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记叙文细节描写
2016-05-14黄锦志
黄锦志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如是说。那么什么是细节,在写作中如何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呢?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1.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2. 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比较A、B、C三个文章片段,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A. 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
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B. 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评语: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C. 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三、如何展开细节描写
如何展开细节描写,简要来讲,就是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2.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3.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讲着讲着,他就会将眼睛向上看,令人忍俊不禁。
当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学世界里的时候,他的眼光就会一点点远离我们,开始望向天花板,仿佛在那里,寻找着精神的栖息地,构建着一个新世界,于是我们也随着老师的目光,追索着他描述的世界,走过万水千山,看遍诗词赋文,阅尽风流人物……
4. 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讲着讲着,他就会将眼睛向上看,令人忍俊不禁。
当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学世界里的时候,他的眼光就会一点点远离我们,开始望向天花板,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见过,那启蒙先生的眼神是对古代文化的陶醉和沉迷;我曾在都德的《最后一课》里见过,韩迈尔先生的眼神是对法兰西语言的热爱和崇敬;我曾在《时间简史》的扉页上见过,霍金先生的眼神是对科学王国的探索和追求。
注意: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
本栏责任编辑 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