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煤泥分选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6-05-14潘东陈霞
潘东 陈霞
摘 要:在粗煤泥分选中,粗颗粒的分选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几种主要的粗煤泥分选设备,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实际生产中选煤厂应根据入选原煤的煤质情况,结合设备自身的特性,选择适合本厂的粗煤泥分选设备,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粗煤泥;分选设备;现状与发展
粗煤泥一般指煤泥中粒度大于0.25mm或者0.3mm的部分。由于采煤的自动化、机械化、深度化,在运输过程中的破碎以及在选煤厂分选过程中的破碎,使得煤炭分选对象中的粗煤泥大量增加。为了实现这部分物料的有效分选、回收利用。经过多年的选煤技术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能够适应不同煤种、不同工艺、不同产品要求的粗煤泥分选设备。
一、粗煤泥分选设备现状
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粗煤泥分选设备,螺旋分选机、TBS干扰床分选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1,2]。
(一)螺旋分选机
螺旋分选机由矿浆分配器、中心柱、螺旋溜槽和产品截取器等组成[3]。矿粒的分选经历三个阶段:(1)颗粒群在进入溜槽之后的密度分层;(2)轻、重物料依靠离心力作用的横向分布;(3)不同密度的矿粒沿着不同回转半径的产品分割,实现分选过程。螺旋分选机是选矿和选粉煤、粗煤泥的设备之一,在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选煤厂中有着广泛应用,而我国选煤用螺旋分选机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鉴定后才得到推广,推广力度也很有限。但螺旋分选机在我国一些动力煤选煤厂的粗煤泥分选中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其分选及运行效果都比较良好。
螺旋分选机的优势:①一般有效分选密度较高在1.6kg/L以上;②无运动部件,对损耗和维修影响较小;③占地面积小;{4}结构简单;⑤吨煤分选成本低、分选下限低、适应于易洗煤选煤厂;⑥不仅能降灰,而且在脱硫方面,效果也比较显著。
螺旋分选机的缺点:①设备的分选路径较长,导致螺旋分选机较高,机身高度大,增加了给料和循环的难度;②对于煤质发生变化的适应性较差;③如果分选密度较低,分选效果会变差。
(二)TBS干扰床分选机
TBS(简称)利用上升水流在槽体内产生紊流的干扰沉降分选作用。紊流被视为起密度介质作用,可把粒度小于5mm物料分为两个粒度级,并利用密度的不同来分选[4]。按预定压力和流速由泵打出的上升水流到压力箱,通过紊流板均匀分布于TBS底部。固体物料进入TBS后分层,粗粒或较重的物料集中于槽体的底部,细物料和全部轻物料则朝上走。随着新物料给入,细而轻的物料通过溢流堰到溢流槽,粗重物料则通过由PID闭环控制器自动控制的球形阀门排出。探测器要浸入到紊流中相应高度,用于对槽体内物质密度不间断地监测。一旦达到或超出设定值,控制器便送出一个4~20mA的信号到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开启球形阀门排出物料直至床层密度降低再关闭阀门。气动执行器能在大于40mm范围内自由、平稳运动,梭形阀门可任意定位。
该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大,分选精度较高,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运营费用低,无动力,人料量波动对分选效果影响小,精煤质量、产率及煤泥回收效率高等优势。
(三)煤泥重介旋流器
煤泥重介旋流器是利用离心力场进行分选的设备。工作时,固、液悬浮液以一定的压力从进料口切线给入旋流器,悬浮液强烈旋转,高密度颗粒随外旋流从底流口排出,密度小的颗粒位于高密度颗粒层的里面,随内旋流从溢流口排出,从而使悬浮液中的不同密度组分得到分选。分选精度高,运行费用比常规浮选低,分选密度宽,对入选原煤质量波动的适应性较强,且其本身无运动部件[5]。
煤泥重介旋流器的优点:分选精度高,运行费用比常规浮选低,分选密度宽,对入选原煤质量波动的适应性较强,且其本身无运动部件。
煤泥重介旋流器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分选效果易受加重质的粒度和分选密度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二、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原煤入洗比例不高,煤炭洗选可为后续深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大减少煤炭燃烧后的污染。结合国情,煤炭洁净利用应优先解决煤炭利用前的洁净问题,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粗煤泥分选和脱水技术,搞好粗煤泥分选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以上几种较常见的粗煤泥分选设备的简述,不难发现不同分选设备兼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因此,选煤厂应根据本厂入选原煤煤质特点,并结合设备各自的特点来确定适合本厂最佳的粗煤泥分选设备,进而使各种分选设备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选煤厂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育洵,郭德,衡玉华,赵秀芳.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现状[J].选煤技术,2010,
[2]高丰.粗煤泥分选方法探讨[J].选煤技术,2006,(3):40-43.
[3]庞亮.粗煤泥分选工艺技术进展与展望[J].山西煤炭科技,2008,(6):152-153.
[4]葛迎春,苏静,翟香荣.TBS分选机在济二煤矿选煤厂粗煤泥处理中的应用[J].煤,2007,16(6):24-25.
[5]张亚荣.关于重介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分析及探讨[J].煤,2007,16(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