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逃难与求学
2016-05-14椰子球凉
椰子球凉
1942年的暑假前,日军进犯浙江。爷爷一家从杭州出发,经福建、江西,逃往广西桂林。
当时没有火车可乘,只能坐拉货的大卡车,睡在顶棚上。
途中要经过栖霞岭。山路险陡,许多地方只能靠倒车转弯,不少车于此翻落悬崖。
爷爷所乘的车子不好,常常抛锚。出了问题,司机下车修上一阵,再上路。一次傍晚在山路上抛锚,久修未果。幸好路边有家村小店,在那里住了一夜。
如此行了半个月,到了湖南衡阳。于衡阳坐上了火车,7月到达桂林。
在离开杭州前,爷爷读到初中二年级。那时授课的老师不好,讲得糊涂;爷爷又不怎么用功,学得糊涂。
到达桂林之后,入了一个补习班读半年。补习班的老师个个优秀,平面几何与化学都讲得极其透彻。
“我在那里有一个飞跃。可惜补习班不教物理。我初中和高中都没学物理,考大学时只是自己读了些书。我的力学还不错,但光电磁学都不行。”
之后,桂林汉民中学春季班招生考试,爷爷考取。在汉民中学读了三个学期。
1944年夏,日军将要侵占桂林。
爷爷再次避难,坐汽车从广西柳州出发前往贵阳。
到达广西和贵州交界处的独山县后,有一辆去贵阳的交通银行送纸车需要一名押送员,爷爷担任了押运工作。
押运辛苦。那天夜里,睡在一个山村旅馆。村里没有电,房中只靠一支香照明,遍地臭虫。那时山里有许多土匪强盗,大约是猜到爷爷没什么钱财,并未前来打扰。
到达贵阳时,爷爷发现车上少了一令纸。“恐怕是被司机拿走的,不过我没管,送到就走了。”
在贵阳时,爷爷参加了贵阳十四中(即南京中央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招生考试,被录取,读了高二的下半学期。
“当时很多人报考,只取了三四人。许多人称赞,‘崇嗣(爷爷名)到底不错。”
十四中的大代数是英文教学,物理等科目用中文。
一学期后,日军逼近贵阳。爷爷逃往重庆。
前往重庆时坐了两天的汽车。翻过娄山关时,可以看到谷底的遵义。遵义的冬天非常美。
到达重庆后,被安排插班继续读高二。
“上课讲的东西我都学过了,根本不读书。”
“为什么不直接读高三?当时有规定的,高二没有读完,不许读高三。”
当时的重庆是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教育部发文规定,逃难至重庆的学生如果丢了高中毕业证书,可以参加统一考试,及格,便可获得高中毕业资格证书。当时高二未毕业的爷爷靠着自学参加了两次考试,第一次生物不及格——一门不及格没关系,还是拿到了证书。可惜后来不小心把证书丢了,于是再考了一次,这次全都及格了。有了这本证书,便算高中毕业了,可以考大学……
爷爷这样曲折而传奇的求学经历,恐怕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所难以想象的吧。