落再建有四座小宅子,俗称“四马拖车”。澄海的陈慈煌故居便是另一保存完善的典型潮州老屋子。我们到达目的地,兴趣盎然地沿着木质楼梯步行至二楼,放眼下观:道韵楼整个院子呈圆形,灰瓦,里一层外一层。房间齐整,但是小巧。古代建筑讲究一个数字的和谐,道韵楼的房间与院内的井数量都为“8”的倍数。原本大院外四个角落也分布了四个小宅子,因年久失修,已经残缺不全、面目全非了。道韵楼如我想象般的袖珍、古旧、素朴。说不上经典,说不上真正的古老,也说不上什么文化底蕴,她在所有的古老建筑中显得那么朴素、平凡而低调。充分代表着潮汕典型的老屋子,也充分代表着潮汕人的朴素风格。我们进门游玩,守门的老头、值班的讲解员、尚居住在其中的几户人家,对我们都是漫不经心的态度,这种缺乏商业气息的招待,于我们反而是一种亲切的欢迎。因为居住着人家,我们在外面转一转,窥探得里面人家生活之一二,事实上稍有出路的早搬出去了,住下来的全是妇孺,房子现在也残旧了,游客一多,更需修整。撑着雨伞,穿过散发着潮湿气息的碎石过道,左边,就是两间大约40坪的陈列室。陈列的东西在我看来倒也不希奇——古砻、石臼、用来防御敌人的藤盾,长桌上摆满了农家的丰盛食物,用面粉所制的栩栩如生的道具:蟹、菜、鱼、玉米等。走出陈列室,上三楼,木制的梯子在高跟鞋的踩踏下“噔噔”响,楼上的房子已经没有住户了,一上楼,湿味更是浓重。木的窗子、木的屏风,看得出来原先应是粉刷了棕红色,褪尽了,只余下一层暧昧的深红,与发了黑的原木浑为一体,似有似无。老式的房子门坎总是高的,穿了裙子还要提着才能跨过走廊。走廊只有一个人宽,连着楼上的所有房子,也就是说,沿着走廊你可以在楼上走一个大圆圈。我们挨个走,因为实在是窄,想挤前面的只能侧着身体口里连连道歉:“让让、让让,对不住对不住。”听的人就笑起来。楼上风光独好。不仅对楼下住房一览无遗,大宅院外的风光也看得一清二楚。隐约看见几个人嘻嘻哈哈走过来,居然还是熟人。上前打招呼,那边的人回过头来,原来是一个小团体,有的以前一起开过会,有的还到过他家吃茶,有的也有业务的交往。都是“五一”长假出来走走的。陌生的地点遇到熟悉的人,他乡偶遇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几个人下楼到迎客厅喝茶,小小大厅里有数幅字画,29寸电视里播着道韵楼的历史,几个老人围成一圈喝着茶,见有人来,便招呼着喝上几杯。我注意到进口左边还有一座道韵楼的小模型,倒也精美。最爱是石道。碎石铺就,沿着楼型绕成一圈,或许成为景点后,那些青翠的植物,才在四周种植起来的吧。其次是对联。家家户户张贴对联,因为呈圆形,远远望去很有特色,本该喜气洋洋的红灯笼,在微湿的水泥石道,石凳,青苔的衬托下,心中的暖不知怎么的,就成了一团团不可化解的寂寞与春愁。春雨,也成为一种点缀。离开的时候,嘴角情不自禁带了微笑。道韵道韵,说不尽道不了的,倒是这情感,这风韵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